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站在港口,看著波瀾壯闊的海面,雖然港口上面修建了防波提,可是完全沒有遮擋,一覽無遺的海浪,還是顯得有些高了,浪花一點點的打在岩石上面,然後化為一片的泡沫,總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換個角度看去,沒有大海的壯闊,卻有人力的偉大,在趙信的眼裡,接近一年的時間,他幾乎是一手操控著這個荒島,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城市的中心,一大群功能樓宇,甚至有一種迴歸了現代都市的感覺,如果不是來往眾人的服飾,濃郁的宋朝風情,總是的感覺到置身八十年代的工業城市。

這就是一年的成果,這就是勞動人民,辛勤工作的結果,沒有先進的科技,比起現代化的工具來說,只是一些簡單的葫蘆吊和塔吊,可是1oo多萬的辛勤工人,他們一磚一瓦建造起來的丁海軍,不會比任何的城市差。

這些農民,甚至有一些,到現在,連字都不認識,對於任何朝代來說,北宋的文盲率已經低到相當的程度了,三四成的人能夠寫簡單日常用語,認識自己的名字,甚至可以簡單的讀書看報,這在歷朝歷代都是難以想象的,北宋的文名,也就是在這些讀書人傳送出來的。

可是,那是指整個北宋,甚至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三等戶以上家庭,只有衣食無憂的,才會考慮到精神生活,才會選擇讀書識字。

能夠來到丁海軍的,有什麼人,一部分是廂軍的家屬,絕大部分,都是逃難的災民,這些人之中,三等戶有多少,就算是有,識字的又有多少。

為了普及識字,趙信已經盡了所有的努力了,他先在工匠,一些研究者哪裡,必須要強制的識字,字典,拼音,所有能夠加入到東西,都已經加入到其中了,也在不懈的努力和獎勵之下,讓整個定海軍的識字率不斷提升。

可是這還不夠的,趙信很清楚,知識帶來的力量,有知識才更加有底蘊,展更快,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現在,定海軍展到這樣的程度,可是整個定海軍的一切,都需要趙信來主導,這就是文盲多的關係,在手下沒有多少人才。

不過,能夠讓11世紀的宋朝,一下子展到現在,定海軍所取得的成績,已經是讓人驚歎的了,沒有必要再加快度了,現在又不是兵臨城下,朝不保夕的時代,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展。

站在海港之中,聽著海風,在沒有人打擾的前提下,默默的思考整個定海軍的展,趙信目前,已經不是一個人,定海軍的盤子越大,他身上的責任也就越大,他不能保證,一定任何的錯誤都不犯,那是幾乎不可能辦到的事情,別的不說,類似鍊鋼廠的這個大災難,就不是人力所能夠及,他只能夠儘可能的減少這些錯誤變大的程度。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無數已經出現的細小問題之中,防微杜漸,最終形成一個制度,這個在不斷完善和展之中的制度,才是改變一切的根源,現在,定海軍才剛剛上路。

趙信是研究歷史,雖然是宋史為主,可是宋史是研究生之後,才確定的方向,無論是在中學的歷史,還是在本科學習的歷史,甚至是研究生的一部分學業之中,對於中國和世界史都有涉獵。

從本質上說,他應該是算一個憤青,否則的話,放著本職工作不去做,偏偏去研究什麼長弓,這已經不能夠用愛好來形容了。

無論是網上看書,還是一些突如其來的空想,都是考據黨,講究的是有理有據的。

現在丁海軍的展,已經到了一個相當的程度了,可以說,就算是放在21世紀,中國改革開放之前,能夠在產值和潛力上面,跟丁海軍相比的,也不多見。

別的不說,給年產量22o萬噸的鋼鐵聯合體,那對於8o年代之前的中國來說,那是一個無法想象的東西,這中間見識已經是次要的,技術和配方才是最重要。

趙信甚至有理由相信,目前鍊鋼廠掌握的催化劑的秘方之中,甚至有一些,後世都沒有掌握的。

這一點,對於普通的科技樹來說,有些天方夜譚了,可是對於一些特殊的材料的科技樹來說,還真的不奇怪。

自然界有無數種化合物,就算是天然的化合物都成千上萬種,別說是21世紀,就是到了32世紀,也不敢有人說,全部弄清楚它的功效了,而利用到鍊鐵上面,更是無數。

現代科技,更加精確,更加的講究理論,可是跟古代,什麼都敢往裡面加完全是兩個概念。

這中間,不得不說,鍊鐵的一款非常出色的催化劑,它的效果可以縮短鍊鐵的時間7成以上,並且提升鋼鐵的品級,對碳的控制相當的到位,基本上,加入的數量多少,再跟時間熱度配合,就可以練出一爐好鋼。

這個已經逐步應用到了鍊鐵廠的各個方面的催化劑,實際上,是一個鐵匠,不知道從哪裡弄到,或許是隕石,或許是一些生物化石,或許乾脆就是一些生物的遺骸。

存在就有道理,在天然已經找不到的前提下,後世怎麼來實驗,甚至如果不是趙信擁有卡牌系統的話,也沒辦法應用這麼一款神奇的化合物。

卡牌系統的神奇,到現在都沒有弄清楚,這麼一款神奇的化合物,也成為了丁海軍展的基礎,本來應該滯後展,並且等到資本累計起來之後,再展的重工業,反而成為了拳頭產業。

輕工業在整個工業體系之中,是最容易展,並且最賺錢的行業,趙信很清楚,他也著重的調整,可是整個輕工業之花,紡織業沒辦法進行的前提下,輕工業無法跟鋼鐵為主的重工業相比的。

工業化最強的商品,是繞不過布匹了,這一點已經是被歷史證明的,英國工業革命起點是蒸汽機,可是重要的標誌卻是珍妮紡紗機等一系列的紡織業的改革開始的。

英國為的列強殖民者,在過去使用了無數商品,在曾經的黑奴時代,甚至用玻璃球,在土著的手中換取珍寶,這些生意的暴利,肯定是遠過紡織業的,可是歷史變遷,大浪淘沙下來,到最後,最長久,最容易獲得利潤,並且不容易引反彈的,卻是紡織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