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在這些團練們看來,稜堡只是一個防禦性的武器,這是每天都要放哨,一個月要進行一次攻防演練,這些,在他們看來,沒有多少奇怪的地方。

最多可能更加適合防守吧,在戰爭來臨之際,他們可以更加自如的防禦,給他們更大的安全感。

團練們的想法,跟保州這邊的想法,實際上差不多,團練多多少少,還熟悉這個稜堡的真正戰鬥力,這些保州官員,也是到了保州之後,才知道有這麼的東西。

雖然很奇怪,為什麼這個稜堡可以在保州兵變之中,揮出那麼重要的作用,可是這個距離保州這麼遠,也不是在交通要道的地方,有這麼的一個稜堡,著實是有些尷尬。

這也是保州在知道了稜堡的位置之後,沒有掌握在手中的原因,他們看過之後,並不怎麼重視這麼一個稜堡,把他放在了一個相對次要的位置上面,只要他不會被土匪或者是別的什麼人佔據,就好了。

在狄青這樣身經百戰的將軍們眼裡,稜堡已經變成了一個國之重器,甚至狄青還在想,是不是把稜堡封閉起來,防止被遼國人探出虛實。

不過很快,狄青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未來,一旦稜堡應用到了北宋邊境的防禦上面,邊疆將會非常的穩定,原來保州,充其量,也算是邊關軍州,可是它距離真正的邊境來說,還有幾百裡的距離。

換成之前,一旦邊境的重要支點,被突破了之後,騎兵快馬之下,一天就可以抵達保州,可是現在,只要稜堡體系完成之後,哪怕是空蕩蕩的,任由對方的騎兵透過,對方也不敢透過,一旦後路被堵截,那麼等待他的,就會是滅頂之災。

未來,只要稜堡體系佈置下來,在5o-8o裡的範圍之中,佈置下來3層到4層的稜堡的話,幾乎不太可能被人突破,除非連續攻破了六到八個稜堡。

那是幾乎不可能,一個稜堡保守估計2.5萬的損失,遊牧民族,哪裡有那麼龐大的軍隊,可以消耗,甚至說,對於遼國來說,只要損失過2萬,他們就要耗費更多的時間,才能夠恢復過來。

對於戰爭,沒有多麼深入的瞭解的,不會知道這個稜堡到底有多麼的可怕,就算是第一個把稜堡應用到西北前線的韓琦,也只是看到了這個稜堡,對於他的西北局面的展,而不是清晰的看到了稜堡的作用。

在狄青的眼裡,這完全是把防禦揮到了極點,這個揮的程度,簡直是可怕的要命,從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防守,幾乎把人的比例做到了機智。

這個防守,不是傳統意義上面的防守是一種越了這個時代的防守,把空間,人力,甚至是的時間上面,考慮到了極點。

比如說,當戰場焦灼的時候,或者是主動的後退,讓的這些人登上的稜堡,然後,用下面的人員,阻斷攀登的道路。

在藉助著雲梯攀爬的過程之中,上下不著地,就不容易控制,只要稍稍的攻擊,砍斷,或者退開,就足以阻斷地下進攻的腳步,3o多米的高度,對於雲梯這樣的,帶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破壞或者是被推到,就不那麼容易恢復的。

這就是一個時間差,外面圍攻的不對,在他們上面,主動的後退的前提下的,一定會源源不斷的衝上來,在這樣的前提下,用短暫的時間,可能是一刻鐘,斷掉下面的攻擊的,然後進行一波攻擊,這樣,人員的優勢,又會放在了稜堡一邊。

一方是養精蓄銳,充滿了大量的地利優勢的守軍,藉助著稜堡防禦體系,可以靈活多變的從稜堡之中的任何位置出來,攻擊任何位置的敵人,可以說,進入到稜堡之內,一切戰略,都不由攻擊者來的,是由守軍,可以在最適合的地方,最出其不意的地方,進行攻擊。

實際上,這也是人力的一種對比,戰爭說白了,是一個有些像是資料的遊戲,一個人對一個人,應該是勢均力敵,就算是勝利,也強的有限,兩個人,應該是比一個人強,三個人更是如此。

那些以弱勝強的戰例,看起來,是5萬對3o萬的取勝,在拋開了訓練,不說正規軍對沒有防禦的民兵的戰爭,真正正規軍對正規軍的,人少的一方,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優勢,來幫助自己,在大部分的對戰之中,也都是取得區域的人員優勢。

這一點,在兵書之中,已經非常體系的講解了,兵書上面,無不說了,利用各種各樣的條件,為自己創造出以眾擊寡的態勢,哪怕是短時間,也是如此。

防禦之中,或許,有些防禦設施之中體現,可是更多的,則是利用地利,並且設立了一些防禦性的武器。

類似稜堡這樣,真正把這一點刻畫到骨子之中,還真的是聞所未聞。

藉助著寬窄的交錯,攻擊者將會面對著一個又一個的不平衡的節點,幾乎突破了這個節點,每隔十幾米就是另外一個節點,這樣幾乎沒走一步,都需要付出血的代價。

在這麼高的稜堡上面,在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能夠攀登上來的,畢竟是少數,尋常的攻城,只要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之後,上來幾個,接下來,就可以源源不斷的上來的。

稜堡這種更加立體的,下面的支援很有可能會斷絕,上來的,只有一比一,或者是一比二的人數,面對著稜堡獨特的設計,步步為營之下,打到最後,好容易突破了,後面的支援沒有了,卻遭遇到了更頑強的防禦,這些好不容易,歷經千辛萬苦,攻佔到城頭上面計程車兵,將會遇到什麼樣的待遇。

不斷的勝利,會給守軍帶來使其上面的巨大加成,也會給攻擊方,帶來了沉重無比的壓力,一旦這個事實形成的話,對於他們而言,這就是一個牢不可破的防線。

最少說,狄青沒有想到,有什麼辦法,可以消耗費的拿下稜堡,都是軍人,軍人忠誠度比普通的民眾高的多,也不容易收買,內賊的可能性也小。

退一萬步不說,把這個當成消耗品,也是完全可以的。

沒有永遠攻不破的防線,可是稜堡會付出什麼,2ooo貫的造價,5oo士兵的,甚至還不用訓練有素的,一般的長弓手和的輔兵就可以了,城防的好處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揮出城牆的巨大優勢,把訓練上面的差別,拉倒同樣的水平線上,只要是熟悉這裡的,就能在這裡殺人,一旦殺人多了,戰場經歷的多了,自然而然成為猛將的。

保守估計,要攻破這樣一個只有5oo人防禦的稜堡,最少要付出3萬人以上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