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

作品:《皇宋錦繡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苗遠就起來了,所有人之中,他是最為激動,一個可以改變苗家莊命運的大生意,可能對於趙信而言,要萬貫才是起點,對於普通的莊戶人家,多上幾十文錢,已經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了。

趁著天黑出門,摸到了曬穀場,新的蒸鍋還沒有到位,甚至為了蒸饃專門搭建的房間也沒有建起來,只有選擇村子之中最為寬敞的曬穀場。

早在昨天下午,各家各戶的蒸鍋已經集中到了曬穀場,大小不一,形態各式,整個下午和晚上,苗遠都在協調,讓蒸鍋擺放的更為合理,除了個最重要的蒸鍋之外,還有案子,水缸之類的東西,這也東西也是蒸饅頭的必需品。

4o斤純鹼粉末,也按照趙信的要求,準備混入到大量的水之中,其中一部分已經在昨天,加入到了面之中,另外一部分,則會在今天揉麵的過程之中加入。

在苗遠抵達曬穀場不就,66續續就有人來,這是苗家莊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景象,以前恐怕只有麥收的時候,村民們這麼積極,卻不會這麼早。

苗遠打心底裡感激趙信,從四少爺來了之後,苗家莊一切都向好了,他不知道那個長弓隊到底有什麼作用,只用他出人,又不用出錢,每一個長弓隊員都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身處在遼宋交界的地方,遼國幾十年的時間,都沒有入侵過保州,居安思危,村子裡面歲數稍稍大一點的,都知道幾十年前,北宋剛剛成立的時候,遼人有多麼的兇猛,幾十年前的澶淵之盟,可是在澶州打響的,那已經深入到河南腹地了,整個保州,河北,甚至連大名府,都已經失陷了。

遼宋兩國自澶淵之盟開始,少動刀兵,並不代表不動,多一點武力,村子裡面,也多了一點保證,少量的悍匪,甚至連遼國的草谷滲透,都不是問題了,一個都多一點的正規軍,固守苗家莊,足以抵擋3倍以上的敵人了。

遼國的草谷滲透,不可能派遣大軍的,兩三百號人已經是極限了,哪怕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又不是花苗家莊的錢,苗遠沒有明確的支援和反對。

相對於理解不了的長弓隊,趙信為了組織這個長弓隊,給的很多的福利,這些是實打實的。

來的時候,帶來的大部分的軍馬,留下的12匹軍馬,其餘的都被苗遠牽頭賣掉,得到的錢,直接的換成了上百頭大型牲口,這些還沒有全部到位,可是對於苗家莊的提升已經相當的明顯了。

一個牲口可以替代兩三個人力,特別是針對開荒而言,沒有牲口的,選擇人力開荒的,是沒辦法,沉重的勞動,就算是壯勞力,也未必支撐的下來。

苗家莊是遠近聞名的富裕莊子,算的上開墾比較多的,可是多是集中在水源的附近,其他稍稍遠一點的地方,是沒有開墾的。

保守估計,苗家莊附近的荒地,最少也有3萬畝左右,只是把這些荒地開墾出來,哪怕是畝產只有幾十斤左右,就足以讓苗家莊更加富裕。

對於莊戶人家來說,糧食是根本,哪怕再多的糧食,也不嫌多,沒有豐年的儲備,那裡有荒年的度過,從十年前開始,北方的氣候就變得不太好,苗家莊有兩條小河經過,還好一點,一些缺水的地方,已經開始絕收了。

實際上,大部分獲得耕牛的家庭,已經開始了開荒,先就是靠近苗家莊最近的地方,接下來,就是邊界,預計會投入上百頭大型牲口和最少4oo人,按照每一個人力平均15畝的數字,今天就可以增加近萬畝。

如果說,這些只是對糧食,對農業上面的提升,現在趙信拿出來的生意,才是改變苗家莊的根本所在,農民們都不傻,他們從這個饅頭的口感和大小上面,可以分辨出這個饅頭是不是暢銷了,這種前提下,他們也拿出了全部氣力,做好這件事。

在苗遠起床之後,昨天選定的曬穀場,66續續集中的不少人,一部分還不是被選入到蒸饃的人員之中的,他們的心中都是包含著希望,這是賺錢的機會,也是改變他們生活的機會。

面的好不好,是關鍵,苗起看到有人來了之後,找了幾個最熟悉蒸饃的婦人,負責檢查面,都是村子裡面的面的一把好手,這一次面的過程,耗費的時間較多,在趙信的提點之下的,用熱水壺來保溫,差不多四五十度的溫度,促進了面的酵,現在,都是比較出色的程度的。

一個個的檢查完畢,就是和麵和做饅頭的過程了,一個人平均才5o個,對於熟練工來說,這不算什麼問題,忙乎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所有的蒸鍋都上籠了,熱水被木柴加熱,煙氣升騰。

