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

作品:《皇宋錦繡

天才壹秒記住『愛♂?說→』,

趙信專門為了住宅的擴建,準備了圖紙,他不是土木工程系,也沒有學過設計繪圖,甚至連畫都是畫的彎彎曲曲的,真的要畫出來專業的圖紙來,這些北宋的泥瓦匠們,也看不懂不是麼。

實際上,中國古代,也沒有一個標準的圖紙,就算是未來,鄭和下西洋的大船,只是一個稍稍繪製的基本樣子,沒有標準化,這或許是中國很多古代明沒有傳下來的根本原因。

古代工匠只是依靠言傳身教,就有很大的遺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加上一般的工匠,為了保證不出現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的慘狀,往往會留一手,有時候,到臨死前,會教下去,有時候,乾脆急病下來,把這個秘密,徹底的帶入土裡,幾次三番之下,中國本身在歷史上出色的技術,變得失傳了,或者是幾百年後,被天才們,用其他方法開出來,冠以其他的名字。

有時候,研究歷史的趙信,翻開一個個曾經久負盛名的明,比如說,麻鋼,比如說唐刀,這些在唐代就已經大名鼎鼎的鋼鐵,哪怕是流傳下來也好了,不至於到近代的時候,連鐵都不過關,更別說鋼了。

這樣的明,不止一個,幾次三番,幾經輪迴,再加上朝堂更迭和一些不作為的皇朝,最終,在近代,徹底的落後,被狠狠的教訓了一頓,中華民族現身到了百年的屈辱之中。

圖紙雖然花的簡單,可是所有的一切,都在趙信的腦子裡面記著,他主要研究宋代歷史,可是關於宋代,甚至是之前之後的中國世界史,還是要涉獵的,甚至因為愛好的問題,經常去一些網上的軍事和歷史論壇,討論一些關公戰秦瓊的話題。

長弓就是在一個軍事論壇上面萌芽,並且最終成為愛好之一的,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

防禦,說白了,就是給進攻方製造障礙,這個障礙越多,防禦強度也就越大,到了小規模的戰術上面,就是利用獨特的防禦,造成區域優勢。

沒錯,戰爭說本質,就是一個數字的遊戲,最初,只是人數的優勢,之後,擴充套件到訓練,裝備,士氣等諸多的方面,可是一般而言,把所有的加在一起,有優勢的就能夠戰勝,這是最簡單的道理。

守城,沒有野外攻防那麼多的路數,甚至因為城防的幫助,士兵素質訓練等諸多方面,都可以忽略,只用做簡單的加減法就可以了。

依靠著後世瀏覽無數軍事網站的一些大略的印象,再結合著這個原則,對於苗家莊大宅的魔改計劃,就順利的出爐了,還是那種喪心病狂的魔改。

在趙信幾經易稿,最終確定的圖紙之中,主宅的面積會擴大4倍,從現在3o多畝,變成12o畝,幾乎佔據了整個苗家莊的七分之一。

增加了四倍的面積,除了住宅旁邊預留的區域之外,還包括了一大片的民宅,主宅附近,因為靠近主宅,主的都是地位較高的,比如,苗遠的宅子,還有一些村中德高望重的。

他們的宅院較大,擴大9o畝左右,只是牽扯到了4o多戶的,平均每戶會有2畝以上。

對於他們的安置,趙信也早就做出來了,會在苗家莊一側的一塊17畝的空地上,興建一批兩層小平房,這些在後世中國,城中村之中常見的兩層小樓,在這個時代,卻是高階的代名詞。

平整的平方,兩層的小樓,就面積上面的,提升了不少,之前用瓦,原因很簡單,黃泥漿的強度,不足以支撐平房,更不足以支撐整體的結構。

必須要用橫樑,磚瓦等,所以,大部分的建築,往往都是一層,兩三層的就很少,除非是如同塔,摘星臺這樣的東西,跨度較小,反倒是可以用一些東西來替代,比如木質的結構。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平房,不但質地更加的結實,而且外觀也相當的美觀,這是他們建立起來的根源,至於他們同意不同意,有苗遠在,他們又只有4o多戶,只要做好工作,沒問題。

當然了,12o畝不可能全部都是建築,這個太大了,整個最主要改動的,還是原來主宅,旁邊的這些,會做一些零星的設計,比如說,會修建一些高大的炮樓碉堡,作為外部防禦,其他的,則是視野。

視野很重要,如果說,在密集的主宅之中,豎起一個二三十米高的碉堡,如果旁邊的房子有4米,等於說,碉堡憑空就被消減了4米,這等於是無用功,再加上這些宅院,可以拆下來,作為工程器材的彈藥,不用去開採石頭之類的,也不利於防守。

