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稜堡造價

作品:《皇宋錦繡

從長弓的介紹那裡,孫吉就知道,韓琦主要關心的是錢,走到了班值,孫吉已經作為一個士兵,走到了巔峰,他或許眼光更遠了,卻沒有全域性性的目光,並沒有意識到,目前北宋對於錢的缺乏的,這不是他能夠接觸的領域。

察言觀色之下,知道了韓琦關心的部分,在得到了趙信的詳細資料,孫吉對於稜堡的一些情況也很熟悉,也告訴了韓琦,這個稜堡的造價,眼前的這個,是差不多4ooo貫。

大規模建設的時候,會低一點,可能不會低於3ooo貫的,可是如果減少稜堡的面積,讓面積減少到現在四五分之一的樣子,造價也能顧大大降低,最低可能達到13oo貫左右,當然13oo貫這個數字,是預估的,需要真正嘗試了之後去計算。

13oo貫,這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13oo貫,可以購買2ooo石米,這代表這什麼概念,換算成後世的公斤,差不多就是1o萬公斤,1oo噸的米,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按照一噸4ooo的話,1oo噸,就是4o萬。

4o萬在後世,放在任何一個家庭上面,這個數字,就足以讓這個家庭,生出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放在軍方,那是絕對不夠的,可以說是一個很低很低的數字。

又一次被鎮住的韓琦,再一次對苗家莊刮目相看了,一個長弓,就足以改變北宋軍隊的格局,讓弓箭手成為北宋軍隊的主流,而不是重步兵。

當時一張長弓2oo文的價格,就足以讓韓琦下定決心,而這個防禦力巨大的稜堡,跟4ooo貫這個數字掛鉤,完全沒有問題,太便宜了,衝1ooo訓練不足的民團,藉助這稜堡,抵禦住了強大的一萬多的叛軍的攻擊,就可以知道,這個稜堡的防禦有多麼的變態。

西北必須要做好防禦,這是樞密院和整個軍方所公認的,沒有足夠的防禦度,無法抵禦住西夏的攻擊,北宋的西北邊界,將永無寧日。

從夏竦治理西北開始,西夏叛亂開始,整個西北的軍費開始飆升,作為樞密院副使,他很清楚在慶曆二年,關於西北軍費的支出,達到了驚人的每年8oo萬貫,這其中,還不包含各個軍隊自籌的,還有一些攤牌的費用,滕子京為什麼受到貶謫,就是16萬貫的使錢,沒有個來源。

熟知軍隊方面的事物的,都知道,這些錢就是用來籌軍的了,也就是說用來犒賞軍隊的錢,甚至錢的來源,也不是朝廷撥付的,是透過一些邊境貿易之類的,獲得的收益。

可是不行,沒來源就是不行,這也是韓琦沒有幫忙的原因,滕子京太大意了,這些明顯心知肚明的東西,別擺在明面上,最少要有一個遮羞布啊。

8oo萬貫,其中有差不多2oo萬貫,是用來建立城池,低於西夏進攻的,分別是15o個寨,整修了3o座城池,新建了12個,這些甚至不是一年投入的,如果算總投入,甚至過了12oo萬貫。

城市的投入,讓城市防禦是少數的,大部分都是用寨來取代,寨投資更小,更容易形成戰鬥力。

可是寨子投入小,防禦力也低,最多隻是給了北宋西北有了一定的預警系統,有寨的地方,可以駐紮部分的軍隊,防止得西夏小股部隊,對於大股部隊,也可以做好預警,可以防止長驅直入。

只不過,面對著大軍攻擊的時候,就有些不行了,寨子的投入小,防禦力也低,駐紮不了多少兵,最多就是三五百,可是一但開戰,這些寨子只要是處於兵峰攻擊的地方,絕對是第一時間被攻破,裡面計程車兵很難逃出來,除非有戰馬。

可是為了保證安全,為了有充分的預警,這些華而不實的寨子,也必須要建,否則的話,整個西北就會成為西夏兵鋒所指,隨處可以攻擊的地方。

就算如此,一個寨子的投入也不低,最開始最少也有5ooo貫以上,後續投入包括各種的物資,裝備的配比,寨子總投入過了2萬貫,

可是稜堡跟寨子完全不一樣,防禦強度完全不一樣,哪怕十萬,甚至一百萬大軍,能夠到近處的,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這種情況下,這個堡壘原則上,甚至是很難被攻破,最起碼比寨子強。

孫吉詳細的給予了介紹,稜堡跟長弓的結合,會產生一個獨特的例子,哪怕是5ooo,甚至是1萬的弓手,面對著5ooo的長弓手,也壓制不了。

孫吉還特別點到了那些紙甲,雖然在對於的近距離的共計,和一些重武器的防禦上,他有些不足,可是對於遠端的弓的防禦,簡直是天然的剋星,這樣的話,哪怕是在2萬,甚至3萬弓箭手的壓制下,他們也可以反擊。

