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鐵匠臺上,沒有使用北宋經常使用的木炭,而是煤炭,還是經過處理過的焦炭。

煤炭是植物在地下埋藏多年,最終形成的一種化合物,因為植物的不同,還有形成機理的不同,燃燒值也不同的。

在蒸汽機剛剛使用的時候,船用的煤炭,往往是熱量極高,這樣才能夠保證船舶的效率。

北宋的開採條件,甚至檢測方法,無法判斷出煤炭的熱力,不過,當把煤炭做了煉焦處理之後,熱力就可以較大的增加。

使用煤炭,是苗家莊鐵匠改革之中最大的變革,相對於木炭,煤炭的價格更低,特別是他們所處的位置,這可是大名府,後世河南山東交界的地方,是有大型煤田存在的。

大名府附近到時有不少煤礦,實際上,整個北宋,煤的使用量創了新高,在簡單的煉焦之後,焦煤的熱量上升,效率也開始提升了的,這也是鐵匠作坊的核心競爭力的。

實際上這個工藝,很多東西都調整的不多,可是最終的調整,就會展現到了造價上面。

在苗家莊的時候,最開始,還是跟普通的鍊鐵差不多,後來逐步降低,在離開的時候,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標準,不但效率高,浪費的減少,成本降低。

不過因為沒有使用高爐鍊鐵,比起來大規模的鍊鐵,成本降低的不多,交通便利,各方面都管理跟上,還有使用煤炭,減少的成本,提升的效率,最終一斤鐵的價格,最終達到了37文,比之前,最少下將了接近一半左右。

這不是極限,在趙信看來,如果能夠把高爐鍊鐵和鍊鋼結合起來,鐵的成本會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七八文的程度,這才是最符合客觀規律的價格。

只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趙信現在最關鍵的,是賺到錢。

實際上,37文的價格,競爭力非常的高,單純的鐵,價格都非常有競爭力,以7o左右的價格,少1o文一斤,基本上可以碾壓一切了,

看起來從8o文降低到7o文,這個幅度不多,所有的鐵製品,可不是一兩斤,一把鐵棍都有十來斤的重量,這種情況下,減少1o文的成本,對於成品來說,可能就是一兩百文,這個價格非常的有誘惑力。

雖然說,定海軍千頭萬緒,趙信還是沒有離開,他需要先把這裡給捋順了,工業化的生產,有很多東西是可以調整,這跟之前鐵匠的調整不太一樣。

原來的饅頭肥皂這些的東西,暫時沒有什麼可以提升的地方,畸變有,都是細微之間的,可是工業化生產,這不一樣,一點點的疏忽,就會造成巨大的浪費,而一點點的提升,就會讓成品率和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在北宋這個時空,沒有人能夠替代他做出這個調整。

工業化生產,是一種全新無比的東西,比如說一些協調統籌,讓所有人都的投入到一個事情上面,讓每一個環節之中,都差不多的前提下,看起來,每一人的工作量沒有太大的提升,可是最終,整體的效率提升的非常的高,在一系列的環境之中,進行一些調整,這算到了每一個單位之中,就可以的提升不少。

估計,不可能如同之前,一下子腰斬,可是最少也可以壓縮個十文左右,也就是說,鐵的價格降低到3o文以內。

1o文左右,看起來不起眼,可是一天如果是4o萬斤的話,一天就可以節約成本4ooo貫,在這個總量提升到一定程度上面的的,最終的量能可怕到要命。

大型工業產品,別說是1o文了,半文都是一個可怕到極點的數字,特別是量能突破的程度。

趙信為什麼選擇鐵,因為在一定的量能到達之前,鐵的需求量是不會減弱多少的,甚至伴隨著價格的降低,一些新的用途會開出來。

比如說,北宋現在,鐵的用途大部分都是菜刀,農具,一些鐵棍等必須的鐵製品,還沒有進入到其他的領域。

可是當鐵的價格降低的時候,可以利用的領域也就會多了,比如說餐具,比如說各種的日常用品,甚至是一些機器工具。

鐵是一個可塑性很強,效能很卓越的一種材料,他可以廣泛的應用到生活之中的各個領域,只不過因為價格高昂關係,還沒有大規模的運用到生活之中。

趙信在簡單的瞭解了一下工坊的情況之後,沒有離開大名府,而是留下來了,他需要親自的看看,這個冶煉的過程還有什麼要改進的地方,這對於他們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關係到了最終的成本,而成本決定了利潤。

如果這個工坊,能夠全力以赴的話,每天可以生產4o萬斤的鐵,他的成本每降低1文,就是4oo貫,而生產量每提升1o萬斤,就又是很可怕收入提升。

2oo多個臺子,進展到了6oo多個,伴隨著人員的增多,一些問題開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