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北宋在三國之中,應該是最為弱勢的一個,無論是遼國,還是西夏,都是北宋巨大的威脅,不管後人為他們怎麼的洗白,歲幣都是一個無法抹殺的東西。

或許,有人會說,北宋的經濟總量非常的可怕,單純歲入高達2ooo萬貫以上,單純每年幾十萬,不足百萬的歲幣,無法影響到北宋運作。

落後才會給予歲幣,這是無法辯駁的,你要是戰勝了,那就是別人給你歲幣,對你稱臣了。

北宋軍隊的戰鬥力不算弱,可是先天不強,沒有大量騎兵的前提下,沒有足夠的機動性,在戰略上面,本身就處於劣勢。

戰勝的前提下,沒辦法擴大戰果,無法追上對方,失敗了,那就更加完了,會被對方一直追擊,從小勝擴大到大勝。

先天的弱勢,如果再加上游牧民族跟農耕文明的不同,這些融合在一起,就造成了更大的後果。

農耕民族所創造的財富更大,擁有的體量也遠遠的過遊牧民族,可是放下這些,單純真刀真槍的拼殺,這個真的不是遊牧民族的對手的,掌握著令兵器時代,最可怕的6軍武器的騎兵,也讓北方遊牧民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成為的北方的巨大威脅。

對於掌握了強大戰鬥力勢力來說,如果遭遇到過不下去的災難的時候,他們不會想著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有什麼比搶來的更快。

三國之中,無論是遼國,還是西夏,他們在困難的時候,唯一的想法,就是到北宋搶一圈,哪怕仗打輸了,只要稍稍有些收穫,就可以度日。

這本來是一個無解的問題,遼國和西夏,一直都配合著,牽制著北宋,讓北宋進入到了難以擺脫的泥潭,短短百年的時間,威震遼夏,可以跟鐵鷂子,鐵林軍正面抗衡的北宋禁軍,到了北宋末年,變成了樣子貨,別說1o對1,1oo對1,都無法對金軍產生影響,真的從一個北宋的中流砥柱,變成了一個樣子貨。

歷史在這個時代,生了變化,西北一戰,一舉定靈州,興慶府一戰滅掉西夏,一舉幹掉了西北最大的威脅,同樣的,從遼國哪裡,獲得了海量的牲口,這些只要潛移默化的進入到北宋,所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

北宋現在環境生了明顯的變化,政治局勢非常好,連軍隊上面,也生了巨大的變化。

騎兵,就算是在靈州和議之後,獲得了大量的馬,有可能組成龐大規模的騎兵,可是短時間沒辦法揮作用,最少要5年以上的時間。

可是,用馬來代步,已經可以揮作用了,長弓加上馬,就可以快的機動,再加上少量的重騎兵和騎馬步兵,組成的機動兵種,或許比不上天生在馬背上面的民族,卻也可以揮作用了。

野戰之中,只要不是遭遇戰,就不可能失敗。

騎馬步兵,依靠的就是馬的機動能力,真正上了戰場,是要步戰的,只要步戰足夠強大,在馬上的影響也不大,除非是對手不給他任何的時間,讓他無法展開陣營。

遭遇戰,哪怕是騎兵,在1o裡的距離之中,也需要不短的時間,趙信沒辦法砍掉的對方的馬腿,讓對手跑不快,卻可以增加北宋現他們的機會的。

兩軍交戰,最重要的就是偵查,這一點就是銘刻在孫子兵法之中的戰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戰爭之中,在沒辦法設立間諜的前提下,偵查就成為了軍隊最重要的步驟,偵查和反偵察,迷惑和反迷惑,這些造成了無數的戰術,也然戰場上面複雜了不少。

拋開一些專門,戰術和戰鬥偵查之外,大軍前進,所有的偵查工作,都是由夜不收來完成,他們是在北宋之中,戰鬥力比較強悍,弓馬嫻熟的那種,他們哪怕是落單遇到了敵人,只要小心,也容易逃脫。

用少量的弓馬嫻熟的騎兵的,擴大偵查的範圍,是常用的辦法,卻很容易被遊牧民族破解。

在騎術,弓術,甚至是個人的戰鬥力上面,北宋跟遼國,跟西夏,都有一個不短的距離。

騎術這一方面,北宋要想比遊牧民族更強,那需要多麼可怕的天賦,要知道,哪怕是一個遊牧民族的小孩,只要不是身體有問題,那麼從小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

至於射術,遊牧民族,沒有那個資格,對著箭靶練習,可是他們是在草原上面,用狩獵來練習的,只要不遺餘力的十幾二十年,出幾個精銳射手,那是絕對沒問題。

跟別說身體素質,北方的身體素質,本身就比南方的要強大,越是高緯度越是如此,跟別說,草原上,最不缺乏的,就是肉食,吃肉長大的,在肌肉力量和個體實力上面,就有先天的優勢。

除了少數天賦異稟的,否則,在個體實力上面,跟遊牧民族都有很大的差別,夜不收就更是如此。

本身只是北宋特有的,在跟遼夏戰鬥之後,被對方學會了之後,他們抽調最精銳的力量,組成的夜不收,也是噩夢一樣的存在。

只要對方有所針對,最終的結果,很容易就是宋軍的夜不收失敗,在關鍵性的戰役之中,一旦出現這種狀況,那麼等待宋軍的將會是滅頂之災。

如果沒有一個足夠強悍的偵查手段,沒有一隊強大的夜不收隊伍,騎馬長弓兵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哪怕長弓兵攜帶的裝備不算多,可是對陣營的要求就更高了,沒有陣營的長弓兵,所展現的實力,連短弓都比不上。

長弓也注意了這方面的訓練,可是哪怕訓練有素的長弓手,也需要時間,只要對方的騎兵部隊熟悉了之後,很容易對這個方面下手。

解決方案,就是集中夜不收之中的精銳力量,給予足夠的,沒有遺漏的偵查,防止被偷襲。

趙信卻推翻了原有的方案,給出了更加合理的解決方案,不需要足夠強大的夜不收,這個在北宋找起來,也不多,他另闢蹊徑的增加了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