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八章 戰場狙擊(第1/4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李少荃接下來又與坎寧總督協商了交換俘虜的事情。

實際上嚶國人的手中也沒有多少聯軍俘虜能夠拿出來交換。

李少荃提出可以讓俘虜的家屬自行贖買。

贖買俘虜的方式古已有之,這種方式在歐洲中世紀的時候最為流行。

現在復興軍手中已經控制著十幾萬嚶軍俘虜。這其中還有一些是嚶國僑民。

那些戰士還好,復興軍能夠驅使他們在新建的海峽都護府修路。

原本大嚶控制下的海峽殖民地被分成了兩個部分,其中星加坡成立了一個以幾大家族為的共和國。

而馬來半島南部的幾個蘇丹國則成立了海峽都護府。

果不其然,原本農場的總場長楊廣泉擔任都護府的大都護。

李秀成從南下軍團中暫時調離出來,整合了原本島上的農場民兵部隊,組建海峽都護府守備部隊。他擔任守備部隊的指揮官。

楊廣泉最擅長的就是種地,建設種植園。

控制了這裡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回原本掌握在當地貴族手中的土地。

那些原本控制著當地資源的貴族階層,則有罪的被治罪,無罪的也被流放。

他將這些土地改造成為大種植園。

馬來半島這裡熱帶季風氣候,非常適合搞種植園,尤其是搞橡膠產業。

那些最初被引進到這裡的橡膠樹,已經成材。

楊廣泉將一部分土地拿出點來售賣,獲取展當地的基金。

另外拿出一些之前已經經營成熟的農場成立公司,以國屬企業的身份到國內行股票。

雙管齊下,展當地的資金就有了。當然了,作為新成立的都護府,董書恆也會讓新京給他們撥款的。

楊廣泉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擴建當地原有的港口,修建公路,將那些大種植園都給連線起來。

今後海峽都護府最主要的功能定位就是大種植園經濟。

原本這裡的當地人也都將被吸納進種植園中。

復興軍控制的大嚶俘虜中還有一部分是老弱。

這些人都是吃白飯的,李少荃早就想要將這些人給脫手。

但是又不能白白送出去,那樣子未免太便宜這些嚶國人了。

正好這次與嚶國人談判,李少荃就提出了這個解決方案。

嚶國政府不願意花錢贖買,但是可不能阻止那些人的家屬自己出錢贖買啊。

雖然這事兒有些拉仇恨了,但是復興軍不在乎。嚶國人本來就對復興軍恨之入骨。

停戰暫時是肯定不能停戰了,那麼就繼續打吧。

現在就看誰堅持的時間長了。

嚶軍為了大規模地徵募僕從軍,基本上已經對孟買和古吉拉特邦等地方竭澤而漁了。

要不是它們之前從埃及地區緊急運來了大量的小麥,那麼他們現在早就已經揭不開鍋了。

只是現在海6已經斷絕,嚶軍控制區內的糧食生產又被破壞嚴重。

當地生產的糧食根本就無法滿足這麼多士兵的消耗。

要是海軍不能在半年之內從新打通海上通道的話。

這裡所謂的百萬大軍可能就要喝西北風了。

當然了聯軍這邊也不好受。

聖軍控制了大量的新佔領區,這些地方要穩定下來,恢復生產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

當然了,各國也多少抱著吃大戶的思想,他們心中也想佔復興軍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