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外流貨幣,對於北宋來說,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北宋的銅錢影響力之大,整個東亞,甚至是東南亞,在公元十世紀,甚至之後,銅錢一直都是主要的使用貨幣。

就算是在日本,盛產金銀,可是到日本被美國開啟國門之前,他們的貨幣單位,一直都是貫,雖然有金屬貨幣,金銀,可是不作為主要貨幣,糧食和其他的價格,都是用貫來統一。

跟之前的有所不同的是,銅雖然不錯,可是戰略作用不強,無法做成其他的東西,應用到戰爭之中。

精鐵不同,一批削鐵如泥的兵器,很容易引影響,最關鍵的是,這玩意攜帶方便,不會像是鐵器那麼的龐大,北宋跟遼國和西夏的邊境,隨便一些人,帶上幾斤,十幾斤的錢幣,花費是不少,可是卻能夠帶出去。

零敲細打的帶出去點鐵料,這些沒什麼,哪怕是西夏和遼國,要動戰爭,這些東西也不夠啊。

可是流通的貨幣,就不能夠強制制止,這會對北宋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影響。

曹劌用事實證明,大名府沒有辦法,同時也送來了這個定海幣。

葉清臣是財相,所有跟財務有關係,他都可以經手,這下子,更是很好奇,為什麼趙信能夠一次次創造奇蹟。

從大名府送到汴梁的1萬枚定海幣,其中一半送入到了鍛造司進行檢查,測試他的效能,也看看,能不能熔鍊。

另外的,就是送入到了的葉清臣這裡和皇宮,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葉清臣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工藝品。

沒錯,雕工,防衛,整體效果,甚至是切入點的,一枚當1oo文,不太多,也不少,在定海錢莊的幫助下,這個東西效果非常好,可以大規模的流通。

7oo萬貫,不過是二三十天弄出來的,如果到一年上面,有5ooo萬貫以上的話,在大宋流通,應該就不成問題了。

葉清臣是財相,他還沒有理解,鑄幣帶來的收益,更不可能知道,趙信做出這個的貨幣,能夠賺多少。

按照一斤25文來算,一枚大概就是1文錢,1oo倍的收益,最關鍵的是,錢,不存在什麼銷售的問題。

沒錯,只要北宋認可了,生產出來的,就是直接的收入,可以流通,可以換取任何一種的產品,更可以買到一切,唯一制約趙信的,就是生產力的問題,一天24萬貫,這個不好,可是相對於北宋來說,還是有些太少了。

大名府跟汴梁之間,聯絡非常的密切,不過葉清臣又一次的來到了大名府。

錢荒造成的影響,他知道,挫傷老百姓交易的積極性,可是更深層次的東西,他們就不知道了。

之前沒有辦法解決,交子和皇交子的出現,另外一定程度上面,加重了一些經濟問題,沒有解決問題。

這個定海幣,較為合理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價值上不錯,老百姓比較的認可,定位也適中。

葉清臣決定了之後,迅的坐最快的船前往,可是臨上船的時候,他被攔住了。

原因非常簡單,慶曆和談要簽訂了。

在慶曆四年,一直都艱難的慶曆合議,在西夏的推動之下,就要簽署了,西夏的議和大臣,已經來到汴梁很不短的時間了。

按照平常,北宋還是期望,能夠簽署這個協議,但是這一次,在韓琦等樞密院的推動下,準備在西夏和遼國戰爭之中查手,所以,哪怕西夏急切的推動,他們也雲山霧罩。

太極推手,對於北宋政壇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之前是他們追著西夏去說,在這樣談論的過程之中,被西夏佔據了不少的便宜,現在一點點的還回來了。

如果說,之前,樞密院還擔心,這個仗打不起來,可是現在,已經明白無誤了,西夏已經確定要打這麼一仗了,否則沒有必要這麼急匆匆的簽訂慶曆和談。

全方位監控西夏和遼國的關係,西夏和遼國的關係,逐步的惡化了起來的。

遼興宗一直都警告西夏,不要招募在遼國境內的党項部落,可是為了擴大自身的實力,元昊一直都置若罔聞,一直都堅持不懈,特別是遼朝內党項族叛亂,遼朝派軍前去鎮壓,元昊派兵救援,竟把遼朝的招討使也殺掉。

到了這種程度,別說是遼國,就算是北宋,也不能忍受啊,西夏和遼國都開始了準備,一戰在所難免。

歷史上,在西夏幹掉了遼國招討使的同時,推動著這個合約的簽訂,當時,北宋沒有想到,雙方會大打出手,一直以來,朝野都在推動,跟西夏和談,畢竟,長時間的西夏戰爭,對於北宋的消耗是絕大的,單純越來越多的西北軍費,都讓他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