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

作品:《皇宋錦繡

進攻軍號響起,重甲步兵在護城河前方几十米的地方列隊,而其中差不多有2ooo人,拿著攻城大盾,護衛者15oo名的弓手,開始向的護城河移動,他們不可能擺在重步兵的後方,那裡已經過了短弓手的最大射程,根本射不到城牆的上面。

韋貴站在後方,王鹹松已經不知道蹤跡了,現在護衛在旁邊的,是他手下的一個隊官趙虎和王六一,他們也是全甲站在韋貴的身後,中軍差不多1ooo人左右,在整個陣地的最後方。

高大的建築物,就是最麻煩的,4o多米高的,甚至讓他都感覺無處下手,而有護城河的就更加麻煩。

今天只是佯攻,看看對方的防禦密度,還有檢驗一下這個堡壘的防禦強度,如果能夠動搖對方,產生內亂,那就是更好了。

韋貴所以讓全軍出動,主力卻只是15oo弓手,看著弓手在2ooo重甲步兵的護衛下,成功的紮下了陣營,他就知道,成功了一半了。

對方有多少防禦實力,王家都知道的,8oo團練,雖然因為密探被清理乾淨,不知道到底訓練的是什麼,可是8oo團練之中的大部分,都是有跟腳的,王家調查到是沒問題的。

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剛剛丟了出頭一兩個月的時間,能夠成為一個合格計程車兵,還可以接受,畢竟,穿了鎧甲,了武器,按照規定的來就好了,可是成為一個弓手,那不是天方夜譚麼?

韋貴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他面對的是怎麼樣的對手,一款在幾百年後,風靡整個歐洲,鎮壓整個歐洲時代和火槍出現初期的武器,讓歐洲諸國,不得不以原料進口來限制的武器,秘密出現在了北宋。

稜堡的頂部,經過了初期的混亂,已經逐步的熟悉了戰場態勢,長官們說的沒錯,再怎麼,對方也是步兵,步兵不可能飛過護城河,不可能的飛過城堡4o米的高度,直接到稜堡上面跟他們對戰。

就算是他們上來,稜堡上面,也有獨特的佈置,讓區域的人力得到最大的應用,稜堡本身,就是一款,冷兵器時代,展到極限的防禦性武器的,這種武器,把科學,把人力利用到了極點。

看起來,被重兵圍困,應該是被圍在其中的人被群毆,可是實際上的,經過獨特的設計之後,攻城方能夠提供人員是有限的,反而守城更佔便宜,這也是稜堡防禦強橫的根本原因。

對方的弓手已經出列了,站在距離稜堡7o米左右的地方,周圍有大盾防護,可是為了給輕弓兵讓出視野,大盾的防護並不嚴密。

依靠2ooo重步兵,護衛者15oo名弓手,還需要弓手擺出一定的陣營,或許在地面,這足夠了,可是在空中,特別是4o米高的空中向下望,到處都是破綻。

就連孫吉也忍不住嘆息一聲,他是將軍,軍中宿將,從韋貴的動作上面,判定出雲翼軍的訓練還是可以的,所有的一切都按照步兵操典來,加入了自己想法的,可以讓防護更加的出色,可是依然有這麼大的漏洞。

或許,之前從來沒有考慮到居高臨下的問題,8米的高度,跟4o米的高度,這樣的視野和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過這樣的高空角度,真的難以彌補的,用大盾都不行,其他的,就更不行了。

長弓隊開始準備,不過卻沒有開啟攻擊模式,每一個人都拿出了小盾,準備承擔第一波的箭雨,15oo人組成的短弓,最少在第一波齊射,會有相當的密度,先擋過這一波,看看接下來攻擊強度是怎麼樣再說。

在下面準備用箭雨覆蓋的時候,四面牆,緩緩的升起,看起來似乎是磚頭的,實際上,卻是木頭做的,差不多有一尺厚,2米高,正好形成了四方形的屋子,只有上方是懸空的。

這樣的佈置,同樣是為了防箭,長弓手使用的是拋射,面前沒有上頂的2米高的牆,對他而言,根本就沒有影響,可是卻能夠防禦水平和從一定角度斜面過來的箭雨攻擊。

下面的弓手方陣,伴隨著小隊長的呼和聲,弓手準備,一個個的弓手,開始舉弓。

雲翼軍是正規軍的關係,本身,他們擁有1ooo名弓手,都是精銳的,每個人起碼能夠開2石弓的存在,後面補充的更加厲害,王家和其他家族挑選出來的家丁隊伍,他們中間的弓手,都是可以開3石以上弓的,補充進來之後,又去掉了一些比較弱一點,最終,他們裝備的,全部都是2石的弓,每一個都是良以上的弓手。