沒辦法,總不能把所有的都拆掉吧,趙信眼下,不太可能,在外面修建防禦性建築,在民團已經透過,考核就在幾天之內進行的檔口,想來王家肯定會來監控的,修建主宅,哪怕稍稍高一點,在苗家莊龐大的映襯下,只要不是到了近處,不太可能知道的,在外面,太顯眼了。

關於拆遷的事情,一找到苗遠,苗遠就欣然同意,他是第一個做出榜樣,先的搬出了自己的宅院,先到一處平房擠擠,古代,森嚴的等級觀念和苗家莊的歸屬,最終推動了這個拆遷行動的順利進行。

從3o多畝,拓展到了12o畝,這就是一個可怕的動作,更別說,趙信還準備把建築面積擴張數倍的,要知道,之前只是6米高的城牆,加上內部建築物並不是特別密集,現在,整體稜堡化,最少也是的3o米高,這就多了5倍,各種的房間和建築,也密集了起來,只有密集,才能夠抵擋住高強度的攻擊。

密集的圖紙,看的所有人都眼暈,使用的材料,當然是水泥,水泥的出現,解決了建築上面最關鍵的問題,在水泥的產量暫時不穩定的前提下,會提供一部分的水泥,用於加固整個苗家莊的防禦。

看不懂圖紙,可是趙信所說的工程,孫吉是知道的,對於此,孫吉當然不會反對,是目前的水泥墩子,可以看出來,這個水泥的功效非常的卓著,可是有些東西,不親自的實驗實驗,怎麼能夠驗證它的強度呢?

走過戰場,清晰知道,防禦對於一場戰爭重要作用的孫吉,永遠都知道,只有親自去嘗試,才能夠試試能不能,一些看起來華而不實,實際上卻敗絮其中的,比比皆是。

一個小小的水泥墩子,又能夠證明點什麼,只有真正的變成了城防,才能夠展現它的強度。

他欣然同意了趙信的要求,哪怕從內心深處,他覺得這樣做,是沒有多少必要的事情。

可是趙信想要,而且苗家莊也有這個錢,就連苗遠都不怎麼在乎,他還能夠說什麼的。

本以為是要說服,沒想到這麼容易,趙信還是沒有從他的地位上轉變過來,這是封建社會,是地位懸殊的封建社會,趙信的公開身份,又是苗家莊的四少爺,也就是說,從他來到之後的,苗家已經把苗家莊的一切都交給了他。

如果他想要,把苗家莊都給拆了,都沒有什麼問題的,只要趙信能夠安撫住這些苗家莊的村民,就可以做。

現在,只是在大宅之中動手腳,大宅之中完全都是趙信控制,他只是區域性的改裝,而不是徹底的推到重建,只是增加一些箭塔之類的,甚至連院落的主體結構,都不會有太多的改變。

在趙信圖紙的魔改之中,先就是外圍,院落的城牆不低,也是雙面磚,高6米以上,還有一些箭塔之類,用於防止土匪,或者小規模的軍隊,這絕對夠了,高大的院牆和箭塔,足以讓3oo以下的正規軍,在這個宅院面前,飲恨當場。

可是雙面磚的院牆,在工程器材之下,太廢了,不用說衝車這種玩意,幾個人拿著一根巨木,就能夠把他衝開了。

既然是城防,那麼1.5米厚,其中還有一定空隙,總厚度過了5米的院牆,是要用,這就意味著在整個院落的最外圍,興建5米厚的城牆,這個城牆會轉一個圈,徹底把原來大宅的位置給圍起來。

以原有牆壁為基礎,最外圍大概高2o米,這算是整個繪圖之中,最簡單的,實際上,以後的大宅,就會徹底的變成堡壘,在2o米高5米厚的院牆基礎上,然後分成了不停的階梯,一層層的增加到內圈3o米,大概是分成了3層。

這已經是一個簡單的稜堡的架勢,2o米高的城牆,本身在這個時代,已經是相當可怕的一個防線了,要知道,連汴梁那樣的級要塞,城牆高度才8米,加上上面的箭樓,女牆之類的附屬物,也不會過15米,這麼一個城牆,立馬就翻了一倍,可以說是魔改的喪心病狂的。

這還不是魔改的最可怕的地方,2o米高的城牆,只是整體防禦的一部分,讓攻擊者不是那麼容易的接近,也不容易突破,真正可怕的是越過了城牆之後,哪怕只是有幾個圖紙,哪怕只是趙信簡單的說一遍,可是看過了圖紙之後,在心中浮現,久經戰陣的孫吉也未免不寒而慄,這是防禦麼,這簡直是無處不在的惡毒機關啊。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