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

作品:《皇宋錦繡

大量官員的到來,韓琦剛開始沒有在意,實際上,在朝廷詢問的時候,他已經有些想法了,調查是必然的,這一點他也沒辦法,雖然調查會有一些問題,甚至會出現一些彈劾,但是他不怕的,三大功勞之下,他有足夠的底氣面對任何人,只不過是麻煩而已。

本以為,只有幾個,讓人把這些使者給安頓下來之後,準備帶他們去參觀的時候,卻現,還真的沒完沒了了,第一天到了個,第二天干脆來了個,第三天還有。

第二天的參觀,基本上,就被取消了,開玩笑,韓琦是樞密副使啊,一方大員,總不能陪著這麼一波波的沒完沒了吧,等人到齊,當然了,大部分人都到齊就可以了。

一共就等了提前的時間,一共來了個,級別各不相同,有八九品的小官,也有四五品的中級官員,他們集合在一起,人數真的不少。

這些官員,聚集在一起,還是有些微詞的,之前對於靈州的局勢,沒有一個直觀的看法,這種拖延,在他們看來,或許是一種掩飾,可是越來越多的人到來,特別是確定了時間之後,就沒什麼了,等著參觀就好了,真不知道,在這麼短時間之中,靈州能夠建設出什麼東西。

在經過了簡單準備,上百輛馬車拉著他們離開了西平府,靈州現在,什麼都不多的,就是馬多,馬車就差一點,好在,在原來牛車的基礎上面,改裝了一下,沒有原來馬車的那麼完備的東西,卻也可以接受。

好在去的地方不遠,距離西平府,也就是三四十里的樣子,馬車行進大概是一個多時辰,就到了。

當他們下車的時候,卻現,遠處,聽到了巨大的水聲,似乎是某一條河流。

難道是黃河麼,西北最大的河流就是黃河了,這些官員們之中,熟知西北地形的,少之又少,只有少部分在西北這邊當過官,對於西北這邊瞭解的,知道這絕對不是黃河,黃河距離靈州這邊,還有很遠。

在這裡有水的聲音,代表著什麼,這幾個官員之中,又有一個,恰恰是水利方面的,他甚至親自參與了北方的農田水利的修繕,聯想到這麼大的水流,位置,難不成,這裡會有一個湖?

剛剛在車裡,看不到外面,他下意識的向周圍一看,頓時愣住了,因為前方有一個小小的丘陵遮擋,看不到水的位置後面是什麼,可是在這裡,是整個西平府這邊,水利樞紐的核心,也就是意味著,大量的溝渠。

沒錯,這個溝渠真的是多,光是西平湖這邊,就有個主幹溝渠,並且在近處,憑藉著溝渠的方便,又聯絡了很多,這位官員看到的,就是如同蜘蛛一樣的溝渠,分佈在這個平原之上,並且向遠處延伸。

好可怕的工程,這是這個官員第一個想法,他親自參與了北方水利的修建,很清楚,這樣的工程,難度到底有多大的,如果這裡再有一箇中心池塘,那麼,這個工程就著實可怕了。

當他們繞過了一片小型的高地,走到了水響的地方時候,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一個讓他們震驚的場景。

渭州大會已經過去最少天了,靈州的工程,也起碼開啟了天以上,在商會人員的支援之下,龐大的物資到來,加上遼國方面,也很配合的送來了萬奴隸嗎,用於衝抵萬頭牛的價值,也可以換到一些差一點的絲綢。

這個數字,在遼國看來很不合理,又不是女人,成年男子,這些放哪裡是不穩定因素,還要付出大量的糧食養著,給北宋正好。

這就是體系不一樣,在北宋雖然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但是目前靈州這邊,卻需要大量的人手,這就形成了大批的崗位,在西夏完全沒有用,白白養著的人,當然是包袱了,可是放在北宋這邊,卻可以物盡其用。

這部分人員的到來,卻極大的支援了靈州工程開展,牛馬雖然可以替代人力,那是在農田上面,真正工程的時候,必須要有人來駕馭這些牛馬。

千年展,讓耕地的手段不斷的變化,各種先進的犁的使用,讓牛馬可以很快的揮作用,最先進的馬拉犁,甚至可以比牛犁快倍,這不代表馬比牛強,力量上面,牛更強,可是在某一個專案上面,要看如何的利用。

