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

作品:《皇宋錦繡

包子成本沒有那麼高,苗遠的演算法是錯誤的,包子使用的更多的餡料,再加上包子的大小也比饅頭小,使用的麵粉和泡劑的數量,也都少的多,差不多有饅頭的三分之一左右,加上人工和麵粉的成本,這方面的價錢大概是原來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半文左右。

餡料上如果進入市場之後,還節約的部分以進一步的壓制到2文左右,整個包子的成本,最多也就是2.5文,這樣的話,1o文的話,就有7.5文的利潤。

別小看這個利潤,這代表這三倍的利潤,一份的物資,獲得四倍的毛利,然後扣除其他的各類花銷,利潤率驚人。

饅頭是一半的利潤,包子卻可以達到四倍,這並不是開玩笑,而是本身的特點決定,包子新增了肉,肉在北宋,在大部分的封建時代,都是稀缺的物品,每天吃上肉,對於底層的民眾而言,是無上的享受。

包子不但有肉的,同樣好吃,沒有了饅頭酸澀的味道,也沒有了豬肉的腥臊,加入了一部分的肉凍在其中,一旦蒸籠開了,裡面就會有一股成為油脂的東西,這玩意,才是包子味道的根本

看起來1o文一個肉包子,要高於一斤米的價格,一斤米才7文左右,不能這麼算的,在北宋,肉類的價格,遠比普通的糧食要高的多,一般的前提下,普通的莊戶人家一年能夠吃上一兩頓肉,已經算不錯了,跟肉有關的東西,價格都非常的高。

1o文一個非常的廉價,這個價格就非常有競爭力,最起碼在保州,可以橫掃一切跟夾肉有關的炊餅和其他的麵食,甚至連肉絲麵這種,最普通的,只有18文飲食,也會受到不小的衝擊,肉絲麵之中,才多少肉,細細的幾根,可是包子餡裡面,幾乎看得到,滿口流香的。

看著趙信和苗遠,在簡單的一五一十計劃著,孫吉等人也是有些聽不懂,好在,他們從資料之中,聽明白了一點,那就是,這又是一個賺錢的生意,一個比饅頭更加賺錢的生意。

1o文一個,不便宜,卻也不貴,北宋的收入相當的不平衡,普通的莊戶人家,拿出來1oo文,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可一些的在碼頭或者貨站攬活的,他們因為體力活,一天的工作7o-1oo文左右,一天幾個饅頭的和幾個肉包子,是吃的起,更別說那些軍漢,他們才是主力。

吃過飯後的趙信,好好的給苗遠上了一堂營銷課,市場和目標。

饅頭可以獨家,包子就不必,個人的力量再多,也無法跟大眾相比,跟饅頭這樣純粹的主食不一樣,包子可以作為席面上面的麵點。

席面上,上一點饅頭的話,出饅頭不吃菜,那就影響,可是包子無所謂,少一點,也算是一個特色的,這樣的話,只要小路開啟,就可以從銷售,轉變為供貨。

相對於饅頭,包子的銷量應該會更大,一個人可以吃3個饅頭,就能夠吃五六個包子,再加上保州獨特環境,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吃到包子,這就是一個比饅頭更加龐大的銷量。

幾個人對於包子的評價,特別是趙信的講述,讓苗遠充滿了信心,第二天,苗起專門組織了4oo人做包子,加上原有蒸饅頭,數量過了14oo人,因為老面制約的關係,一共完成了2.1萬饅頭和7ooo個肉饅頭,總量不變,可是質量卻提高了。

作為嘗試的,說實話,相對於的普通的饅頭,肉饅頭賣相更好的,在去掉了的豬肉的腥臊的,去掉了面的酸味的,整個包子的味道相當的好,肉以肥為主,在經過了簡單的調整之後的,味道很是適宜。

昨天的饅頭已經在保州創下了不小的名頭,今天,很多昨天沒有嚐到的,聞名而來,看到不但有的饅頭,包子也不錯,味道很好,一個最起碼3兩以上饅頭,皮薄餡大,裡面還大部分都是肉餡,一口吃下去,滿口留香。

對於封建時代來說,味道主要都是脂肪提供的,脂肪會提供天然的香味,除了少部分用的海帶等提鮮之外,就沒有使用過其他的味道了,好在,對於一般人而言,1o文一個大肉包子,比較廉價,在大部分的城市之中的,一碗素面,也不過是1o文到8文之間,只要加了一點點的肉末的肉面,起碼要12文到15文之間,大一點的飯店甚至過了25文。

在嚐了肉包子的味道之後,第一個吃螃蟹的出現了之後,咬開包子,當封鎖在包子內部的香味逸散開來,立刻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掀起了購買狂潮。

