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攪屎棍”出動(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歐洲有一句諺語——“英國人走過哪裡,哪裡就會爆戰爭。”

英國人“歐洲攪屎棍”的名號可不是白拿的。

他們一直秉持著的就是的歐洲大6的均勢政策,這一政策能夠保證英國在整個歐洲的話語權,維護他們的霸權地位。

實際上就是永遠聯合老二、老三打老大。

法國強大的時候,英國人就聯合普魯士、沙俄一起幹法國。

幾十年前,拿破崙一世要稱霸歐洲,英國人就是反法同盟的牽頭人。他們出人又出錢,更是在滑鐵盧親自上陣打敗法軍。

將拿破崙給幹趴下之後,俄國趁勢崛起,尼古拉一世覺得自己不比拿破崙差,“歐洲憲兵”做的尾巴翹起來了。

英國人立馬又聯合法國一起動克里米亞戰爭,一舉徹底將沙俄給幹趴下,讓沙俄倒退了幾十年,國內亂的一團糟。

現在法國人在拿破崙三世的帶領下,似乎又要重新雄起。

三世想要繼續其叔叔未曾達到的偉業。法國的工業化程序成效顯著,成為了僅次於英國的歐洲第二大工業強國。

英國人又想故技重施,不管你怎麼想的,成了老大就得幹你。

不過這次法國人也變聰明瞭,他們提前開始跟沙俄搞好關係,四處拉攏盟友。

就連扶不起的意呆利,法國人都積極拉攏。

兩個國家現在搞起了合縱連橫競爭。

眼看著沙俄要倒向法國人的懷抱,英國人開始拉攏普魯士。普魯士雖然在歐洲是有名的窮親戚,但是人家一直很能打啊。

英國人既然要拉攏普魯士,那麼總要拿出一點誠意吧。

普魯士現在並不是太缺錢,這幾年與復興軍的合作,倒是讓普魯士賺了不少。

國內的很多工廠都展的很好,尤其是重工業。

普魯士本來就是以重工業為主,其國內就有很多的礦產資源。

那麼如何打動普魯士呢?

荷爾斯泰因以及石勒蘇益格地區一直是普魯士想要拿回去的地盤。

之前爆了一次戰爭,但是普魯士失敗了。英國人很清楚,普魯士是肯定不會甘心失敗的。

他們覺得似乎可以在這方面做點文章。

反正不能夠讓歐洲大6穩定下來。

普魯士和法國是世仇,普魯士這邊只要動起來,法國人肯定會將注意力都投注過來。

於是在巴黎和談之後,英國的外交大臣就找到了普魯士的外交代表。

嗯……對,就是那位俾斯麥先生。

英國人表示願意支援普魯士收回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地區。

英國人知道普魯士的海軍比較弱,為了示好甚至願意加強與普魯士之間在海軍方面的合作。

英國人不知道。普魯士的造價在秘密打造海軍。現在普魯士秘密建造的四艘裝甲巡洋艦已經要試航了。

當然如果英國人願意支援普魯士那再好不過了。

在與英國的外交大臣見過面之後。

俾斯麥非常驚訝地找到王韜,將這件事情轉告了王韜。

絲毫不在乎,英國人是秘密跟自己說的這事兒。

俾斯麥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為之前王韜就已經預見到這場戰爭。

而且王韜還說這場戰爭將是德意志走向統一的第一戰。

這次英國人提出這個條件,不是正好印證了王韜的預測嗎?

俾斯麥不相信有人能夠未卜先知。他認為王韜能夠預測到這些是因為他出色的政治智慧。

所以他現在就想知道王韜對英國人提議的看法。

“俾斯麥先生,你是否知道英國人對歐洲大6一直以來的政策?”

王韜一語驚醒夢中人。

“王先生,您是說英國人想要制衡法國了?”

俾斯麥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王韜稍微一點撥,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那麼王先生您有什麼建議呢?”俾斯麥試著問道,他不知道王韜是否願意在這麼大的事情上提出建議。

“俾斯麥先生,中國人有句老話叫做‘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有一句話叫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法國與普魯士之間是什麼關係?有句話叫做,無論打與不打,敵人就在那裡,不要寄希望於敵人的仁慈。請問閣下,普魯士和法國人之間的矛盾可以調和嗎?”王韜反問道。

“王先生,謝謝您不吝賜教!”普魯士和復興軍之前沒有任何的矛盾點,現在可以說是鐵桿盟友。

再加上俾斯麥和王韜之間的私人關係。

所以,俾斯麥有很多話都能夠直接跟王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