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五章 神秘的與會者(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當他們在不斷投資戰爭的時候,海峽對面的那些歐羅巴同行們正在瘋狂地大賺特賺。

他們在這裡忙活了半天,不是在為他人做嫁衣裳嘛。

戰爭投資雖然是最暴利的投資,但是同樣也是風險最高的投資。

這是一群最聰明的人,也是一群最自私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他們甚至沒有什麼國家觀念。在他們眼中只有資本。

他們唯一忠誠的物件就是資本。

因為這是一群在歐羅巴的流浪民族。

他們被當地的白人所歧視,不允許擁有固定資產。

漫長的歲月之後,他們從一群放高利貸的人,成為了掌控歐羅巴金融命脈的銀行家。

他們透過掌控貨幣來間接控制一些國家。

這就是這群人的生存之道。

各個國家的政府之中,都有他們的代言人。

即使是大嚶這樣的強國同樣遍佈著他們的代言人。

許多國家都對他們又愛又恨,抗拒他們,但是卻沒有辦法將他們給拒之門外。

但是這個世界上卻有一個勢力一直在將他們給排斥在外。

這個勢力就是復興軍。

很早以前這些人就派人到東方去尋找代言人。

太平天國起義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清廷封閉排外,他們沒有的絲毫的機會。

一開始它們想要投資太平軍。但是這群人同樣非常排外。

而且太平軍的那種模式,讓他們很難掌控。

再後來,他們找到了當時已經有些搶眼的淮海軍。

只是董書恆卻莫名地對這些送上門的資金和支援非常排斥。

他們很難想象一個軍閥怎麼會排斥資金和武器。

後來一直到復興軍崛起之後,這些人都沒有能夠將自己的觸角伸進這個勢力。

現如今,復興軍建造的那個大華夏圈已經成為了一個巨無霸式的龐然大物。

在很多人都以為復興軍是要建立一個龐大的殖民地是時候,復興軍所做的事情卻讓他們看不懂。

但是他們都錯了。

董書恆真正要建立的是一個共同體。

最讓這些大金融家感到詫異的是——董書恆竟然是建造了一個市場。

一個巨大無比的市場。

他對勢力內部的各個國家進行了產業上的分工。

有的地方專門出產原材料,有的地方進行深加工,展製造業。

有些地方專門進行最核心的研工作。

還有的地方純粹輸出勞動力。

從未有一個強國做過這樣的嘗試。

即使是像大嚶帝國這樣的霸主,擁有眾多的殖民地。他們對殖民地所做的事情也只是掠奪而已。

這也許是受到歐羅巴殖民主義傳統的影響。

他們對殖民地的開也僅僅侷限於開設種植園和挖礦。

而且總是對殖民地課以重稅。將殖民地當做是吸血的物件。

復興軍並不這樣,他們將本土寶貴的人力輸入到新地盤上,而不是像大嚶一樣將殖民地建成流放罪犯的監獄。

復興軍是反其道而行之,寧願減緩本土的展度,也要去開那些新領地。

一開始的時候,那些歐羅巴的精英們還不理解。

他們覺得董書恆一定是瘋了。

直到復興軍成立了大華夏圈,建立自由貿易市場之後。

他們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