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普魯士海軍的野望(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徐壽此時正在柏林,他已經開始整理的自己的東西,這次劉青北來歐洲訪問,他會跟著使團的船隊一起回去。

這一年多時間裡,他拜訪了很多歐洲的大牛人,比如正在倫敦養老的邁克爾·法拉第。從這些老科學家的口中,徐壽對於電力科學的瞭解更加地深入透徹。

在西門子的實驗室中,徐壽見識到了當前最先進的實驗條件,也知道了各種實驗裝置的使用方法。

在這裡,他和西門子一起完善了電車的建造。攻克了電車投入實用的一些難題。

當第一輛有軌電車在柏林街頭行駛起來的時候,人們驚詫於這輛車子為什麼沒有煙囪。

一位哲學家需要這種電力必將取代蒸汽動力,開啟新的工業革命。

作為一名研究者,徐壽非常明白。這種電車的展空間巨大。

今後,他可能會取代蒸汽機車,牽引火車行動。

電機的動力輸出是有著無限的展空間的。

而且電力的取得途徑也非常多,風力、水力、熱能在現有的條件下都可以轉化為電能。

在電力的傳輸問題上,徐壽也與西門子合作解決了關鍵性的難題。

徐壽以前涉獵的領域非常的廣,這也是華夏科學研究的一個特點,將就觸類旁通,很少會有某個研究者僅僅專注於某一個領域。

徐壽在歐洲這段時間一直在籌備自己的實驗裝置。他準備在華夏打造一個“西門子實驗室”。

當然,他來歐洲的主業是幫著阿達爾伯特親王造軍艦的。現在軍艦已經要建造完成,他的使命已經基本完成。

歐洲的國家都還不知道普魯士現在已經馬上就要有自己真正意義上的鐵甲艦。

當然了,現在即使是有人知道普魯士造鐵甲艦,也不會過於在意,因為大部分的人還在迷信於戰列艦。

英法也只是在鐵甲艦上做出了一些嘗試而已,法國人甚至還沒有走出木製戰艦包裝甲這樣的老路數。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戰艦還是要能夠裝載更多更大的火炮。這樣才能夠揮出更大的威力。

但是在火炮得到了革命性的展之後,這一觀點已經落伍了。

今後的軍艦所追求的火炮的射程和精度,是軍艦本身的防護力,因為射的提升,火炮的數量反而不是那麼的重要。

我能打到你,你打不到我。我能夠攻破你的裝甲,你攻不破我的裝甲,這樣的軍艦才是一艘好軍艦。

位於波美拉尼亞的羅斯托克,是普魯士的一個重要港口。位於這個港口的海軍造船廠已經封鎖了一年多的時間。

沒有人知道里面在造什麼。

自從波美拉尼亞劃入了普魯士之後,普魯士就開啟了自己的海洋夢。

先後建立了施特拉爾松德、瓦爾納明德、羅斯托克等幾個重要的港口。

羅斯托克位於瓦爾納明德的南部,深入港灣,位置比較隱蔽,便於保密。現在成了普魯士最大的海軍造艦基地。

不過之所以說它是最大的,也是因為以前普魯士基本沒有軍港,普魯士的海軍也只是剛剛起步而已。

此時,四艘巨獸正靜靜地趴在船廠的船塢內,他們即將下水,進入進一步的棲裝階段。

此時在船廠之中,阿達爾伯特親王,當前的普魯士海軍總司令正在視察戰艦的建造狀況。

他身邊的海軍將領都是比較年輕的將領。

歐洲的傳統海軍將領很難接受這樣的鐵甲艦。在他們看來這樣只有幾門炮的戰艦隻能算是護衛艦。

軍艦的上面只有幾四門主炮,分別位於船頭和船尾。

船隻的中間因為要佈局煙囪,所以只能在兩側安裝幾門副炮。

但是這些火炮都是先進的後膛炮。這些火炮的技術現在普魯士內部都是嚴格保密的。

阿達爾伯特親王知道,現在世界上只有英國人還有華夏人能夠製造出後膛炮。

他覺得華夏人的後膛炮技術來自普魯士,想來不比普魯士強大。

英國人都是一幫子老頑固,他們雖然已經有了後膛炮,但是並沒有人看好。

英國人海軍是很強大,但是同樣的也很保守。

就像西門子已經研製出了電車,但是在電力研究上個一直走在前面的英國人卻一直抱著蒸汽機不放。

任何一種新技術的出現,阻礙它的恰恰是那些同類落後的舊技術。

“蒂爾皮茨,你覺得這些戰艦怎麼樣?”阿達爾伯特親王對身邊的一名年輕的普魯士貴族軍官問道。

“親王殿下,要是它真的能夠達到引數上所說的那樣。那麼我覺得今後的海戰都將改變。”年輕的軍官回答道。

“說說看。”阿達爾伯特親王帶著考校的以為問道。

“先,在度和機動性上,這種鐵甲艦已經過目前幾乎所有的軍艦,那麼我就可以任意地調整戰位,避開對方戰艦的側舷射位。”

“還有我們的火炮射程已經可以過當前幾乎所有戰列艦主炮的射距離,如果不考慮命中率的話,我完全可以在敵人的射程之外跟對方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