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工業佈局(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在工業佈局方面,董書恆比較重視本土的均衡性。

在本土,董書恆不想人為地分出重工業區和輕工業區,而是按照片區分成幾個綜合性的工業區。

比如新京及其周邊工業區,輻射的範圍包括漠南、漠北、極北、月湖等北方地區。以及關外和遠東等東北地區。

比如以揚州、江寧、滬上為中心的江淮工業基地,則輻射整個中部以及東南地區。

在南方,董書恆以廣州和佛山等地位中心建立了一個輕重工業搭配的工業基地,輻射整個南方地區,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地區。

西南則以武昌、漢陽、重慶、成都等府城為核心打造西南工業基地。

西北以太原府、長安市、蘭州府為核心建立西北工業基地輻射西北地區和整個西域、中亞地區。

每一個地區性的工業基地都有自己全套的輕重工業。包括鋼鐵、冶煉、機械製造、紡織、食品深加工、日用品製造業等等。

每一個工業基地都能夠自己獨立執行,都有自己的輻射面。

這樣能夠保證本土一直是大華夏圈的最核心區域。

而對於大華夏圈的其他地方董書恆則儘量將他們規劃成為產業鏈的一環。

這樣做的好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在大華夏圈內,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只有本土一個地方。

比方說,南洋的那些華人小國以及藩屬國主要為本土提供糧食、礦產、橡膠等工業原材料。

當地頂多有一些礦產的粗加工工廠以及木材預加工的工廠。

像食品深加工、金屬冶煉、橡膠的工業化運用等都是在華夏的本土。

朝鮮半島和倭國主要是廉價的勞動力供應地。這裡僅僅會展一些民生產業。

董書恆是不會讓這裡進行工業化的。

如果沒有董書恆的支援,這裡也沒有辦法進行工業化。因為兩個地方都缺乏資源,沒有外部的輸入是無法完成工業化的。

而北美西部地區則是新開拖地,這裡的展模式暫時還是以開為主。

儘可能的增加這裡的人口。這裡的展就像是在做一個複製黏貼一般。

對於復興軍來說,這裡也是一個新大6。

歐洲白人能夠在這裡複製黏貼一個白人文明出來,董書恆相信,他也能在這裡新建一個華夏文明的圈子。

只是這個圈子該怎麼建法,說實話董書恆還沒有完全想好。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複製黏貼的過程要複雜、緩慢的多。

董書恆實際上有意向準備在這邊再造一個與本土相當的大國出來。

到時候,太平洋的兩岸都是華族人說了算。

至少能夠保證整個地球上一半的話語權都在華族的手中。

此時東海的對面,扶桑大都護府已經草創。

齊彬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他其實可以在扶桑招募大量的人手來搭建大都護府。

但是他沒有這麼做,他將搭建都護府所需要的人才列了一份清單回國內。

作為一個家臣,又是扶桑出身的家臣。董書恆能夠讓他來全權處理扶桑事務,已經是對他莫大的信任。

同時,也可以說是對他的考驗。

這次處理扶桑的事情,齊彬實際上也將文衍源等原本就在扶桑的漢臣給得罪了。

他知道此時自己不能犯錯誤,不然自有人願意拿這個事情來做文章。

扶桑大都護府是齊彬一手弄出來,他還希望在這個位子上為扶桑融入大華夏圈而努力。

這裡是他實現理想的地方,所以特不希望因為流言或者猜忌讓自己失去這個位子。

報告透過快通訊船到達距離扶桑最近的本土港口城市只需要三天時間,然後再透過電報立馬就能夠傳到內閣和董書恆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