第五百零九章 資料分析(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站在曾經的遼夏邊境,一年多之前,他曾經意氣風的在這裡,期待著擊敗遼國,奠定無上的聲名,可是現在,他再一次的站在這裡,哪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實力上,卻比曾經相差甚遠。

從一個皇帝,變成了一個割據勢力,甚至一定程度上,他比起流寇好不了多少,如果不是機緣巧合的,他也絕對不可能累積這麼多的實力。

從跟遼國作戰,甚至是從之前,遼夏之戰的時候,元昊,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徹底的幹掉遼興宗,哪怕是一年之前,他幸運的抓住了遼興宗,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放他離開,西夏還沒有承受住,殺掉遼興宗的後果的。

可是在進入到遼國境內當流寇的時候,他如果有機會,他會毫不猶豫的下手,只不過,他沒有機會。

15天7戰,在加上之前,三場戰爭,覆滅了4萬的鐵林軍,可以說,元昊幾乎把所有的力量都揮到了極致,才取得了這樣的戰果,可是結果卻是,他已經拼盡全力了,再繼續下去,或許還會有戰果,可是結果卻是,他永遠逃不掉的。

元昊清楚的知道,哪裡才是他的根基,有了從遼國這邊移民幾十萬人口,加上4萬軍隊和3萬裝備,在一年的時間之中,只要稍稍的累積的,就可以擁有一直有戰鬥力的的軍隊,奪回原來的五州之地。

這才是元昊應該做到的,在遼興宗的周圍,長時間有最少8萬以上的軍隊,其中絕大部分是鐵林軍和皮室軍。

跟鐵林軍的交戰,元昊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戰果,可是正面的碰撞,也讓他明白了,對方不弱,如果不是藉助著特殊條件,他根本不可能跟遼國相比。

連續的,長時間高強度的作戰,已經讓麾下的部隊,進入到了崩潰的邊緣,再堅持下去,失敗了,就不是遼軍了,而是他了。

最後看了一眼廣闊的草原,元昊毫不猶豫的離開,甚至明明知道,原來西夏的境內有些空虛,隨便的打打都能夠獲得巨大的收益,都沒有前去。

這是最正確的選擇,在遼興宗離開了之後,原來西夏的地盤上,絕大部分的留守遼軍,都龜縮到了城市之中。

經過了巨大的殺戮,還有靈州和議,西夏剩下的東西真的是不多了,就連人口,也因為韓琦跟遼國的協議,大量的輸送到了北宋,元昊此時此刻,前往西夏,根本不會得到任何的收益,反倒是會陷身到泥潭之中。

在元昊離開了遼國半個月之後,一隻最少有8萬人的騎兵隊伍匆匆的趕來,長途奔襲之下,這一隻有大半重騎兵的隊伍,顯得有些疲憊。

遼興宗看著元昊留下的最後痕跡,長嘆一聲,他是在15天前得到了訊息,西北的重鎮大同府被攻克了,為了防止遭遇陷阱,他甚至調動了足夠多的軍隊,浪費了很長的時間,這才前往大同,可是大同留下來,卻是一片廢墟。

元昊雖然沒有利用大同府,攻擊遼興宗,卻也把大同府毀於一旦,整個城市都被焚燬,這也是遼國得到訊息的根本原因,看著已經在烈火之中被摧毀的大同府的,遼興宗有些欲哭無淚。

在整個遼國西部,如果說有一個城市有底蘊,擔當起重要的任務的話,那麼大同府絕對是其中一個,現在,因為遼國佔據了興慶府,大同府的地位,稍稍的下降,可是再怎麼,也是一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城市,可是這個城市卻毀於一旦,還有跟這個城市一起滅亡的5ooo的遼軍。

元昊進入到遼國境內,造成的草原上面的殺戮,暫且不提,可是單純計程車兵的損失,接近1o萬,這對於遼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遼國帶甲數十萬,可是真正能夠動用的機動兵力,也就是二三十萬,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損失,這真的有些接受不了,更別說,大量人口的損失。

為此,遼興宗甚至越過了大同府,冒險的追擊,一路千里,可是隻是跟著元昊的腳步,按照熟悉偵查話說,最少已經走了1o天以上了。

對於全部是騎兵,在大草原上面,沒有任何阻擋的元昊而言,那幾乎是沒辦法追。

這一點,遼興宗之前就知道了,追到遼夏邊境,也是盡人事,可以肯定的是,元昊,就真的跑了。

遼國跟元昊之間的戰爭,就這麼的落下了帷幕,遼興宗匆匆趕回來,不但沒有取得任何的收益,反而損失巨大,不說的人口和財務的損失,就算是軍隊的直接損失,就過了1o萬人,這對於遼國而言,是一個沉重無比的打擊。

實際上,更大的損失,還在於人口的損失,可是現在,對於遼國來說,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只能夠在舔舐傷口,全國範圍的徵兵,已經開始了,對於遼國而言,他們必須要在短時間之中,儘可能的恢復兵力,以防止北宋和元昊的挑釁。

也就是在徵集之中,出了很多的事情,原來可以徵集到的地方,一下子少了很多人。

能不少麼的,4oo萬人都蒸了,原來,富庶的部落,成為了一片白地,在這樣的地方,哪怕是的努力的去找,也找不到什麼人,在上面的高壓之下,下面之後能夠拼湊,一些過了4o歲,甚至是5o歲的兵員,也被招募到了遼國軍中。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遼興宗和元昊,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場遠在千里之外的戰爭,幾乎整個戰爭的局勢,都被北宋記錄在案了。

從趙信出現了之後,開始認識到了的對於遼國情報的收集的。

原來,很難得到的絕密資訊,現在卻可以透過一些商品的變化,一些市井的生活,就可以分析判斷出來,或許,這個有一定的正確率,可是對於情報工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別的不說,整個中京的範圍之中,大範圍喪葬,無不證明了這一戰的慘烈的,中京是遼國現在的都,幾乎絕大部分皮室軍,鐵林軍都是在中京居住的,當陣亡的訊息傳回來,當然是全家戴孝了。

或許這個不能判斷出整體的傷亡數字,可是這一次,北宋有一個天然的有利條件,在跟元昊交易之後,在北宋的要求之下,派遣了兩個情報人員。

在最開始的時候,是遭到了元昊的拒絕,可以說,當時元昊可是在鋼絲上面行走,任何的一點點的疏漏,都可能全軍覆沒,怎麼可能讓兩個北宋的人員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