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復興軍的市場(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董書恆的一席話似乎給趙四開啟了一扇窗戶。

他現在只希望董書恆沒有在北方的其他城市也提出相同的建議。

現在遠東這邊的很多商品,尤其是火柴、衣服這樣的生活必需品都是從南方海運過來。

既然是運輸就需要運費,成為就會提高。

那麼為什麼庫頁島不能生產這些東西呢。光是庫頁港臨近的這些地方都是不小的市場了。

商人出身的趙四明白,做生意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庫頁港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好,可以說是東北亞地區的中心。

從這裡向北可以到遠東、向西可以到黑龍江流域,到東北地區,向南則到了日本、朝鮮半島,向東就是北美西海岸。

這可是一大片廣闊的市場啊。

而且庫頁港還是東北亞地區的一個航運樞紐,交通運輸方便。甚至可以透過幾條河流進入東北地區的腹地。

現在東北地區彙集了幾百萬的山東移民,他們的這些需要的生活物資是海量的。

趙四相信真的要按照董書恆說的那樣做的話,庫頁港以後興許能夠展成為一個商業中心。

“嗯,總統,謝謝您,我明白該怎麼做了。”趙四感激地說道。

這雖然是董書恆提醒他的,但是事情要是做好了,功勞可全是他的。

趙四現在主管一府之地,未來未必不能主管一個行省。

董書恆希望他的手下都能夠有點野心。

要是人人都佛系、躺平,那麼整個復興軍哪裡來的動力繼續展呢?

他能夠看出來趙四這個人是有政治野心的。

復興軍不看出身,像趙四這樣商人出身官員,不再少數,這些人在搞經濟方面有時候更加的專業。

現在復興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展經濟生產。

經濟生產上去了,民眾的生活好了,他們才會讓後帶去讀書,民眾的素質才能夠提高,很多的目標就能夠順其自然地達到。

一起的前提條件就是大家能夠吃飽飯,歸根結底,吃飯才是第一位的。

畢竟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

離開了庫頁島,下一站就是海參崴了。

這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作為北海水師的母港。

這裡擁有一座軍港以及一座民用港口。

遠遠的就能看到一座粉刷成白色的高大燈塔矗立在那裡。

燈塔就是這座城市的象徵。這是北方地區少有的不凍良港。

庫頁港每年還有幾個月的封凍期呢。

所以每年冬季的時候,海參崴就會變的非常的熱鬧。

因為在這個時候北方的貨物就只能從這裡出海了。

所以每當冬季來臨,海參崴的街頭反而變得更有人氣了。

董書恆在海參崴住了一個晚上。

晚上的時候還特意帶著兩位夫人欣賞了夜晚的海參崴燈塔。

夫妻三人難得的浪漫了一把。這也是這次出行過程中少有的輕鬆時刻。

董書恆有打算將海參崴建成一個直屬市。這裡的區位非常好,可以作為今後整個東北地區的出海口。

其展的潛力並不比滬上地區弱。

這裡要是想建設成為一座橋頭堡,當然少不了路上的交通。

兩條國道從海參崴延伸出去,一條向北沿著烏蘇里江,連線伯利,今後將直達廟街。一條向西連線長春、奉天、直到新京。

今後的這兩條線上也許還會修建同向的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