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北宋汴梁樞密院,這個北宋最高的軍事機構,掌控著北宋軍政大權,是整個北宋所有軍隊的最高機關。

按理說,應該是名將如雨的,可是一般情況下,都是文官把持,樞密副使之中,也只有少數一兩個是武將。

類似之前的樞密院會議,韓琦,曹劌這樣的樞密副使,都可以暢所欲言,可是名義上,是第一樞密副使的武將樞密使,很少有言的機會。

北宋仁宗以來,文臣的權柄逐步擴大,一個七品文官,可以擔任一縣,甚至是一府腦,可是都總管這個級別,已經是絕對的高階將領了,可是除非領軍出征,在駐紮的時候,有時候要受到六七品的文官掣肘。

在這樣的前提下,在樞密院的武官,儘可能的降低存在感,甚至不輕易的涉足到內部爭鬥之中,他們很清楚,文官在爭鬥之中失敗,或許只是敗了風頭,或者稍稍受挫,可是一旦這個遭遇落到了武官的身上,同仇敵愾之下的,武官將會萬劫不復。

不過這一次,卻有些例外,不少的武將集中到了樞密院,並且坐到了樞密院的大堂之中。

這個決定,是樞密使做出來的,賈朝昌把附近的武將總管,調集了12人左右,幾乎都是都總管以上武將,還都是久負盛名的名將,他的目的很簡單,研究西夏之戰,找出勝利的根源,並且複製出來。

樞密院是什麼地方,一個掌控北宋武力的地方,可以說,軍事上面的任何成功,都會大幅度的加強賈朝昌的功勞。

不過,要有例外的,西夏之戰,這一戰從一開始,就脫離了樞密院的控制,整個作戰計劃樞密院是知道,可是最開始的計劃,只是在遼夏之戰之中沾點便宜,卻沒想到,一下子打成了滅國之戰。

或許,賈朝昌有點功勞,可是這個功勞,跟韓琦這麼如日中天比起來,還是差別巨大。

就算是之前,咄咄逼人的韓琦,都給了他巨大的壓力,慶曆變法的時候,韓琦和范仲淹都是樞密副使,但是一個實際行駛的,是東府的職權,韓琦盯住的,則是樞密使。

好容易,把變法派盼下去了,哪怕韓琦還有起伏的機會,可是沒有個十年的時間,也不可能,賈朝昌剛剛鬆了一口氣的,現在,就又來了。

賈朝昌當然清楚,有些言論,是保守派散佈的,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在自己無法兌付韓琦的前提下,拉攏足夠多的人,給韓琦製造麻煩。

清楚歸清楚,賈朝昌幾乎必然,跟韓琦站在了對立面上,他要想坐穩位置,就必須要跟韓琦對立。

賈朝昌內心,很是想用別的手段,可惜,連保守派都沒有辦法,只好把韓琦擺出來,拉敵人,賈朝昌沒有這個自信,比後戚和大官員為主的保守派做的更好,那麼,證明自己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戰爭啊,那是樞密院掌握了,非戰功不得封賞,也是軍方常見的,之前,賈朝昌不敢動彈,一方面,北宋較弱,能夠抵擋住西夏和遼國的攻擊,已經算是不錯了,更別說攻擊了。另外一方面,朝廷沒錢,沒有足夠的錢,支撐整個用兵的需要。

兵者兇也,大軍開動,銀錢是如同流水一般的去了,在北宋整個經濟環境都是紅線,財政赤字的前提下,能夠壓縮的,也就是軍方的開支。

可是現在,局面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北宋充滿赤字,只能夠不停維持的財政狀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一個鐵料,讓北宋的財政支出,減少了一大半的,這讓財政有了向好的趨勢,最重要的是,西北的平定。

困擾北宋數十年,甚至從元昊的父親爺爺一輩,都困擾北宋的西北邊患,終於結束了,或許是遼國佔據了西夏,可是軍事方面,西北邊患將會徹底的消散,就算是雙方有大規模的戰爭的話,也會集中到河北這裡。

河北,本身就是對持的地方,就算是加強防禦,耗費的物資也不高,河北這裡,背靠著京杭大運河的體系,從汴梁,從大名府過來的禁軍,最多半個月之內,就可以佈置到位,沒有必要佈置在邊疆。

這就節約了極大的資金,也這就讓軍事成為了可能。

賈朝昌很清楚,只要他能夠順利的在河北動手,拿下也一點點的戰功,不用滅亡遼國,都能夠越韓琦。

在北宋的整個歷史上面,一直有一個揮之不去的東西,哪怕是再怎麼極弱的皇帝,平復北方,收回幽雲十六州,都是他們必然的願望,哪怕是以仁聞名的仁宗,他的目的也是一樣,有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可能,他一點都不會放過。

保守派的策略,實際上,是成功的,賈朝昌,章得象,葉清臣,這個樞密使,東府相,三司使,是橫在韓琦面前的三座山,韓琦要想從副使這個級別,獲得跨越,那麼三個職務是必選。

或許,如果下放了之後,潛心積蓄力量,重新回來的韓琦,可能最可能的位置,就是三司使了,可是現在,在西夏滅亡大功,靈州和議,還有西北水利工程的加持之下,韓琦已經毫無疑問的越過了三司使這一個職權。

三司使雖然重要,有財相之稱,可是他的狹隘性,讓他很難越過這個層級,葉清臣的表現,也證明了,他對於更進一步,是沒有這個想法的,可是韓琦就不一樣了。

章得象在東府想辦法,作為西府的樞密院,賈朝昌同樣不能坐以待斃。

或許,韓琦的野心,是直接跨過三司使和西府,躍升到相的位置,可是在所有人看來,最有可能的,也就是樞密使這個位置。

賈朝昌在這裡做的並不好,韓琦又是樞密副使,本身已經有了這個基礎,再夾著西北大勝,滅亡西夏的大功,就算不用保守派推波助瀾,賈朝昌已經自危了。

北宋的軍隊怎麼樣,賈朝昌是心知肚明的,自保有餘,攻擊不足,這就是他的看法,可是在新式戰法的加成之下,在足夠的移動度之下,西夏的奇蹟也就誕生了。

西夏的軍隊,比起遼國一點都不差,如果弄清楚,韓琦到底是怎麼戰勝的,這個戰法的精髓是什麼,很有可能在河北複製韓琦在西北的一切。

對於賈朝昌來說,最關鍵的就是,表現出樞密使的存在感,而現在這種情況之下,最容易,也是最好表現出來的存在感,就在於軍事上面。

弄清楚韓琦戰功的來源,就成為了唯一需要做的,韓琦的戰功,畢竟是在西北,而且是在遼夏之戰的節骨眼上,很多是取巧了,如果賈朝昌,能夠更進一步,在河北取得突破,哪怕是拿下一兩個州,也足以抹平跟韓琦之間的差距。

研究成為重點,為此,賈朝昌甚至還越過了文武尊卑,求教這些武將,把這些武將集中到一起。

狄青也在邀請之列,作為不是世家出身,出身貧寒的他,十六歲替兄頂罪,被逮捕進京,開始了軍旅生涯的,如果承平年景,他幾乎不可能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