這些壯年男子的到來,讓整個靈州,參與到這個工程人員,增加到了萬人,各種牲口過萬人,還有一些,被編制在一起牛馬,特別是定海軍的人員抵達。

別看只有人,可是這人,卻是經驗豐富的,他們其中有不少長期就是從事大型土木工程的,又經過了定海軍的經驗,在走的時候,還專門研究了大型水利工程,水渠和池塘的挖掘,帶去的,也是最適合的工具。

比如說葫蘆吊,定海軍使用的葫蘆吊,可不是簡易,幾個葫蘆的葫蘆吊,必須要找尋地方安裝,這是進行了的處理,經過了專門的打造和固化,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機器,透過固定和省力,最少可以節約七八成的力,同時安裝方便。

拿一個池塘為例,一個池塘如果挖到米以下,人力已經不可能用鐵鏟,把塵土楊上來,需要進行搬運,傳統工具不太適合,幾個人挖土,要幾個人來運輸,甚至到更深的地步,需要的人員就更多了,這從一定程度上面,減少了勞動效率。

可是每隔米,固定這麼一個葫蘆吊,透過省力和佈置一些牲口,可以轉變用力的方向,讓本來只能夠人來工作的地方,變成畜力的工作,這樣極大的增加效率。

當並列五六頭,甚至更多的牛的前提下,藉助著省力,可以一次性拉起來方,甚至是方的土,極大的增加了挖掘效率。

目前,整個工程,已經開啟了天左右,卻已經完成了一半以上的工程,特別是靠近平西府附近,那個最大池塘,已經接近尾聲。

本身,這些官員們剛剛抵達的時候,這個工程還沒有徹底的完成,正在收尾,一兩天的收尾,加上兩天的注水,就是現在的這個樣子了。

這個數十個湖泊構成的大型灘塗溼地,採用的方法是中心開花的,在中心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這個地方是地勢最低的地方之一,進行開挖,大概開挖了一個面積在平方米,深度在米左右的一個池塘,然後,小心的把其他池塘的水,引入到這個其中,然後,才在放完水之後,開始了整個的開挖的。

最少有萬人,萬頭大型牲口,還有一些技術人員幫助,這個靈州水利工程之中,最為龐大池塘,後來被命名為西平湖的水利工程,一共用了天的時間,開挖土方過了億立方,加上地勢和其他方面影響,只要引水工程完成,累積可以蓄水過億立方,比起最初的時候的預想,要高出一倍以上。

一倍以上的蓄水量,這對於周圍的支援,可以說是可怕到了極點,挖掘億,卻造成了近乎一倍的效果,這是普通工程所無法想象的,這一個湖泊卻不大,只有平方公里左右。

天然湖泊,很少有這麼深的,打個比方吧,太湖算的上中國排的上的淡水湖,可是它的容積只有多億立方米,甚至連立方公里都不到,要知道,太湖的面積,可是多平方公里,幾乎是現在的多倍,可是總水量,只有不到倍,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這個湖泊的深度極大。

與此相對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容積過了整個地球淡水資源的五分之一的貝加爾湖,它的面積只能夠在世界上排名第,可是他水量,是包括長江黃河這樣可怕的河流,直接上總淡水容積五分之一,原因就是更深。

平均深度多米,最深處過米,這就是貝加爾湖的容積根源。

韓琦不知道什麼貝加爾湖,他只是知道,更多的水,就可以澆灌更多的糧食,什麼資料都不缺,還有足夠的人力,原地挖掘,總比溝渠好的多,反正派人,無腦的挖掘就好了。

西平湖也是如此,從一開始,韓琦就把它建的相當的深,人工挖掘之下,只要有足夠的人力,就可以把土方挖下來,然後容納更多的水。

太湖的平均水深,只有米,這裡,挖掘的水深過米,加上地理位置較低的關係,這裡原來的水平位置,比起周圍,都要低米以上,比起黃河,更是低了不少,比起黃河水面,最少是低了米左右,這樣才能夠形成足夠的水源。

透過深的湖泊蓄水,藉助著地勢和各種的溝渠的幫助,最少有個溝渠,聯通黃河,然後透過黃河上面的閘口,進行控制,這對於這個時代北宋來說,雖然困難,卻不是不能進行,只要黃河上面開的口子小一點,然後多一些佈置就可以了,這些問題,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早就解決了,現在,個溝渠同時注水,每天最少可以注入萬立方米,要完全注入,最少還需要天的時間。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