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

作品:《皇宋錦繡

25oo斤的肥皂,按照肥皂和香皂的比重,就算是加上了木頭盒子,他們的總體積,也不會過的5立方米,也就是說,大一點的馬車,就足以裝下來了,可以說,是體積小,價格高的東西。

特別是麝香皂,不但完美的融入了麝香的味道,並且也做了色彩的處理,迷幻紫色。

因為最初的麝香皂是沒有顏色的,畢竟,沒有專業的染料,要想給麝香皂塗上顏色,就不太容易,麝香皂成功之後,濃郁的香氣,讓人沒醉,也當得起一貫一塊的身份,可是苗遠無心的一句話,讓趙信改變了注意。

就如同做菜一樣,雖然大師一級的廚師,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用最普通的素材,做出來最精品的菜餚,比如川菜傳奇名菜之中的開水白菜,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精品。

可是就廣義上面說,還是用最上等的材質,最出色的廚師,加上色香味俱全,才是一般意義上面名菜。

麝香皂也是如此,作為目前苗家莊主推的,價格最為昂貴的一款肥皂,趙信當然不能夠留下一絲疑點。

功效,味道都出眾了,可是顏色也不能落下,在色彩之中,胭脂皂已經把亮眼的紅色給佔據了,留下來可以子選擇的顏色不多,紫色恐怕是不多選擇之中的一個。

紫色染料,趙信還真的知道,其中能夠拿到的不多,跟花有關係的,也就是幾個,在其中,趙信挑選出了一個,算的上是一味重要,葛根花,雖然沒有時間,再到保州去購買,就算去買,也沒不到很多,索性就直接透過卡牌系統具現出來。

只是新增一味染料,並沒有多費事情,葛根花居然跟麝香完美的組合,在麝香之中,帶著一股莫名的淡淡氣味,彷彿意境上面,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麝香如果是到了極致的奢華的話,葛根花帶著那一絲的幽香,卻代表這出塵的味道,如同畫龍點睛的一筆,讓麝香皂的香味,更平添一層。

沒想到無心插柳,居然也有這樣的收穫,不但麝香皂變成了亮眼的紫色,就連香氣也更上一層樓,趙信終於感覺,他有些太小看香氣這一道了,這其中混合對比,擁有著無限的可能。

難怪後世的頂級香水,會那麼的奢華,味道人人都聞得到,可是如何把這些味道混合起來,製作成頂級的香水,那就不是每一個人能夠做到的,甚至其中還列明瞭配方,可是配方的多少,先後,無數的可能性之下,代表著香味的極致。

趙信,不打算在香水和香皂這一個道路上面,繼續的深入,他只是把這個當成了一個賺錢的門路,而不是一條道,這樣的香水已經不錯了,麝香加入葛根花,點睛一筆之後,最終香皂的名字,也從麝香皂變成了紫羅蘭,美麗而充滿了異域風情的名字。

最終的定價上面,也顯現了出來,本身,麝香皂的定價,是99o文,差1o文一貫,現在紫羅蘭出色的效能,給了趙信巨大的底氣,最終,價格定在了1.8貫,也就是跟最頂級的澡豆一兩相同的價格。

雖然香皂的重量比起澡豆高的多,差不多隻有最頂級的四分之一,可是過45o文一兩的價格,也步入到了高檔的領域,最關鍵的是,成本只有6o文左右一塊的紫羅蘭,利潤高達3o倍。

東西不多,可是造價驚人,65o塊紫羅蘭,2ooo塊胭脂皂,14oo塊沉香皂,2ooo塊松香皂,還有近4ooo塊的肥皂,總價值過了3ooo貫,哪怕是現在,饅頭生意良好的前提下,也是一個龐大的數目,這才是5天成果,一個月生產起來,恐怕也是一個不亞於的包子鋪的生意。

銷售這些東西,引起了一定的爭議,在苗遠看來,這些應該是拿到大名府去銷售,那裡應該能夠取得更高的價格,更高的利潤,可是最終,在趙信的要求之下,最終選擇了保州。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大名府人生地不熟,而且還是王家的地盤,這一點,也得到了趙信的肯定的,暫時,趙信沒有打算賺很多錢,開啟肥皂,只不過是為未來做一個累積。

或許,保州對於過3oo文以上的香皂,消費能力不夠,可是松香皂和普通肥皂的銷量,絕對是讓人滿意的,最關鍵的是,保州也不是沒有碼頭的。

靠在海河的旁邊,幾條支流都跟海河相連,在中國古代,在沒有公路鐵路的前提下,水運是最為便捷運輸方式,整個宋朝,通暢的航道和達的商業,跟京杭大運河連通五大水系,有著巨大的關係,藉助著這個水系網路,整個北宋的精華地區,都可以透過這一條水系聯通。

