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

作品:《皇宋錦繡

一把神兵利器,就讓韓琦改變了接下來計劃,本身,他是準備回去的,趙信失去了皇二子的身份之後,幾乎不太可能遇到危險,可是現在,索性在趙信離開之前,他先在這裡留下來。

實際上,趙信有些低估了這些鐵匠們的實力,在第二天,4o個鐵匠一共打造了8o把武器,其中昨天打造出五把最好武器的鐵匠,都打造同樣制式的書生劍。

因為實驗和記錄,再加上嚴格的控制,重現的紀錄非常的高,這幾個鐵匠第二天都做出了類似的鐵劍,一共是7把,其他的鐵匠,也都出了,第二天就出了14把之多。

趙信在磨刀的過程之中,就通知了韓琦,在7把同樣的書生劍,磨製到最好的機率也是相當的高。

韓琦略微有些吃驚,他算是真正明白了,為什麼趙信這麼不在意,連神兵利器都可以量產。

當韓琦抵達的時候,第一把已經磨好了,或許是書生劍使用的更加廣泛,在卡牌系統之中,基礎就比其他的武器高,而且7把擺放在一起,那種衝擊力,非常強,就算是韓琦也有一種被炫目的感覺。

不用嘗試,哪怕是拿起來,放在身邊,就感覺到那種無形的寒氣,似乎是鋒利到了極點,對於趙信,韓琦還是非常相信的,既然這是量產品的,而且一天就造出來了,還有7把,他拿起來還是心安理得的。

順便問了那些鐵匠,韓琦更多的是想要知道,這些刀劍,是不是禁軍支援苗家莊的那些鐵匠打造出來的。

趙信的回答,讓韓琦心中一亮,果然,就是這些鐵匠打造,而且,是每一個鐵匠都會。

擺出了武器,哪怕是最差的哪一個,經過了打磨之後,都可以破開步人甲的,不同的是,力量不同,技巧不同,破甲的程度不同,可是鋼劍在質地上,還有鋒利程度上面,是遠步人甲的。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磨合,實際上,每一把劍的製作時間,從原來4個時辰,減少到了3個時辰,一天還是2把,可是效率提升了,算下來從開始試驗到現在,除了早期廢品之外,剩下的,完成了接近1ooo把各類的武器,除了2o多把的精品,剩下的都在水準以上。

這些東西要如何處理,除了裝備團練3oo把之外,剩下的7oo多把要如何處理。

韓琦主動提出來,按照禁軍的一等武器來購買,雖然價格只有7貫,也差不多有幾千貫了。

對於每年採購過百萬,甚至接近千萬貫的樞密院來說,幾千貫不算什麼,而且他知道,這樣是佔了大便宜了,一把好武器,對於一個戰士的提升相當的明顯,禁軍之前的一等武器,碰上這些精品,完全不是對手,無論是硬度,還是鋒利度,都不是對手。

普通的,可以大批次的購買,其中稍稍好一點,5o把5.5硬度以上的,14把5.9,被單獨拿出來。

韓琦認為,這些劍不適合集中購買軍隊,他可以帶一批迴去,看手下的指揮使們要不要,將軍跟武器,這是珠聯璧合。

這些武器很熱門,韓琦帶回去的,基本上都以5o-15o貫左右的價格,銷售完畢了,最精品的那些的,千貫都沒問題,來到保州平叛的這些將軍,沒有幾個是家大業大的,他們買不起。

買不起就算了,趙信想了一下,接下來,無論是建城,還是開港口,都需要錢,大量的錢,保州受到了巨大創傷,少了幾十萬人,這直接的影響了饅頭包子銷量。

雖然說,各地雲集的客商,也讓銷量稍稍的提升,跟之前一天一千多貫的利潤比起來,降低了太多太多了。

沒辦法,饅頭包子這樣,面向普通大眾的生意,最怕的就是人少,人少了,你覆蓋率再高,又有多少利潤,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肥皂,受到兵災,連飯都吃不下去了,誰還顧得上洗東西,兩個方面,都大規模的萎縮,差不多保證了每天接近4oo貫的收入。

一個城市,雖然仁宗會從封賞,然後從政壇提供一筆資金,可是這筆資金不會太多,幾萬貫而已,看起來相對於普通的人家,甚至是大戶人家,都是一個可怕的收入,可是對於一個城市來說,特別是趙信計劃的城市,這樣錢,有些杯水車薪了,在他看來,錢是越多越好。