也有人注意到了是豬肉,可是這個豬肉跟其他的豬肉完全不一樣,完全沒有那種豬肉的腥臊的味道,反而帶有一種特別的肉香的,這就憑空加強了包子的銷量的。

當同樣2.1萬個饅頭和7ooo個肉包子,全部賣完,特別是包子,賣的更快,比起饅頭賣完的更早,甚至一些晚一點得到訊息的,還意猶未盡。

昨天一天時間,銷售了7萬個饅頭,總銷量在18o貫左右,可是今天,總數加起來才2.8萬個,饅頭的總銷量在57貫,包子只有饅頭的三分之一,總銷量卻達到了7o貫,肉包子銷量更在饅頭之上。

最關鍵的是,一個肉包子幾乎可以賺到7.5文,也就是說,接近54貫利潤,過了7成,兩樣的利潤加起來得,一天居然可以達到7o貫,三分之一的包子,同樣在淨利潤上面,碾壓饅頭。

就算是孫吉也動容了,禁軍士兵,一月2.5貫錢,6o升糧,當然了,最近有醞釀,伴隨著糧價的上升,會提升到3貫左右,一個上午的時間,就7o多,一個月最少在4ooo貫,這相當於2個營禁軍的全部軍餉,這還只是一千多婦女和普通人的勞動量,果然是點金手。

這點算什麼,趙信淡淡的笑了,中國的餐飲文化,源遠流長,別說是後世看過無數的美食類欄目,就算是家常小菜,在這個時代,也是不傳之秘。

宋朝已經有了炒菜,可是那只是針對汴梁的幾座最著名的酒店,炒菜還是廚師的不傳之秘,可是後世炒菜幾乎是人人盡職的,哪怕是略懂廚藝的而普通廚師,都能夠做幾個家常菜。

哪怕是西紅柿炒蛋這樣的簡單菜餚,在這個時代,恐怕就是樊樓,或者是其他知名酒樓的的不傳之謎了,不過西紅柿這個時代似乎沒有,黃瓜是有,以黃瓜為主要材料的木須肉,應該會個非常暢銷。

諮詢時代,知識可以透過無數渠道,進行傳播,趙信看過舌尖上的中國和一些美食欄目,一些在後世都算是不傳之秘的,在這個時代,更是點金手,可以換到無數的金錢。

如同祛除肉的腥臊一樣,那是曾經臺灣圈子裡面,流傳的關於豬肉的處理方法,既不會如同過水法,讓豬肉經過加熱凝固,改變它的結構,有可以很完美的去掉豬肉血性的,讓豬肉在保持著生的前提下,又沒有腥臊之味。

這樣的方法,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卻是頂尖廚師不知道多長時間,才摸索出來的東西,哪裡簡單了。

如果趙信真的想的話,哪怕憑藉著現在,趙信手中掌握的這些菜譜,就能夠創造出一個保州的樊樓出來的,一些秘製的菜餚,絕對可以讓周圍的客商,官宦和大家族的貴族吃的是流連忘返的。

只不過,這沒有意義,一家酒店的開設,不是味道這麼的簡單的,打個比方吧的,按照薛玉所說的,這個包子的口味,跟樊樓的包子,不錯上下,可是為什麼樊樓的包子可以賣到一貫一個,而這些包子,最多也就是1o文錢,想要到2o文都不可能。

口味上真的有那麼大的區別麼,更多的其實是廣告效應,這就是品牌效應,要想達到樊樓,不,應該是整個保州第一的程度,需要作出的努力很多,菜品的出色只是一個方面。

文化氛圍,裝修,吸引人的眼球,最後才是菜品,味道一說,眾說紛紜,好吃的東西,應該是工人額,可是一定程度,也有一定的好吃,到了一定檔次之後,包裝和名聲,已經成為了重要的體系。

這一個上午,除了銷量巨大,讓苗遠笑得合不攏嘴之外,趙信特別的提點過,苗遠在保州成賣的時候,專門的留意情報的收集。

軍隊之中,沒有太多的問題,也沒有所謂的流言蜚語,更多的只是一些家長裡短的小事。或許,真的沒有開始,這種可能性很打。

影響一個忠於大宋的禁軍反叛,不但需要中級以上的官員的配合,也需要的不短的時間準備,看樣子,現在對手還停留在尋找合適的中級,甚至是高階軍官的身上,只有活動了這一部分人,才能夠進而影響其他,想來,一切還沒有開始。

趙信專門讓苗遠注意的韋貴,也沒有太多的訊息,只是知道,韋貴是雲翼軍的巡檢,在雲翼軍之中,威信不低,屬於是最重要的幾個軍官之一,其他的訊息,或許因為時間短的緣故,還不多。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