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四章 軍議(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哼,這些嚶國人搞小動作的習慣還是改不掉啊。”

總統府的大會議室中,軍部的緊急會議正在召開。

要是在以前,董書恆就直接下命令了。

但是現在他在給復興軍樹規矩,一切事情都要按程式辦。

軍事上的決議必須要經過軍部集體討論決定。

而且有了無線電報之後,無論事情生的有多遠,軍部都能夠第一時間獲取訊息。

董書恆在軍部設定了值班制度。

建立了復興軍的緊急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中一直都有一名軍方大佬坐鎮值班。

“總統,這次事件對剛剛成立的大明國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整個海灣的北方几乎全被毀了。我們在南岸的軍事基地建設也要被耽擱幾個月的時間。”剛剛回到國內自己副總參謀長位置上的彭玉麟介紹道。

“我覺得敵人雖然退了,但是這件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必須要給嚶國人一點顏色看看,不然的話,今後我們在東非的基地將不得安生。”作訓部長馬宗武道。

基地的建設是由他們作訓部負責完成,工程兵部隊隸屬於作訓部管轄。

現在他的兩個工程兵部隊因為戰爭一下子轉成了守備部隊。

趙大志將自己手下的112師全都給拉到前線去了。

南邊的大明城基地還有一些戰略要地就只能交給工程兵們守備。

趙大志沒有直接放過這夥貝都因人的意思,尾隨著他們一直追到了拉赫阿依圖蘇丹國境內。

這下復興軍算是掌握了足夠的證據。

趙大志開始屯兵在拉赫阿依圖蘇丹國的南部邊境。

拉赫阿依圖蘇丹國這下子荒神了。

他們就在塔朱拉而邊上,可是知道復興軍的戰力的。

而且他們的漁船和商船經常要透過曼德海峽,經常能夠見到第二艦隊的戰艦。

那些鐵甲戰艦,隨便拉出來一艘就能夠滅掉拉赫阿依圖蘇丹國的所有海軍。

此時的拉赫阿依圖蘇丹國相當於後世厄利垂亞的南紅海區,這是沿著紅海的一條丘陵地帶。

氣候宜人,其東南部的阿薩布港守這曼德海峽北部入口。

位置上非常重要。

原本這個附庸於埃及阿里王朝的小蘇丹國對復興軍非常的恭順。

復興軍出於低調的目的,也沒準備動他們。

但是現在這個拉赫阿依圖蘇丹國自己不開眼,那就怨不得別人了。

趙大志沒有立即採取行動,一方面要等國內的命令,另一方面的也是在等待援軍的到來。

復興軍在錫蘭和次大6上還駐守著十幾個師呢。

“總統,馬部長說的對,原本我們並不想在東非投入過多的兵力,無非是擔心在那裡開啟一場大戰。這樣會拉長我們的補給線。”

“但是現在,我們已經穩定了整個印度洋地區。印度洋北部沿岸的國家也基本上加入了我們大華夏圈的體系之中,此時即使是在東非地區展開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對我們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彭玉麟回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他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任總參謀長,在軍部中負責的事情也比較多。

他本就是從次大6回來,對復興軍在印度洋的情況也比較瞭解。

再結合復興軍本土現在軍費情況。

彭玉麟覺得復興軍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畢竟在之前與嚶國人的戰鬥中,復興軍調動的是整個大華夏圈的力量。

比如在次大6,軍隊的主力還是次大6的軍隊。

比如阿米利亞的戰爭中,也是東華帝國擔任主力。

復興軍付出最大的是海軍。另外就是提供了大量的軍火和後勤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