如此熱鬧的場景,在苗家莊,還是第一次,

趙信其實也來了,他只是遠遠的看著,沒有走到近前。

說實話,他沒有多震撼,後世的人口更多,一些以人為主的記錄,在國外是異常艱難創下的,中國人只要想,隨便找一些組織者,就能夠分分鐘破掉,萬人舞蹈,萬人太極拳,甚至大型歌舞表演,苗家莊這才多少人,還不是那麼的整齊。

趙信更加註意的,其實是這些民眾沒有注意到的東西,苗家莊的主要的燃料還是木材,一部分是撿到的一些枯枝落葉,另外一部分,則是開出來的木柴。

使用木柴燒火,是從最早到火誕生的時候,就開始利用了,到處都是樹木,木柴是最容易得到,這樣浪費太多了,木材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長弓的出現,註定會讓長箭的數量激增,不同於箭頭和尾翼,箭桿的位置是最沒有技術含量,大部分木材都可以使用,這樣算下來,木頭還是應用到最適合的地方好了。

中國是產煤大國,煤炭利用的歷史可以追述到青銅器,甚至更早的時代,甚至保州附近就有煤礦,把蜂窩煤弄出來,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燃料,節約,熱量高,製造起來也不麻煩。

趙信想到這裡,忍不住自嘲的搖搖頭,想這麼多幹什麼,穿越者的見識之中,可以被做出來的很多的,饅頭是這樣,肥皂也是這樣,蜂窩煤同樣是,不用蜂窩煤,在燃料問題上,塊煤更好,在大規模的生產饅頭的前提下,只要蒸箱夠大,塊煤更方便。

接近一個小時的蒸饃過程,是較為漫長的等待,可是包括蒸饃的,還有過來看熱鬧的村民,上千人都聚集在曬穀場上,他們不是說沒有交流,小聲的說這話,可是精力的重點,都集中在蒸鍋上面,這是寄託了未來希望的蒸鍋。

說實話,哪怕每天15o貫,平均到每一個村民身上,也不會過5o文,可這是活錢,源源不斷的活錢,莊戶人家不同於出外幹活的,吃自己的,住自己的,耗費很少,幾百文的活錢,就能夠幹很多的事情,小到針頭線腦,大到衣服家用,一年到頭,可能就是緊著這麼多錢了。

現在,足不出戶,只要付出勞力,可能每天都能夠賺十幾文,甚至是二三十文,這對於城市打工或者是在運河上面搬運的,不算很多,對於莊戶人家來說,這一點都不少,當然是乾的熱火朝天。

漫長的等待之中,一鍋鍋的饅頭新鮮出籠了,苗起帶著幾個婆子,一鍋鍋的檢查,主要是品質,昨天只是一兩千個,今天卻是3萬個以上,萬一品質沒有控制好,砸鍋了,那就麻煩大了。

每一鍋隨機的挑選一兩個,進行品嚐,一兩千個饅頭而已,現場差不多近千人,就當是享口福了。

結果讓人滿意,今天饅頭的質量,似乎比昨天晚上更好,似乎更甜,也更柔和了,饅頭也更大了。

這是當然的事情,昨天使用的,只是泡液,趙信只是估摸的濃度,今天,使用的是純鹼粉末,精確了用量,每一斤的使用量比昨天稍稍的多了一點,更多的二氧化碳,更少的酸性殘留,必然會讓蓬鬆度和口味上升。

每一個吃到饅頭的,都是同樣的激動,他們昨天只是嚐了一小口,甚至沒感覺到什麼,就吃掉了的,現在整整一個饅頭,他們可以細細的品嚐,熱騰騰的饅頭和口味,讓他們對於今天充滿了信心。

苗家莊之前只有七八輛的牛車,現在,集中了大型牲口的話,都改成了馬車,3萬個饅頭,為數不少,七八輛車,勉強容納的下,可要怎麼弄到保州。

苗家莊距離保州,還有3o多里,馬車可能要小半個時辰,才能夠抵達,饅頭是熱的好吃,特別是這些饅頭,冷了比之前的口味好,卻不是那麼的明顯,小半個時辰的時間,這些估計全部冷掉了,到時候怎麼賣?

難不成,還要在保州租個房子,把冷饅頭送到保州之後,再透過蒸鍋,加熱之後來賣,這不是不行,這等於重複勞動,甚至耗費的人力物力,一點都不小。

運輸問題,這個從來沒有考慮到的問題,卻成大麻煩了,苗遠的臉色有些古怪,呆呆的站在馬車之前,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無數念頭在他的心中閃過,可是無一例外,全部是耗費巨大,饅頭本身的利潤不低,可是如果加上這些解決方案,說不定就從一個廉價的產品,變成一個昂貴的產品,哪怕依然能夠風靡,卻怎麼也達不到之前的高度。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