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皇宮博物院(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因為連續幾年的移民政策。

現在的華夏百姓對於移民海外已經不再是那樣的排斥。

反而在復興軍堅持不懈地宣傳之下。

很多人都認可將家中子弟送到外面展就是幫助家族開枝散葉,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華夏百姓在思想上的可塑性非常的強。

出海再也不是走投無路之下的選擇,而是一種上升的渠道,是普通人改變自己命運的一種方式。

經過了一年多的展,新京城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總統府連帶一干的官府都搬到了西邊的新城之後。

原本的城牆之內的就顯得寬敞多了,城內的政治氛圍淡了。

各大書院的入住,讓這座四九城看來更顯得朝氣蓬勃。

原本的街面上大都是那些吃皇糧的旗人,每天鬥雞遛鳥,喝茶抽大煙,不務正業,讓整座京城都顯得暮氣沉沉。

現在這街頭更多的是書院的學生以及外省來京辦事兒的人,這些人的精神面貌就要好的多了。

所以這城內非但沒有蕭條,反而是更加的繁華。

全國各地的小吃,各種各樣琳琅滿目的商品。不管是傳統的小商品,還是擁有現代氣息的工業品,在這裡都能夠找到。

城內的道路從新修繕了之後,整座城的面貌都煥然一新。

新京的官府轉們規劃了商業區,保留了原本的分類劃分。

但是又將各種的商品的交易區往一起靠攏。這樣讓百姓們購物更加的方便。

草原上原來的牛羊肉、皮子,關外運來的堅果、各種曬乾的菌菇、山西的糜子、江南的稻米、高郵的布匹。

一個商品交易區域正在形成。

很多人願意在城牆內逛逛購物就是因為這裡的東西比較全。

最近一段時間,新京城中最為轟動的事情有兩件,其中一件就是原來滿清的皇宮準備給普通的百姓開放了。

隨便是誰,只要花一個銅元買上一張票就能夠進去參觀。

另外一件事情就西邊新城到老城再到新規劃的南城居民區的電車最近開始通了。

這個頭上拖著兩根大辮子的電車,一開始就引起了人們的圍觀。

隨著新京火車站的修成,許多的百姓都已經見過了火車了。

大家都在找這個車子的煙囪,可是沒有一個人找到。

“祥子,咱們還是別去了吧,咱們一家四口人門票就要四個銅元,你這還要坐電車,又要花不少錢。”祥子媳婦兒勸道。

就在昨天晚上,祥子在飯桌上宣佈,今天要帶著全家坐電車去參觀皇宮。

這個提議自然是得到了家中兩個小娃子的滿心支援。

只有祥子的媳婦兒有些不樂意。

家中的條件才好轉了,祥子媳婦兒一直想在南城建造的新居民區那裡買套大點的房子。

但是祥子告訴他不要急。政府有規劃準備的將他們這個老城區給拆了,到時候每家都能夠分到一套房子。

也許是手中有了錢了,祥子的媳婦總是不放心,老想著要置辦點產業。

祥子就告訴她實在嫌棄錢放在手中隔應的慌,那就拿去跟人湊份子買股票。

因為購買股票需要滿足一定的門檻,必須擁有五千華元的存款。普通的老百姓是根本沒辦法購買的。

所以一些家境還算殷實的普通百姓就想出一個辦法。

那就是幾個相熟的人家湊份子,找一個可以信任的人開賬戶,將幾家的錢湊在一起。

然後拿去買股票,按照各家出錢的多少最後來分利。

到了後來世面上開始有人開盤子借錢去購買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