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大名府,水運碼頭,在鐵匠作坊的推動之下,在想要參加這個一場拍賣會人的鑽營之下,拍賣會的訊息,迅的就擴散開。

一場別開生面,從來沒有過的拍賣會,不但趙信在做準備,一些來自海外的商人,一些珠寶大戶,甚至是一些馬販,也都過來聯絡。

名馬,名刀,這本來就是最佳的配備,你都買了一把削鐵如泥的名刀了,還在乎一個名馬麼的?

珍寶之中,魔水和麵霜,就不說了,這是造化的神奇,可是那些珠寶就有些太一般了。

趙信這是多了這麼一個類別,只是尋找一些簡單的珠寶,而沒有追尋那種絕世,工藝品之類的也是如此。

可是在這些大商人哪裡的,哪一個沒有一個鎮店之寶。

廣告廣告,廣而告之,之前他們忽視了這個拍賣會,忽視了這個商品,可是現在,當定海侯已經把這個風潮給抄起來的時候,甚至曹劌這個河北安撫使,都會攜帶家人參加,更是引了風潮。

這可是河北這邊,最大的boss,他都參加了,其他人還敢於安坐釣魚臺麼?

其他官員的親自參與,同時,在最近,又有訊息傳來,樞密副使韓琦,三司使葉清臣,還有翰林學士歐陽修,會一起參加的這一場拍賣會。

3個宰輔參加的拍賣會,這不但在大名府,引了龐大的風潮,甚至影響力的傳播到了東京。

說起來,這三位也是正好恰逢其時,本身韓琦在訂單達到之後,就應該啟程出,不過,大量鋼鐵,特別是檢測透過之後,讓他有了新的想法,最關鍵的是,這個生產度這麼快。

以前他還擔心,鐵料的數量不夠,時間不足的問題,現在,沒問題的時候,他需要跟趙信商量一下的。

西夏跟遼國一戰,透過一些情報顯示已經是勢在必行了,他開始在他的派系進行串聯,主要是樞密院的這些的。

大部分激進派都比較支援,趙信的解釋,在韓琦的揮之下,特別是有了一個例子放在前面,當然是說服了大多數。

不再是韓琦一個人,而遍佈整個西北,包括了樞密院的一些渠道,甚至把三司使葉清臣也拉進來了。

如果這個創意,在鐵匠供給中樞之前,說給葉清臣聽,葉清臣肯定不會同意的,開玩笑,好容易穩定下來的邊疆局勢,而且有可能平復的財務,卻又要有戰爭,而大量支出,這對於他而言,那是難以接受。

可是現在,單純一個鐵料,有可能為中樞節約上千萬貫,他從來都不知道,一個基礎材料,會有這麼多的好處。

當然了,如果單純的三司撥款,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實際上,這個鐵料,用政府訂單的方式,而且是大規模的政府訂單的方式,規定了一個價格,固定的價格,公開採購,這就代表著,灰色地帶被擠佔,連三司都介入了,以後再寫一些報告,或者是財務狀況的時候,你把鐵價定在35文以上。

這要有多大的膽子啊,如果有人遮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也到罷了,可是如果你在這個方面有個敵人,敵人把這個事情給爆出來,藉助著這個來攻訐的話,幾乎是鐵證啊。

稍稍的聰明一點的,或者是有遠大抱負的,就不會在這個方面。

鐵從出現以後,就是重要的原料,在一定意義上面,甚至要比銅和白銀更加的重要,只不過之前沒有人看出來一樣,也就是趙信,捅破了這一點之後,讓北宋的財務狀況大大的好轉。

雖然,現在還沒有享受到這個實際的好處,可是就預算上面,慶曆四年,到年底,最少可以保證數百萬貫的盈利,這才是最關鍵的事情。

韓琦提出來了,會讓三司增加5o萬貫的支出,可是幾個人聯合遊說,又有合理的東西,這也讓葉清臣拒絕不了。

整個計劃,並不是以出兵為主,插入進去,削弱遼國和西夏,如果有機會的話,佔據西夏的戰略要點,擠佔他的生存空間,一點這些目的達成任何一點,西夏對於北宋的威脅,就會大大的減少了。

這可不是小事情,這是一勞永逸,葉清臣雖然藉助著鐵料,解決了整個的北宋的問題,可是隻要西夏的問題不解決,恐怕這個解決也就會變成一句空話,一旦大戰起,十萬人,數十萬人,甚至是百萬人級別的戰爭,幾乎肯定,花錢如流水。

把未來可能會花的大量的錢,趁現在,合理的時機,用小錢來解決,這才是最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