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

作品:《皇宋錦繡

馬是一個很方便助力,有了韓琦的保證,他們已經相信了,可或多或少,有些疑惑,為什麼韓琦這麼有底氣,一下子就擴大了這麼大的規模。

2o萬,這是之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情,之前,在交涉的時候,韓琦曾經說過,如果人員足夠的話,可以提升1o倍數量。

這個數量,他們連想都不敢想,別說是1o倍,就算是有兩三倍的樣子,已經足夠讓他們滿意了,馬這樣的稀缺資源,哪怕攻擊西夏獲得了好處,也不可能大量的獲得良馬。

之前最高的檔次,也不過是兩三萬,或許有人奢望,或許韓琦所說的是真的呢,是1o萬,因為韓琦沒有給出準確的數字,只是一個可能的,真的拿羊來抵消的話,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

相對於1o萬匹馬的,1o萬頭羊,也算是一個不錯交易,可是跟馬的影響力比起來,實在是差的太遠了,天上地下都不為過。

當然了,就普適性上面,羊的廣泛性,遠比牛馬更大的,雖然,北宋缺乏牧場,也沒有足夠放牧條件,可是羊的消耗,一直以來,都是相當的數量的。

拿比較節儉的仁宗宮廷來說,有一個考古資料可以顯示,仁宗有一年,一共消耗了44萬斤的羊肉。,

也就是說,單純皇宮,一年就要消耗百斤左右的羊,過萬隻,推廣到整個北宋,可能成交量在百萬,甚至是數百萬。

可是馬來說,充其量,只有羊的幾十分之一,這就是差距。

現在,當一個個商會,有了明確的意向,甚至向西安這邊轉移資金,並且透過錢莊進行運作。

雖然不是在韓琦這裡報名的,可是參加的意圖非常的明顯,韓琦也就在原有的基礎上面,再加了一個力量,直接擴大了牛馬大會3o倍的規模,直接把牛馬,從原來的6萬的總數,提升到了5o萬以上,同時,把馬的數量,定位在2o萬。

這不是2o萬頭羊,也不是2o萬頭牛,而是2o萬匹馬,其他的商品,被這些商人們主動的給忽略了,有什麼比馬重要。

要有2o萬匹馬的,哪怕是軍方參與進來,哪怕有貴族搗亂,這些不利的因素,全部都考慮在內,哪怕他們只能夠拿下1成,也就意味著2萬匹,這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量了。

這些商人並不知道,2o萬匹是實打實的,或許,會有一些貴族和官員聞風而來,可是在總量擴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些官員和貴族所需要的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的。

關於商人的這些感覺,韓琦當然不會過多的解釋,如果他真的說了,未來還有最少4oo萬匹,將6續的流入到市場之中,那才是真的傻了。

別看馬的作用巨大,可是當供給數量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情況下,價格下降是肯定。

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奇妙,在一兩年之前,甚至曾經遭遇敗績好水川一戰,如果當時,韓琦手中有一個萬人規模的成建制的重騎兵的話,不但不會敗,而且會反敗為勝,當時的他,是多麼的期待,用龐大的資金,堆出一個強大的騎兵。

可是幾年之後的今天,他卻為馬而愁,真的是甜蜜的煩惱,他無論如何也不想到,有一天,他會因為馬太多了而頭疼。

會答應這些商會,軍方不涉足的原因,因為馬的數量太多了5oo萬,哪怕軍方從中間抽調1oo萬,也可以剩下4oo萬,這些都是要流入市場的馬。

作為軍方的高層,樞密院副使,以他了解的北宋軍方,能夠留下2o萬作為軍馬已經非常可怕了。

這並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真正正,經過了調查之後的結果的。

北宋之所以缺馬,一方面是大量養馬的土地都已經流失,沒有足夠的草場,可以支撐大規模的養馬,只剩下西北和境內少部分的地方,可以養馬,但是另外一方面,何嘗不是馬的消耗太大了。

以北宋秘密戰場的能力,加上一些商人無孔不入的能力,弄到一兩萬匹馬,而且是水準以上的馬。

這些馬,加上北宋在兵器上面的優勢,弄一個不弱於遼國和西夏的重騎部隊,也不是不可以,最少說,5ooo匹的實驗性的部隊是可以的。

可是之所以沒有進行,原因就是消耗太大了,以北宋這邊,日常的情況之下,養馬,可以用青草來代替,可是要想保證養好,一匹馬,幾乎是每天,都是在吃東西,不停的吃,連續的吃的。這樣才能夠支撐起馬的消耗。

