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四章 下戰書(第1/4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ps讀者老爺們,獨孤最近支援方倉,每天吃飯加睡覺的時間只有八個小時,真怕自己斷更。好在攢了一些稿子。穿大白時是不能吃飯喝水的,上廁所都不行。唉苦啊!

獅城的北邊隔著一道狹窄的柔佛海峽就是柔佛蘇丹國。

柔佛國的北邊是彭亨王國,這個王國大概在177o年隨著柔佛帝國的瓦解才獨立出來的。

不同於大嚶帝國控制更加嚴密的柔佛王國,這裡華人的勢力更強一些。

關丹農場是一個距離的海邊很近的華人農場。

跟北大年豐盛農場一樣,這裡也是淮海公司很早就假借華僑的名義經營的農場。

當初董書恆執意要透過當地華人的力量在這裡經營農場,展自己的勢力。可不僅僅是因為這裡的土地可以產糧食。

在那個時候,對歷史先知先覺的董書恆就已經開始準備謀劃海峽殖民地了。

大嚶帝國控制馬六甲海峽不是僅僅依靠星加坡一個城市。

而是由三座港口組成,除了星加坡以外還有檳城和麻六甲。

當地的華人一直稱之為“三州府”。

這三座港口在沿著這道狹窄的海峽一字排開。

經過大嚶帝國多年的經營,早就已經擁有完善的港口防禦設施。

配合上大嚶帝國的海峽艦隊,這裡可謂是銅牆鐵壁。

所以,董書恆要謀劃這裡單單依靠海軍以及登6部隊是很難的。

大嚶帝國當年從柔佛蘇丹國手中奪取淡馬錫,也就是現在的星家坡的時候就意識到在這裡建設海防的作用。

星加坡的港口有完善的炮臺防禦設施。

號稱能夠擋住一切從海上的攻擊。

即使是復興軍現在擁有新式的戰艦,但是要想攻破大嚶帝國的海上防禦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不過,董書恆知道大嚶帝國這三個港口的缺陷在哪裡。

這個缺陷直到百年後讓大嚶帝國吃了一個大虧。迫使十萬人的大嚶帝國軍隊向三萬人的扶桑軍投降。

在星加坡與柔佛蘇丹國之間隔著一道柔佛海峽,有一道石堤相連。

在星加坡還沒有興起之前的時期,這條島北部的淺水海峽才是最主要的停泊港口。

因為這裡的水淺浪小。那時候海船普遍噸位不大。這裡才是理想的停泊地。

後來大嚶帝國為了與荷蘭人競爭。開始經營星加坡,才把南岸建成深水港。

大嚶帝國對於星加坡的防禦主要是面向南面的大海,也就是說主要防禦來自海上的艦船攻擊。

所以星加坡城的大炮都無法向內6動攻擊。

柔佛海峽一側,大影帝國基本上是不設防的。

在他們看來,馬來島上的那幾個傀儡蘇丹國,沒有什麼好防備的。

只有在當地生非常嚴重的叛亂的時候,大嚶帝國才會出兵前去鎮壓。

也就是說只有大嚶帝國去鎮壓他們的份兒,那些小國怎麼會威脅到他們呢。

此時,北大年、關丹等幾處農場已經開始動員起來。

種植業活動暫停,青壯民兵全部扔下鐮刀、鋤頭,拿起步槍。

“楊場長,這幾天民兵都在玩了命地訓練。婦女也都被派去製造軍糧了,大家幹勁十足,忍了這麼多年了,終於不用再跟這幫好吃懶做的土著虛與委蛇了。”

“你看這是我們用米粉做的餅乾。這裡面加了大量的蔗糖、豬油和鹽巴。是按照軍部給的配方,用油脂包裹著,至少可以儲存一個月。”

楊廣順現在擔任馬來地區淮海農場的總場長。

周邊的幾個農場現在都歸他管理。

此時他所在的是北根農場位於彭亨蘇丹國。這個農場大部分都是山地,以種植橡膠樹為主,只是這裡起步較晚,大部分的橡膠樹都還是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