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六章 基建狂魔(第1/4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董書恆終於鬆了一口氣。

這些年,從西太公司到加華,他只是在一片荒涼,且還跟東部相對隔絕的西部地區展。

就是害怕破壞了米利堅的政治生態,從而讓米利堅的展走偏。

萬一南北雙方要是聯合起來將華人趕出加州呢?

這不是不可能,到時候人家動員出百萬志願軍,復興軍又要派多少軍隊去阿米利亞。

如果復興軍在那裡勞師動眾的話,還哪裡有精力與大嚶帝國兩極對抗呢?

所以他一直讓加華低調再低調。

同時還讓長江安保以僱傭軍的身份維護著堪薩斯內戰的平衡。

儘量讓堪薩斯內戰的規模擴大,挑起南方人與北方人之間的仇恨。

果然南北之間的矛盾依然還是主要矛盾,米利堅人還沒有精力在意荒涼的西部地區,這幾年因為華人的大量湧入而產生的巨大變化。

南方人需要加州的華人僱傭軍幫自己打仗,還需要透過舊金山的港口維持與復興軍的貿易。

復興軍廉價且充滿創意的農業機械,東華王國的鳥糞肥,這些都是南方種植園的必需品。

復興軍這些年為了提高農業效率,推出了很多人工操作的農業機械。

這些東西非常適合使用奴隸進行勞動的南方種植園。因此在南方各州非常暢銷。

而北方人則需要加州的訂單,加州每年都會從北方州購買大量的鋼鐵水泥等建設材料。

還有一些礦山大型裝置,加華也會從北方進口。

有很多東西,復興軍自己都很緊缺,要不然就是運輸成本太高。

就比如鋼鐵,因為復興軍每年的基礎建設規模都比較大,所以雖然自己的鋼鐵產量一直在提升,但是總是處在短缺的狀態中。

沒有辦法,廣闊的土地必須要有道路聯絡起來才能夠穩固。

所以董書恆這些年一支沒有停止大規模修建鐵路和公路。

鐵路本就是一個消耗鋼材的大戶,再加上覆興軍每年還要用大量的鋼材造船。

加華一方面大力展自己的採礦和金屬冶煉,另一方面也從北方的工廠主那裡購買鋼鐵和機械。

尤其是林肯出面和加華方面達成協議之後,加華購買的東西就更多了。

這一方面加了加州地區在西部的展擴張。

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加華因為為南方派遣僱傭軍而與北方州之間產生的矛盾。

利用與北方州的貿易,採用分段承包的方式,加華修建了一條從舊金山延伸到堪薩斯西部的鐵路。

這條鐵路的終點就在趙四喜他們建立的新鄭州城。

當年,趙四喜剛到這裡的時候就知道一定會有鐵路。

那時候跟他一起來的移民都覺得這是天方夜譚。

那時候他們才有幾千人。但是現在的新鄭州已經是一座沿河而建的真正小城。

城市還是按照漢人的習慣用圍牆圍起來,而且這圍牆還採用了稜堡的設計元素。

建設城市用的石頭都是從西邊落基山脈上採來的紅色岩石。

所以這城市整體上呈現紅色。

因此很多的白人稱這裡為紅堡。

新鄭城是加華最東邊的一座前哨城市,它在名義上還屬於堪薩斯州管理。

不過這裡的居民百分之八十都是華人,城市的管理層也都是華人。

所以看起來它更像是一個自由市。

因為這裡是西部鐵路的終點和起點,所以經過這裡的商旅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