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決戰時刻(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ps一大早就聽到一個噩耗,一位三十幾歲的同事永遠倒在工作崗位上,也算是抗疫一線的同志。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罷了,希望疫情早點過去。道一聲兄弟走好!

……

……

“張大牛,帶人去將老子的迫擊炮搬來,他孃的,欺負人是吧,等著瞧!”林立對身邊的一個底層軍官喊道。

敵人的火炮都推出來了,再守在第一道街壘只有挨轟的份兒。

林立只能暫時放棄第一道防線。

在火炮的直射下,脆弱的胸牆根本沒有任何的防禦作用。

那些白人武裝分子推來的是四門六磅炮,堪堪能在不是很寬闊的街頭一字排開。

炮手估計也是巴蘭蘇拉給派過來,操炮的手藝還算嫻熟。

“轟轟轟…”四門火炮同時開火,因為是直瞄射擊。炮彈幾乎都打在第一道胸牆之上。

華人民兵們修築的第一道防線瞬間瓦解。

還好林立帶人及時撤離,要不然這一波肯定是傷亡慘重。

自從復興軍崛起之後,海外的華人就再也不會任人宰割。

在南洋是這樣,在南美同樣如此。

董書恆一直宣稱,但凡是敢於屠戮奴役華人的國家都是復興軍的敵人,而且是生死大敵。

現在至少在距離華夏比較近的南洋地區,華人的地位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尤其是在復興軍收復呂宋之後,第二艦隊常駐馬尼拉城,日常巡防南洋地區。

這些繳獲自西班牙人的艦船,雖然老舊了一些,但是總噸位在那裡。

英法還有荷蘭等國,現在放在南洋這裡的也不是自己的新式戰艦。

南洋的那些土著小國以及白人殖民者對待華人的態度明顯的好多了。

他們現在不想再去搜刮華人,他們就盼著那些華人在南洋建立的國家以及勢力不要再來侵佔自己的地盤。

南洋這裡因為原本的地盤劃分不是很明確。華人的種植園對於土地的需求卻不斷增加。

土著的領地被華人的種植園不斷地擠壓。

反正那些土著又不會開土地。只要是荒蕪的土地,華人就能去開墾。

糾紛來了,就靠槍桿子說話。

作為華夏的一個原材料供應地。這裡背靠母國,有著廣闊的市場。

這樣的關係也將南洋的華人與母國牢固地聯絡在了一起。

經過了幾年時間的展,南洋的橡膠種植面積已經過了巴西帝國,成為了世界第一。

這極大地滿足了復興軍工業展的需要,同時也促進了相關工業的展。

比如說董書恆現在正在搞的拖拉機產業、腳踏車產業都需要大量的橡膠。

橡膠漸漸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的工業原材料。歐洲的一些國家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復興軍甚至成立了第一家專營橡膠貿易加工業務的橡膠公司,而且已經在滬上上市交易。

言歸正傳,我們再回到利馬華人街的戰場之上。

見到第一道街壘被大炮轟倒,一時之間,那些白人武裝分子士氣大震。

一窩蜂地衝進了街道之上,向第二道街壘衝去。

“再等等……”林立的身邊站著一個旗手,手中的小紅旗隨時準備舞動起來。不過林立卻非常沉得住氣。

“好,就是現在。”隨著林立一聲令下。

旗手揮動紅旗。躲在街道兩旁房間裡的民兵拉動的手中的地雷拉線。

雖然都是手工製作的土地雷。但是裝藥量很足。

秘魯這裡的炸藥非常便宜,產量也很充足,因為製造黑火藥最貴的原材料硝石就產自這裡。

“轟轟轟……”一時之間,街道上響起了此起彼伏的爆炸聲。

地面上的石板被紛紛炸飛,碎裂成一塊塊石子,成為了殺人的利器。

那些衝鋒的白人士兵被炸得死傷慘重。

爆炸結束,不等硝煙完全散盡,兩側的建築中就伸出一根根槍管。

還沒有倒下的白人武裝分子很快就被華人民兵收割完畢。

巷戰的殘酷就在這裡。

見到自己人一個活口都沒有剩下,白人武裝分子的頭頭,氣的直跳腳,這些人可都是他好不容易糾集起來的,手下沒了人,他什麼都不是。

不過他也不敢繼續再派人衝進去了,於是位於巷口的四門六磅炮又開火了。

不過華人的民兵都躲在建築裡,六磅的炮彈拆房子的度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