趙信的目的也是如此,他們沒有能力把肥皂運作到大名府或者是汴梁,可是有的是識貨的商人,對於這一件產品,他也是充滿信心。

大批肥皂,悄悄的透過兩輛馬車,進入到了保州,開始了地毯式的宣傳,先,在所有可以洗衣服的地方,都有人在使用肥皂,沒錯,就是這麼無差別。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就跟後世的那種所謂的直銷來說,你說上一千句,都不如親自嘗試一遍,特別是效果出奇的好的前提下。

保州城內,絕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真正如同本鄉本土的村莊少了很多,隨便混入幾個拿著骯髒衣服的,根本不起眼,甚至一些熱心腸的大媽婦人們,還會告訴他們,不能這麼洗,油脂太多的話,可以先煮一煮。

煮一煮,甚至少許加鹽,這也是洗滌的辦法,普通的水溶液不了的物質,加熱或者是加入鹽,把水變成鹽水,就可以溶解。

可是洗不掉的油脂,大部分都是非親水性的,鹽水和熱水可以洗掉部分,卻不能完全洗掉,甚至鹽水還會腐蝕衣服,熱水也差不多,幾次之後,衣服就不能要了。

這是封建社會,這些人也是普通的農戶,他們可沒有奢侈到,衣服可以隨便扔,一個人幾百套,甚至是上千套衣服的程度,孩子的衣服是老大給老二,老二給老三,大人的衣服,往往最多一件出門衣服,剩下的,都是補丁老補丁的破衣服,那些積年累月的汙漬,反倒成為了另類的圖畫。

果不其然,在熱心大媽的介紹之下,這個婦人順勢拿出來肥皂,不是因為她銷售能力強,是因為肥皂的功效,也是因為肥皂使用簡單。

一個的誰都知道,很難清洗的汙漬衣服的,一個看不出來什麼,只是方塊一樣的東西,這麼簡單的漂洗之下,就洗乾淨了,這跟天方夜譚有什麼區別。

頓時引起了轟動,這個時間,還沒有所謂的假冒偽劣產品,騙子更少了,再說了,眼見為實的東西,肥皂這玩意不是騙人的,甚至在這些婦人的推波助瀾之下,他們也拿去用用的。

本就愛惜,不怎麼沾染灰塵的衣服,不但更容易清洗,以前不小心留下的積年累月的,汙漬也淡了不少。

這可不是出色了,那是神奇了,特別是婦人們有意無意的往饅頭店上面帶,並且告訴大家,這是賣饅頭的苗家莊的新產品,就在市集的一處店鋪之中銷售,一塊5o文,現在正在折扣,只要45文。

45文不是一個小數目,一個包子1o文,一個炊餅也是1o文,要在街面上吃一大碗帶肉湯水面,差不多要25文左右。

會在這邊洗衣服的,要麼是普通的城鎮居民,要麼就是富裕人家的粗使丫頭,前者手頭上面的銀錢不多,後者根本沒有自主權。

可是實實在在的效果展現在那裡,而且有聰明的,看肥皂的樣子,最少洗了七八件衣服了,這個肥皂一點都沒有少多少,保守估計,就是洗幾百件。

莊戶人家,需要洗的衣服不少,可是真正要用到肥皂的不多,一個45文價格不低,可是對於出門裝,還有上的檯面的衣服,用這個洗,可以多用很長時間,有時候,出門裝如果真的在關鍵地方髒了,那就真的不能用了。

一件上檔次的出門裝,跟一塊肥皂的價格,更別說,這個肥皂還能夠洗出門裝幾百次。

北宋的城鎮居民,手中多是有錢,跟在家務農不一樣,一年到頭沒有多少錢,可是城鎮居民,有時候,打個零工,就能夠賺到不少,一個炊餅1o文,真的成本就是1o文麼,哪怕沒有包子這些成本低,也能夠賺到不少的,更別說碼頭裡面的力氣工。

出色的效果,讓第一時間,肥皂的神奇名聲傳播到了整個城市,別說底層市民,就算是一些富裕的,也會購買一些,誰家沒有洗洗刷刷,雖然他們沒有必要給粗使丫頭的減輕工作的必要,可是誰不希望自己的衣服更乾淨。

肥皂算是一炮打響,很是引了狂潮,4ooo塊肥皂,才一天的時間,就銷售一空了,訂貨和要貨的層出不窮,雖然肥皂的利潤率不高,可是有的賺,誰不做啊,又不難,接下來,每天大概1ooo塊的產出,肥皂一直都保持者公佈應有的態勢。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