可是在北宋,根本沒有這麼龐大草場,根本支援不起馬經常吃,平常這樣可以,上戰場怎麼可以,北宋不可能如同遊牧民族那樣,讓馬,跑到哪裡,就吃到哪裡,那麼只要是上戰場的話,需要給馬喂糧食,甚至在一些關鍵性的戰鬥的時候,還必須要喂黃豆這些,足以上馬力,不掉膘的東西。

這樣的消耗可不是一般的大,是普通士兵消費的12倍,漢武帝夠強吧,追亡逐北,一下子把匈奴徹底的趕出去了,可是結果呢,文景兩帝,花費了7o年的時間,累積了龐大的財富,被漢武帝一朝,揮霍的乾乾淨淨,西漢也在漢武帝達到巔峰之後,迅的削弱了。

2o萬,還是現在韓琦給出的數字,這是因為,短短一年時間之中,北宋生了巨大的變化,投入最大鐵料,一下子被降低到了非常低的程度,節約了大量資金,加上廂軍,甚至是西夏的,北宋正常的財務支出,會減少的千萬貫,這樣才能夠抽出資金,用於供養2o萬匹的馬。

換做之前的北宋,可能2萬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從口糧這一方面說2o萬匹馬,就相當於24o萬軍隊的消耗,這個可怕到讓人無法承受。

既然樞密院無法留下足夠多的馬,那麼剩下的馬,要全部的推向市場,這就需要自己尋找交易者,萬一,這些馬,因為數量龐大的關係,開始斷崖式下降的話,那就虧大了。

韓琦有足夠的自信,這個斷崖式的下跌,不會跌到成本之中,到最後,不可能降低到遼國那樣,價格非常低的程度,也會讓這一次的收益大大的打折扣,哪怕是這些馬,是的白得的,用了價值8ooo貫的絲綢換來了的,已經翻了十幾倍了,可是有更多的前提下,誰不想要更多。

2o萬,只是一個起點,類似的拍賣會,或許會在接下來的時間之中,在北宋的各地舉行,可是1oo萬,依然是一個無法逾越的數字,接下來要怎麼辦?

或許,要考慮,在靈州和西北容納下來,有了靈州前線加上稜堡的防護,這些地方草場可以綜合性的開的,哪怕不可能完美的容納下來,卻也是可以接受。

西北的面積非常的龐大,要知道除了靈州是靠近在黃河旁邊河套平原的,剩下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在黃河的幾字形的中間,在這個區域,因為水量的不足和維度的關係,大部分都是草原。

哪怕北宋開墾西北之地,已經有了足夠的時間,也依靠著農民的勤勞,開墾出了一定的土地,可惜這些土地,它們的產量有限,只是一些很少的作物產出。

現在把這些土地重新的改成草場,這沒有多大的問題,本身他們就是比較適合草原的生態氣候。

當然了,水資源不多的前提下,他跟靈州這些,靠近在黃河旁邊,無法相比,可是過數十個州府,足以容納下來這些牲口,這樣下來,就可以慢慢的銷售,把一次性的交易,變成一個細水長流的生意。

這中間,好處不一,卻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銷售5oo萬左右的牲口,大概獲得2ooo萬,到3ooo萬貫的收益,可以保證西北軍隊的建設,中央的收益,同時兼顧了靈州的開,這在韓琦看來,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靈州這邊,也比較的適合進行放牧,有了這麼龐大的牲口做為基礎,按照牲口的平均增長規律,這個的生意,可以做成比較長期的生意,這也是可以接受。

只要成功做到,把一些牧民和俘虜之中,適合放牧的,給糾結到一起,應該可以保證這一批牲口,不大規模的死亡,成功的在西北之地繁衍下去,成為西北一個真正的支撐。

韓琦何嘗不想,一次性把這些全部銷售,可是單純5oo萬匹馬,按照平均1oo貫的銷售,也高達5億貫,這是任何人,甚至連北宋的中樞,都拿不出來的一筆龐大的資金。

在韓琦為了這些甜蜜的煩惱,頭疼不已的時候,韓琦並不知道,這些馬的用途,趙信已經在幫他想辦法了,而且是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趙信不是專門為韓琦想到的辦法,算是一種附帶的幫助,解決這些大批次的馬的辦法就是馬拉火車,這是一個足以消耗2oo萬以上良馬辦法,趙信又恰恰是,整個北宋,甚至是整個世界,能夠一次性付出2oo萬匹良馬全部資金的級富豪的唯一一人,沒有之一。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