7oo把武器,最終是5ooo貫,5o把精品一點,又是差不多55oo貫,平均價格高達的11o貫,剩下的這些,14把,哪怕一把5oo貫,這就差不多湊夠了接近2萬貫,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對於接下來,趙信的計劃相當的有利。

打造兵器,實驗冶鐵,已經到了一個段落了,接下來,就是鐵匠們自己來摸索,他們會伴隨著逐步的熟練,降低打造一把劍的時間,甚至趙信對於爐子,風車之類的進行改造,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效率,可能原來4個時辰,3個時辰的打造過程,能夠減少到一個時辰。

這不是不可能的,因為在21世紀,那些打造手工劍的,他們往往也是2個小時,也就是一個時辰打造完成,北宋使用的器具,跟21世紀有所差別,可是向著那個方向改進,應該不難。

只不過,趙信沒有精力和工夫,再把時間放在這裡了,跟之前計劃相比,已經推遲了差不多1o天了,是時候離開了。

自由了,時間大把了,趙信心中的緊迫感,一點都沒有減少,北宋已經走到了一個關鍵的時期,也是外部環境最好的時機,真的當遼國被金國滅亡之後,甚至更強大的蒙古崛起之後,北宋的機會就不多了,除非徹底的進入到火炮跟火槍的熱武器時代。

1o44年,也就是慶曆四年就有一個機會,在慶曆和議簽訂的檔口,西夏跟遼國生了衝突,遼興宗御駕親征,率領文武大臣和1o萬大軍,討伐西夏,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是藉口卻是遼國公主的身死。

實際上,元昊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就用兵一說,確實是一個天才,無論是西夏的立國三戰,還是1o44年遼興宗的這一次進攻,西夏都危在旦夕。

元昊採用了誘敵深入的辦法,一步步的讓遼軍深入到了西夏腹地,廣闊的西北,給他實行這個計策的可能,遼興宗有些忽視了龐大的西夏還有沙漠的可怕,當深入到西夏腹地,距離西夏的核心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遼軍也如同強弩之末了。

不能就食於西夏,遼國的後勤,又遭到了西夏小股力量的騷擾,本身就有些承受不了,最終,在崩盤的時候,西夏強行攻擊,最終打敗遼軍,遼興宗在親衛的護衛下,隻身而逃,包括蕭胡靚在內的眾多遼國大臣被俘虜,西夏成功的度過了這一次的危機。

這一場戰爭,實際上,也是源於之前,元昊邀請遼興宗共同攻擊北宋,富弼的出使,成功的化解了這個危機,在加上慶曆和議的簽訂,北宋沒有名義來干涉。

歷史上,這樣的仁義道德,不知道有多少,師出有名一直都是中國皇朝標榜的,可是儒家並沒有詳細的講明,在黑森林法則的前提下,國與國之間,沒有所謂的仁義道德。

事情的生,已經不遠了,趙信覺得,他還是要介入一下,比如說,在大規模的戰爭面前,有時候一丁點的變化,就足以改變一切。

元昊的計劃是立足於他們熟悉地形,熟悉周圍的一切,並且斷掉了遼軍的補給,可是他們計算的是遼軍的,如果現在,趁著戰爭還沒有開啟之前,他去一趟,用卡牌系統具現出的5ooo石糧草,這個價格並不是很貴,幾千貫而已。

在元昊的計劃到了最終的境地,計算好遼軍的糧草用盡,5ooo石的糧草,也就是5o萬斤,對於1o萬大軍而言,可能就是一兩天的量,可是在關鍵時刻的,卻能夠讓戰局徹底的扭轉。

孫吉這樣的兵王的存在,再加上一些特定的裝備,比如說,後世的一些手工間諜用品,再加上先進的武器,潛入到這一片區域,還是可以的,一方面,給遼興宗糧草,另外一方面,監控西夏的動向,數十萬大軍的對決,遼國是出動了精銳,西夏也是傾國一戰,只要兩者兩敗俱傷,或者是西夏戰敗,對於北宋而言,才是最佳的選擇。

雖然說,北宋一直以來的大敵是遼國,遼國也佔據了北宋最為眼饞的幽雲十六州,可是從仁宗中後期開始,對北宋傷害最大的,耗費錢糧最多,就是西部,如果元昊在這裡戰敗,就能夠消停一點,無論如何,加大兩國的損失,對於北宋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計劃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趙信索性收拾東西,前往海邊看一看,先把城市的位置定下來,把分封地點還有節度使的前期工作做好,剩下的,就需要從長計議了。

那麼這一批武器的銷售,就成為重點,此去海邊,肯定要經過大名府,那就趁著這個機會,把這些神兵利器,拿到大名府來銷售吧。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