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五章 初次碰撞(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說實話,亞伯拉罕並不是很喜歡斯科特將軍。

這個老頭身上的貴族作風很濃,喜歡誇誇其談。

他更像是一個南方人。

不過現在的聯邦軍隊嚴重缺乏領兵的將領。而斯科特將軍在軍官階層中非常有威望。

只有啟用斯科特將軍擔任總司令,才能夠籠絡住一批指揮官。

相比於斯科特將軍,亞伯拉罕更喜歡性格堅毅、執著、內斂的格蘭特將軍。

只不過格蘭特因為妻子的緣故,家中還豢養奴隸。這讓他的個人立場受到了輿論的抨擊。

現在的亞伯拉罕對於戰爭的勝利還充滿著信心。

他相信戰爭最終還是實力的對抗。

現在華盛頓已經集結了一批軍隊,他們很快就會向南方進攻。

此時,皮埃爾·博雷加德將軍已經率領軍隊攻佔了薩姆特堡,聯邦在南方的勢力已經完全覆滅。

而守衛薩姆特堡的羅伯特·安德森在6軍學院作為教官曾經教授過博雷加德炮兵課程。

內戰使得師徒之間兵戎相見,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約翰·巴富德出身於美國曆史最為悠久並有顯赫貴族背景的巴富德家族,他祖父在獨立戰爭時期曾在羅伯特·李的父親亨利·李的騎兵團裡服役。

作為一個南方奴隸制莊園主的兒子,巴富德在國家面臨分裂時陷入了兩難困境,經過反覆思考。

巴富德正式宣告“我,約翰·巴富德,是米利堅合眾國的一名上尉,我以此為豪也要繼續保留這個稱號。”

從此,巴富德與他歷史悠久的家族決裂,投身到解放奴隸的偉大事業中直到病故。

溫菲爾德·斯哥特·漢考克在6軍學院讀書時結識了羅·阿米斯達,兩人成為摯交,以後他們又在拓疆戰爭中一起出生入死,友誼進一步加深。

但當戰爭來臨時,他們卻無法置身事外,漢考克必須忠於聯邦,而阿米達斯也不能背叛他的家鄉,兩個在拓疆戰爭中的好朋友就這樣被內戰分開了。

直到阿米達斯戰死,他們都再沒有見面。由於交戰雙方的中高層指揮官大都是6軍學院畢業的。

所以後人評價說6軍學院生輸掉了這場戰爭,也贏得了這場戰爭,他們打的敗仗與勝仗一樣多。

在會見了各級將領之後。

為振奮北方的民心,亞伯拉罕在議會上作了一次出色的演講為聯邦政府的行為正名。

演講中他談到自己是如何從道德以及歷史意義上理解這場南北之間的戰爭。

他先要求各州向政府提供四億美元和四十萬士兵,他說“這筆錢對那些似乎準備捐出全部財產的人來講,尚不及他們所擁有財產總額的二三十分之一。”

他暗示要是南方勝了,那麼很多人的財產可能都會保不住。因為奴隸主對土地的貪慾是無止境的,

他說“國家當初是花錢買下了這片土地,南方才得以在那裡建立了家園的。而如今,他們要脫離聯邦卻連一個子兒也不拿出來,這公平嗎?”

他從南方新制定的憲法中總結出了南北兩派之間的區別“我們的對手已經透過了一部《獨立宣言》,其中刪去了傑弗遜‘一切人生來平等’的字樣。為什麼呢?他們還透過了一部臨時憲法,在其前言中,他們刪去了‘我們,合眾國的人民’這句話,與華盛頓所簽署的老憲法的前言不同,代之以‘我們,各個有主權的獨立州的代表們。”

從中他總結了這場戰爭的本質“在聯邦這方,鬥爭是為了在這個世界上儲存這樣一種政府的形式和實質,它的主要目標是改善人的生活環境,從一切人的肩頭卸去人為的重負,為一切進行高尚的勞動的人掃清障礙。”

“我們人民的政府經常被稱作是一種嘗試。現在我們的任務在於,有效地維護政府,使它能抵禦內部強大勢力想要推翻的企圖。”

“我們必須向全世界證明,能夠公平選舉的人也完全有能力平定叛亂,我也必須向全世界證明,選票是槍彈的合法繼承者,一旦選票公平地,符合憲法地做出了決定,就不允許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再次使用暴力!”

“這樣,我們就可以向世人證明,凡是透過選舉無法得到的東西也無法透過戰爭獲得;這樣我們也就能讓世人明白,動這場戰爭的人是何等愚蠢和狂妄!”

亞伯拉罕還論述了資本與勞動的關係,“但事實上,資本和勞動之間並不存在他們所設想的那種關係。也沒有哪個自由人會去終身當僱工。這兩種假設以及所有由此而得出的結論都是無稽之談。”

“勞動先於資本,資本只是勞動的產物,如果沒有勞動,就根本不可能有資本。勞動出了資本,因而應當比資本得到更多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