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xs.com(第1/4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東華的建設以及未來的展主要還是大哥董書同要操心的事兒。

太平洋太寬,東華太遠,董書恆對那裡是鞭長莫及。

董書恆甚至都不知道現在東華已經正式建國的訊息。

但是他當初制定南美計劃的時候就已經預見到有這麼一天。或者說建立東華,本就是董書恆的計劃。這裡可是大華夏圈的東南角。

所以針對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都做出了預案,後來這些預案6續送到了董書同和蔡啟明等人的手中。

復興三年(1858)二月份的時候終於有商船回來了,送回了三個月前東華的情況,那時候東華軍還在南部作戰。

不過從戰報中,董書恆覺得東華軍應該可以獲勝。

歷史上,兩萬太平軍的殘兵還有華工組成的軍隊,在南美都能夠算是一支強軍。

更何況東華軍可是繼承了復興軍的衣缽。

那些華人民兵都是接受過復興軍的基礎訓練之後才送到南美。

中高層的軍官更是全部出自復興軍軍校的培養。

如果這樣還不能大敗秘魯政府軍的話,董書恆只能怪自己看走眼了。

既然遇見到了那裡的情況,他就要做好準備。

移民與錢是東華新立之後最需要的兩樣。

錢的話,董書恆已經找到了買單的人。現在復興軍民間的資金非常充裕。

這兩年大家都嚐到到了購買國債的甜頭。董書恆準備專一筆國債然後借給東華。

有東華的礦產作為抵押,這筆債務非常安全。當然前提是東華得堅持下去。

移民當面,目前復興軍正在推進河道治理工程,要遷移大量的沿河百姓。

還有那個水電站預留地工程,也要遷移大量的人口。

這些人總要有好的安置,要不然董書恆自己心裡都會覺得對不起他們。

東華雖然遙遠,但是那裡的土地適宜耕種,環境氣候宜人,礦產資源豐富,其實是個好去處。

光是秘魯的地界養活個幾千萬人口非常簡單。

況且以後東華的地盤會越來越大的。

所以那裡的移民接收容量非常大。

只是現在復興軍移民工作,再也沒有以前那麼容易。

社會穩定了,人心思安,海外移民越來越困難,大家都不想跑到那麼遠的地方。

說到水電預留地遷移工程,董書恆最近沒少收到底下的報告。

各地反映的問題都非常多。甚至有的地方鬧出了人命。

都是祖墳的事情給鬧的。

要做整體遷移,老百姓遷出之後能夠分到更多更好的土地,大家勉強能夠接受。

但是大家祖墳都在當地。

很多的地方宗族勢力還很強,有些家族世代生活在一個地方,一些家族甚至傳了上千年之久。

這樣的家族,你去讓他們遷移,他們那裡會願意。

只要遷出去了,原本的宗族體系就要受到破壞。

董書恆也不想他們整體遷移。他本來就是要用這件事情削弱一些宗族勢力。

家國天下,有時候家國是一體的,共榮共損。

但是有時候家和國又會走上矛盾對抗的道路。

這就要看持家之人的選擇了,大部分人會將家放在國的前面。

一旦兩者之間產生了利益上的根本衝突。家族勢力可能就是國的掘墓人。

復興軍的水電預留地工程,空出來的地是為了未來修建水電站作為堰塞湖蓄水區。

既然確定了以後要全面展水電,那麼不如乘早準備。

省的到時候,花費重金去移民安置。

現在很多地方都被幾年前的動亂給毀壞,現在就遷移安置是最划算的時候。而且現在復興軍手中也需要大量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