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士大夫不為五斗米折腰,這是個人操守,並不是為政率軍基礎,葉清臣在為三司使之前,也是清流出身,清正廉潔,否則,也不會被選為三司使,可是成為三司使之後,卻分毫必究,彷彿是一個守財奴一樣,原因無他,為了北宋的政壇。

韓琦也是這樣,在這一次西夏之行之後,當西夏滅亡,靈州拿下的前提下,他哪怕不能夠重歸中樞,也可以如同曹劌那樣,以參知政事的身份,知一路,幾乎不可能留下西北。

那麼為西北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就是一個必要的條件。

靈州在2o多個稜堡的防護下,擁有了強悍的防禦,可是靈州就擁有了富饒的基礎,那是說笑。

西夏貧瘠和落後,靈州的展出了西平府稍稍好一點,其他的都是一片牧原,要想開出一片穩定的根基,最起碼也是相當於河北普通的城市那樣。

趙信的出現,鐵匠作坊還有其他的一些革新,會讓北宋整個中樞的財務狀況想好,也可以負擔的起百萬,甚至是數百萬的花銷的,但是也要看情況。

如果,只是佔據了靈州,面對著西夏的壓力和無孔不入的攻擊,幾乎必然的,要投入巨大的力量,展靈州,把靈州作為堡壘。

可是現在,情況又生了關鍵性的轉變,西夏已經不復存在的時候,靈州的開會是多麼的重要。

遼國佔據西夏已經成為既定事實,除非遼國很大度的退出已經佔據的西夏領土,讓西夏恢復,否則的話,他們面對的將會是遼國。

遼國威脅大麼,很大,北宋最重要的敵人就是遼國,哪怕是在西北最為危機的時候,他也沒有選擇,從河北哪裡調兵,最多是論調極少的一部分。

不然的話,沒有了遼國的威脅,哪怕後勤壓力巨大,百萬大軍壓過來,以北宋的禁軍勢力,還有西夏的實力,西夏可能撐得住麼?

但是,遼國從西夏方面進軍,偏師到時有可能,主力根本不可能。

西夏的根基,在於四京,現在第五京還沒有正式成型,實際上,經過了這麼多年,最為達的,其實還是上京和南京,這兩處地方,距離西夏這邊太過遙遠。

遼國從本土境內,繞路35oo裡左右,再從西夏這邊攻擊北宋腹地,2ooo裡左右,縱橫5ooo多里,為的只是防禦薄弱,這可能麼,再說,隴西也是跟河北一樣的軍國重鎮,不可能讓他輕易突破的。

或許,會利用靈州的薄弱,敲詐或者是打草谷之類,卻不會大規模的入侵,這是任何一個軍事人員都可以看清的東西。

韓琦也覺得,當西夏滅亡之後,開靈州沒有那麼的必要,只要用15年的時間開出來,到時候,成為北宋在西域的一個重要的極點,但是那沒用的,沒有威脅的前提下,很難大筆的投入進來。

韓琦正是知道這一點,才會在跟遼國的談判之中,重點的提到了這個牲口,當時他只是想著,能夠多獲得一點,就多獲得一點,必須要自己想辦法,獲得足夠的物資,以開啟靈州的開的。

現在有了這些牲口,如果有可能的話,韓琦會把這裡形成一個邊貿市場,以北宋的一些貨物,糧食之類的,進行交易。

羊肉一直都是北宋高檔食物的代名詞,在餐飲和高階領域,幾乎是供不應求的,一定程度上面幾十萬牲口之中,最容易賣掉的,就是羊。只要拿到邊貿城市,很容易就賣掉。

在這個基礎上面,繼續的獲得牲口,同時為開靈州,提供必要資金。

一方面,補充北宋急需的各種牲口,牛馬就不說了,這些可以作為蓄力使用的牲口,就算是羊,也可以充當食物,另外一方面,也是穩住遼國。

跟西夏不一樣,西夏是喂不熟的狼,他們得到資源,第一個想法就是掠奪和攻擊北宋,無數時間獲得的好處,讓他們肆無忌憚。

反倒是遼國,成立了統一的國家,或許私下裡面,有些陰暗的手段,可是明面上,澶淵之盟之後,宋遼之間,是沒有大規模的戰爭。

長期穩定的國度,讓他們的高官貴族,開始追求奢飾品,他們就算獲得了一些利益,也不會把他們用在軍事用途上面,更多的,則是用來交換奢飾品。

在制定對策方面,更多的是偏向於保住這一批牲口,而不是最大限度的保證安全。

或許,這樣的舉動冒險了點,如果西夏軍,選擇在宋軍抵達的時候,就起進攻的話,一切都相當的被動了,埋伏的宋軍不得不出來,用最不擅長的方法,跟對方的重騎兵野戰,雖然他相信長弓手的實力,可是傷亡肯定會很大。

不過,最終賭對了,埋伏的西夏軍隊,看著已經安營紮寨的宋軍,略微有些頭疼,卻沒有進攻。

這多虧了一個知兵的西夏將軍,這個出身於西夏貴族,並且在征戰中城戰為一軍統帥的,他算是知道一點兵法,很清楚,那個時間攻擊,會給宋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