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煤與鋼(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就在剛剛,董書恆在淮·克的工廠中召開了一場工業會議。會議由幾個重要的重工業企業以及商業部的相關官員參加。

商業部統計了上半年華夏的煤鐵產量。

因為大量的開建磚瓦廠以及石灰廠,再加上鋼鐵企業的增加,華夏的煤炭需求量劇增。

另外,華夏政府在城市以及草原牧區中推廣使用蜂窩煤。煤炭的市場需求更加旺盛。

華夏政府接管各地的行政管理之後,出臺了一系列的山林管理法案,規定百姓不能隨意砍伐樹木。

初衷是保護植被,當然還有一個用意就是推廣煤炭的使用。

華夏是一個煤炭大國,在天然氣還沒有普及之前,城市生活用火使用蜂窩煤無疑是最環保的一種方式。

煤球的製作方法非常的簡單,大的煤球廠可以使用蒸汽驅動的機器來做,製作煤球的度很快。

沒有條件的小地方作坊也可以使用一個手壓的小工具就可以了。

甚至有些百姓買來了煤炭敲碎之後和泥巴活在一起,用手團成一塊一塊,曬乾了之後也可以用來燒煤爐。

以前城市生活的百姓都是要自己去買木柴來燒,有錢人家會買木炭。這對於植被的傷害很大。

華夏推廣使用蜂窩煤,先把握的一點就是不能夠提高百姓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城市的百姓。

對於農村的百姓,則是採用鼓勵的方式,因為農村的百姓即使不能砍伐山林,他們也可以自己使用農作物的秸稈。

沒辦法去禁止他們,而且農村百姓好多都是自給自足的,不能強制他們去購買燃料,哪怕是很便宜也不行。

任何一種制度都不能夠想當然。否則好事很可能就會變成壞事。

推廣蜂窩煤一事,華夏政府經過了大量的實地考察,最後證明了其可行性。

當然主要是針對城市居民,因為城市的居民平時購買木柴的成本比蜂窩煤還高。

隨著採煤技術的更新,煤炭的開採成本大幅降低,在城市生活用火中取代木柴已經可行。

城市之中的環境先為之一新,僅僅是家庭燒飯使用蜂窩煤對空氣的汙染是很小的,至少比燃燒木柴要小。

有了需求,就有市場,緊接著就會刺激該產業的展。一時間各地都出現了大量的蜂窩煤作坊。

很多地方,官方建立起了供煤站,提供穩定的煤炭供應。

人們現購買蜂窩煤並不比買木柴貴。況且自己出城去找木柴也要花時間不是。

現在華夏百廢待興,各地都有大量的工程建設,老百姓找活兒做還是很容易的。

所以大家的時間就是金錢,街面上很少有閒逛的人。有那個撿柴火的時間真的還不如去打工多賺點錢呢。

而且,光是製作蜂窩煤這個行當就可以製造出幾十萬的就業崗位。

還能夠衍生出上萬家的煤球製作小作坊出來。

“總統,上半年,我們一共新開礦洞5oo多道,主要集中在山東、山西、河南、徐州和江西等地。其中有百分之六十五的煤礦洞使用了新式的採礦軌道以及蒸汽抽水機。上半年共產出煤炭一千二百萬噸。”工業部重工業司的官員彙報道。

這個數字比滿清時期要高出很多,但是離董書恆的預期卻還有很大的差距。

要知道,英國人現在全年的煤產量都已經有四五千萬噸了,而他們的本土還不如華夏的一個行省。

以華夏的人口和體量,產煤量至少要是英國人的十倍以上。

“周司長,你們現在要重點研究一下,接下來的需求預期。我覺得煤炭的產能應該還有很大的空缺,所以煤炭的開採量還要繼續提升。”

“是的,總統,隨著城鎮限制燃燒木柴政策的推廣,以及各地的煤窯、石灰窯以及冶煉工廠的建立擴充套件,煤炭的需求量還會增加。預計在明年的下半年我們的煤炭產量可以過五千萬噸。”

“商業部今年準備組建兩個大型的國屬煤礦企業,一個在山東沂州府,一個在山西行省,以緩解現在的用煤緊張情況。”

“另外我們也積極引導各個地方開一些小型煤礦。為此,近二十支探礦隊已經派到了各個行省。”

“我們將確保每個行省都有自己的主要煤礦產地,能夠做到生活煤炭的就近供應。大宗工業用煤也要能夠做到有穩定而方便的供應地。”商務部的官員介紹道。

這一塊由董書恆親自過問過,所以商務部的上下都很重視。

“這一塊的步子可以大一些,未來的十年之內,我們是不會出現產能過盛的情況。煤炭就是短時間內我們的國內經濟展的主要動力。”董書恆說道。

關外的產煤也非常多,但是跟很多地方一樣,開採出來之後,運不出去,本地有消化不了,所以暫時沒辦法大規模地開採。

像西域以及關在遠東地區的煤礦還只是小規模開採用來作為當地人的生活用煤。

目前關外只有黑龍江地區的開採價值比較高。因為有優良的航運運輸。

在那裡靠近水運通道的邊上,有幾座大型的煤炭基地正在規劃。這裡的煤以後主要供應東南沿海地區使用。

西域地區,董叔恆最看重的不是煤炭資源,而是那裡的幾座方便開採的淺層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