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無數的訴求,代表著某些方面的需要,存在即確定,遼興宗也無法強壓,不過提出的要求過多,很自然的,自己就處於的較為薄弱的地位。

這可不是之前,遼國過來胡攪蠻纏一下,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歲幣,北宋已經用真正的實力,證明了他的實力,再用什麼威逼的方法,根本就沒辦法取得優勢,那就只能夠用談判的方法。

威逼利誘這種事情,遼國做的多了,可是談判,這個完全是新的東西,他們從來都沒有接觸到的,要怎麼來做。

不得已,只能夠趕鴨子上架,3天之後,第一次接觸開始了,最開始的接觸,主要不是討論東西的價格,而是體系。

既然有了想法,接下來就是討論如何交易的問題,西北作為這一次談的重點,也是一個交易點,但是不作為重點,最重要的地點,是在河北。

遼國的核心在大都,北宋的核心在汴梁,雙方連成一個直線,交錯的地方,就在河北附近,同時哪裡也是遼國最達的地方之一,在哪裡交易,不但量大,而且快捷。

在韓琦的肯定之下,宋可以提供大量的鐵來交換,選擇在河北方面,這邊也是一個交易的方面,卻不合適用鐵。

在繳獲了大量的裝備之後,遼國在西夏這邊不缺乏,同時在佔據了數量龐大的牲口之後,也有了交易的訴求。

這些牲口,如果不拿去交易,對於遼國而言,就不亞於白白的浪費掉,

之前,限於規定,他們可能就白白浪費掉了,現在,拿出來交易,可以換取糧食。

遊牧民族以肉為食,並不意味著他一點點其他的糧食也吃不下,在獲得幽雲十六州之後,漢人種植的糧食,也進入到了契丹貴族的食譜,更加豐富之下,一部分肉類換取糧食是不錯的選擇。

同時,類似大豆這樣的,可以保持馬力的東西的,也可以的大量的購買,這些都是小事,關鍵是一些其他的訴求,比如說,貴重的物品,蜀錦和各種的絲綢,也可以從這邊進行交易。

在大體上確定瞭如何交換這個大前提之後,價格就成為了重要的問題。

韓琦不能做了北宋的主,但是過1oo萬,2oo萬的牲口交易,對於北宋而言,那是不可能拒絕的。

農耕民族,耕種永遠是最重要的東西,甚至連皇帝,在農時,也會下田耕種,別說其他的,幾十萬頭,甚至是上百萬頭的大型牲畜,進入到北宋,對於農業生產的促進,那是巨大的,有了農業產出,才會有接下來的一切。

正因為知道這一點,韓琦一邊飛報汴梁,一邊跟的遼國商討。

至於遼國這邊,討論當然不難,整個遼國的政府班子,都已經在這裡了的,他們對於鐵更感興趣,他們確切的想知道,鐵的價格,這關係到他們會買多少,對於遼國戰鬥力的提升,到底有多少。

遼國鐵的價格很高,這跟技術有巨大的關係,中原的冶鐵文明,從春秋戰國時期展,經歷了朝代的更迭,展到現在,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在遼國獲得幽雲十六州的時候,一些高水平的匠人,都有了空白,石敬瑭也不是故意不給,是因為高手麼,大多數都集中到都,再加上逃難和死亡,遼國佔據幽雲十六州,可不是兵不血刃,為什麼從佔據開始,反抗運動就不絕,原因很簡單,壓迫。

最初的時候,遊牧民族就把他們看做是奴隸,瘋狂壓榨之下,能夠流傳下來的技術,十不存一。

一邊是瘋狂的壓榨,技術斷流,一邊是和平展,本身層次就不一樣,展也不同。

在原材料的價格可以忽略不計的前提下,制約價格的,永遠是生產的環節,遼國的冶鐵遠不如北宋,所以,幾乎達到了3oo文一斤,還是質量不是很好的。

當然了,如果換成原來的北宋,比起遼國來說,高也高不到哪裡去,畢竟兩三倍的差距,加上運費,損耗,還有對遼國的加強,這是一個得不償失的交易。

可是現在,現代化的冶煉方法,加上一些秘方的科學的運用,讓北宋的鐵的產量海量的提升,價格卻在大幅度的降低,不說定海軍冶煉4文一斤的可怕價格,就算是大名鐵匠作坊交易給朝廷的價格32文,也可以獲利非凡。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韓琦準備的相當的充分,確切的說,北宋掌握了很多的東西。

北宋的情報收集是全方位的,特別是得到了趙信的提醒之後,他們開始注意這些底層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