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炮戰(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黎明時分,與東方的太陽幾乎同時出現的是北軍黑壓壓的攻擊隊伍。

這些人沒有穿著美軍的制式軍服,大部分人穿著的都是自己的衣服。

只有身上的武裝帶,還有背在一側腰部的牛皮彈藥包,向人們展示著這些人是戰鬥人員。

此時的交戰的南北雙方都自稱是民間的武裝力量。而他們正在的作戰的堪薩斯地區也還是一個自由州。

所以他們在這裡不需要的受到聯邦法律的約束,這裡的一切都看誰的拳頭更硬。

說白了這就跟滿清時民間的械鬥差不多。有的時候兩個村子為了在某條小河中取水也會爆成百上千人戰鬥,而且死活不論,這中情況下,官府是一般不會出面的。

不過此時堪薩斯爆的戰鬥也許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地方械鬥了。

是的,這場戰爭的實質就是一場爭奪土地控制權的械鬥。

只是這次他們爭奪的土地面積比較大,幾乎是整個中部大平原的範圍。

美國聯邦政府一直在對這場戰爭採取冷眼旁觀的態度。

這也體現了聯邦政府現在對各州的控制力究竟有多麼的弱。

也許聯邦政府想要管這件事情。但是即使是將聯邦的軍隊都派出來也不一定打的過其中的任何一方。

因為整個聯邦現在也只有一萬人的常備軍而已。

皮爾茨總統對於南方奴隸制的曖昧態度也是聯邦政府不插手此事的原因。

當然了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聯邦政府的法案。

現在北方自由派和南方的奴隸主打起來了,聯邦政府根本就沒辦法站出來管這事兒,要是的管的話就要涉及到當初的那個法令。

歷史上說皮爾茨同情奴隸制。

但是皮爾茨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北方人。他從小生活在新罕布什爾州。

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怎麼會同情奴隸制呢?

事實上這一屆政府偏向南方的奴隸主,主要還是因為國會被南方州所掌控。

作為總統皮爾茨沒有足夠的魄力跟國會對抗,那麼他就只能跟國會妥協。

不說美國聯邦的事情了。現在美國的情況就是北方的自由派對於這個法令不服。

準備跟這些南方奴隸主幹一仗。用武力來決定中部新領土的歸屬。

回到威奇塔城的東郊。隨著黎明的降臨,大戰一觸即。

“米歇爾將軍帶領右路軍團八千人進攻靠近河邊的華人傭兵團陣地。”

“格蘭特將軍帶領八千士兵,其中包括兩千名騎兵進攻左翼的德克薩斯人防線。”

“剩下的人作為預備隊跟隨司令部行動,在中路迷惑敵人。”

指揮官穆勒最終下命令道。

南方軍的左翼,復興軍的陣地上面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只要戰鬥還沒有開始,復興軍計程車兵就會一直修繕、加固自己的戰壕。

在復興軍中有一句話,戰壕是士兵在戰場上的家。

站前戰壕修的好,戰鬥的時候就能夠少一些傷亡。

長江安保這邊的戰壕按照華爾後來的要求修成了Z字型。

在面向河邊的方向用挖戰壕的土壘起了一些上窄下寬的土堆。

這些土堆的作用就是用來擋住河面方向的炮擊。

北方軍將火炮分成了兩個部分,分別協助左右兩翼的進攻。

“北方人這是要全線進攻嗎?”後方的指揮部中德雷頓將軍拿著望遠鏡正在觀察著對面的部署。

從遠處看去北方軍是分成了三個部分。

但是實際上左右翼才是北方軍的主力,這一點從遠處是看不清楚的。

“讓各部堅守住自己的防線。”面對敵人這樣的進攻方式,德雷頓也只能夠這麼安排。

現在看來,雙方的兵力應該差不多。作為防守的一方,南方軍應該還有一定的優勢。

南方軍左翼陣地。華爾也在看著踩著鼓點緩緩靠近北方軍。

“還用線列陣型嗎?”華爾的嘴角翹起。

以前跟英國人打仗的時候,美國人都是因為自己線列陣型排不好而被英國人欺負。

所以他們一直在學習英國人的線列陣型。而且美軍的老師法國人也一直是這麼教導他們。

都說是美國的大6軍打敗了英國人。

實際上其中有一多半的功勞應該算在法國人的頭上。

無論是1775到1783年的美國獨立戰爭,還是1812年到1815年的美英戰爭。

其中的都有法國人的影子。當你回到那個時候的戰場就會現每一個美國指揮官的身旁都有一個法國軍官在協助指揮。

所以在美軍中也可以看到法軍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