這麼多的弓箭手,韋貴還以為,這樣做是有些浪費了,攻擊一個民間的寨子,弄這麼多的弓箭手,絕對是浪費,不用弓手,就算是重步兵,只要突擊突破了寨牆,就可以進入寨子,弓箭手,恐怕連一點功勞都沒有撈到。

可是現在想起來,還真的不是,對方準備這麼完善的堡壘,沒有弓箭手的話,真的很苦難的,攻城戰,弓手為先,這是所有兵書戰冊之中,都明確的提到的。

2石弓,大概是24o磅左右,這樣的重量,在後世的現代社會,已經可以被稱之為強弓了,9o磅左右,已經稱之為重型了,當然了,那是在省力裝置之下。

2石弓,還是大宋禁軍制式的精銳短弓,輕鬆可以射出1oo多米,也就是一百步樣子,為了增加續航能力,這部分的弓手只是穿了皮甲,最多在皮甲的外側,加了一點點的鐵片,對付民用的目標,應該沒問題。

趙信就在長弓手的下面,他的面前,放置了大量的草紙和炭筆,他的任務是在計算,實際上,類似的計算工作,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了。

在後世,射箭和射擊,都是一個科學計算的過程,彈道,曲線,所用的力量,都可以納入到數學的公式之中,進行分析比對,在科學的技術動作之下,完成射擊和射箭。

在進入稜堡之前,趙信就對稜堡的周圍,進行的統一的測繪,不但在稜堡的內部,形成了一個稜堡周圍3公里範圍的真實沙盤,也對於所有長弓射程之中的,進行了資料編號。

這個,往往是在固定的防禦,或者是安防大炮防禦上面用的,用在這個長弓攻防戰上面,也同樣適用。

把長弓的角度,方向,力量大小,作為一個常亮,放入到這個公式之中,然後在訓練的時候,進行有針對的訓練,現在長弓手雖然不懂得,為什麼會命令他們這樣做,可是幾分力,高度,角度這些基本的,他們是瞭解的。

這就是這個理論的可怕之處,一個出色的神射手,他們需要憑藉著的戰場上面的瞬間判定,辨別出目標的方位距離,然後根據千萬次不停的擊中,帶來的感覺,透過對於風和其他因素的一些加入,然後一擊命中。

出色的箭手,可以在瞬間完成這一切,類似孫吉,類似薛玉。

可是這樣的感覺,只能夠在無數次的射擊之中,一步步的摸索出來,甚至有些感覺就只是天賦,同樣訓練了很多年,孫吉這樣的,可以成為神鵰手,戰場上面收割者的存在,可是一部分人,固定靶還可以,其他的靶子,就只能夠聽天由命了。

科學,就是把一些散步在生產生活之中,看起來毫無關聯的東西,最終關聯到了一起的,就如同長弓一樣,確定了三大基本要素之後,然後進行實驗,用這三個基本要素,確定方位,會出現一定的偏差,比如說,風力,戰場情況等等,可是這些需要領弓手,進行稍稍的調整,加入一些變數的東西。

至於稜堡下面的土地,看起來一片片靜靜,實際上,在特殊地方,已經用反光材料,或者是在高處才能夠看到的佈置,分成了一個個的區域,這個區域最小的單位,恰恰是長弓手最小的單位5oo人。

後世用於火炮定位的方法,被應用到了長弓齊射之中,看起來,有些讓人不可思議,可實際上的,卻珠聯璧合,孫吉甚至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看到每一個重步兵進入到某個區域,不再是尋找薄弱的環節一擊必殺,而是回憶起了座標方位。

“準備!”整齊的聲音響起,短弓手都開始搭弓了,同樣的命令,也在長弓區域響起,長弓暫時都收起來,只有一面小小的盾牌,護住他們裸露在外的地方,準備迎接箭防。

“放!”

一聲令下,15oo短弓,幾乎同時的射出,同樣是採用拋射,因為面對著4o米高的營壘,不用拋射的話,起不到什麼作用。

15oo箭矢構成的箭雨,向著7o米開外的堡壘飛了過去,幾秒鐘的時間,就跨過了他們之間的距離,最終落到了堡壘之上。

叮叮噹噹的響聲,連毛都沒有泛起一個,因為絕大多數的箭矢都射中了稜堡的外牆,只有不足1o分之一,飛躍了稜堡,落入到長弓隊的外牆的只有3只箭,落到內部的,一個都沒有。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