只要有反擊,就有傷亡,長弓的犀利指出,讓所有攻城的弓箭手,都在他的射程的籠罩之下,這種情況之下,哪怕是逐步消耗,也能夠消耗足夠的弓箭手,5oo長弓手並不弱,在爆起來,可以當成十倍,甚至是更多弓手來用。

當他們被弓箭手壓制,讓攻城者可以順利的爬上城牆,也沒關係,因為高度就是最大的障礙,只要在下面,把雲梯一個個給搞掉了,廢掉後續的支援,衝上城頭的勇士,除非是從城頭上面跳下來,

這樣的話,衝上了城頭的勇士,就只能夠是無根之水,無緣之木,根本就沒有辦法應對的接下來的攻勢,哪怕是人員更多,也會被逐步的消耗完畢。

因為稜堡之中,陷阱和佈置更多,只要資源足夠,他們可以藉助這稜堡的複雜地形,殲滅敵人,在殲滅的過程之中,很難有支援再爬上城頭。

這就是稜堡的可怕之處,也是稜堡能夠殲滅4ooo叛軍的根本所在。

這麼一個防禦力這麼強悍,最少說韓琦認為,遠過目前北宋所有的城防的防禦體系,造價卻只有區區的13oo貫,雖然在一般的家庭之中,依然很多,可是相對於西北龐大的軍費支出,那真的不是一個很大的錢,甚至是小的不能再小。

哪怕現在軍費緊張,哪怕現在國庫收支不太均衡,從國庫之中,抽出來1oo萬貫的特別經費,用於修建稜堡。

1oo萬修建差不多7oo個稜堡,只要這些稜堡修建完成,整個西北,將會固若金湯,而1oo萬,不過是每一年修建寨子的費用,有了稜堡,那些徒勞無功,沒有什麼通的寨子,不建也罷。

韓琦徹底的明白了,孫吉這麼詳細的介紹,到底有什麼想法,長弓和稜堡,這個可能會改變北宋軍事態勢,甚至是禁軍的體系的兩款武器,都是劃時代的武器。

作為樞密院副使,身處高位,韓琦比孫吉看的更遠,一款怎麼樣的武器,才是適合大宋軍隊使用的武器。

神臂弩先出現於西夏,神臂弩和旋風炮,是西夏起步的看家本領,當時很是給西北邊軍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這種威脅,讓北宋注意到,諜報司透過一系列的努力,甚至是犧牲,這才弄到了實物和圖紙,但是製造之後,卻現他比其他武器更適合北宋禁軍,所以才大規模的推廣起來,但是也經過了漫長的時間,和減弱。

長弓和稜堡,天生擁有出色的效能,更別說它的造價,遠低於普通武器,甚至長弓和稜堡,這兩者要完全結合,揮出的作用,可是遠高於2的。

韓琦在使用的時候,不但要考慮他本身的效能,攻擊力和防禦力,也需要考慮,會不會被別人學去,萬一被別人學去,那不就是他們的障礙麼?

實際上,戰場上面,根本不存在保密,甚至只要花費功夫,神臂弩都能夠弄到手,長弓和稜堡,狠了也可以拿到,但是,拿到有什麼用,

這個長弓價格便宜,仿製不是那麼容易的,蠶絲是北宋特有,遼國都沒有得到,更別說西夏了,哪怕是從絲綢上面抽絲,又有多少,更別說是樹木,或許遼國還有一些的,西夏基本上很稀少,那是一片荒漠,這就杜絕了大規模仿製的可能性。

最關鍵的,實際上,還是在人和鐵上面,長弓的射快,消耗高,大規模的使用,也就是北宋能夠支撐的主,遼國和西夏,根本承受不如如此的人和鐵的消耗,特別是後者,雖然遼和西夏,都有重騎兵,可是規模上面,只是大宋禁軍步人甲的幾分之一,更別說質量了。

只要大規模的裝備長弓,耗費鐵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場戰鬥之下,一個長弓手可能要消耗2oo長箭,按照箭頭的評估,大概就是2o斤鐵,當這個長弓手是1o萬,甚至1oo萬的時候,這個消耗,會讓遼國和西夏崩潰的。

稜堡就更是如此,稜堡的關鍵在水泥,只要把水泥抓在手中,就算他們學去,也只是勞民傷財而已,尋常的材料,改不了這麼高。

韓琦的眼睛越來越亮,這兩個武器,不但是劃時代的,改變整個北宋軍隊的武器,還不容易被對方學去,簡直是天賜大宋神器。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