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城外殲敵(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在浩罕城外等了三天,張樹舜這裡終於等到了騎兵的報告,從馬爾吉蘭方向有一支一萬多人的浩罕汗國的援軍開來。

這一萬援軍之中大都是步兵。

馬爾吉蘭本沒有多少的軍隊,整座城的守軍不到五千人。

他們本來也不需要三日就能趕到浩罕城的。但是馬爾吉蘭的伯克阿曼姆認為帶著幾千的軍隊前去支援浩罕城根本就起不到什麼作用。

於是他就在馬爾吉蘭臨時徵募了一支大軍,這支軍隊是從當地的貴族中徵募的。本來阿曼姆是要求他們將家族的私兵以及家族子弟派過來。

可是這些貴族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他們用莊園的農奴冒充自己的私兵,然後給了他們簡陋的武器,讓他們前往阿曼姆的麾下效力。

面對這些貴族的陽奉陰違,阿曼姆也沒有什麼辦法。

他只能帶著自己的手下以及這些農奴拼湊成的軍隊,合計組成了一支萬人規模的大軍向著浩罕城緩緩地殺去。

不是阿曼姆不想快,只是手下的這些烏合之眾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行軍度。

他能夠將這支大軍給帶上路都已經是廢了老大的功夫。

復興軍的營帳之中。

“他孃的,終於是來了。這些浩罕汗國的人都是屬烏龜的嗎?他們的度還真是慢。”張樹舜罵罵咧咧地說道,等打完了援軍之後,這場仗就基本上要結束了。

他也不想拖的太久,這中亞可還有別的勢力呢!沙俄、英國人都早早就盯著這邊了。

“老張啊,這一仗你準備怎麼打?是派騎兵去幹掉他們,還是將他們放到城外?”十二師的師長王勳問道。

他比較沉默寡言,兩人之中本來就是以張樹舜為主,所以,一般的情況下,王勳都不表意見。

他這樣的性子,在軍中很受歡迎,士兵們都討厭那種婆婆嘴的將領。沉默寡言的將軍最容易得到士兵們的尊重。

同僚們也喜歡這樣的人,因為大家都不想有人跟自己掙著拿主意。

此時王勳也只是順著張樹舜的話接個話茬而已。

“自然是放到城下,我準備集合一個騎兵團一個步兵團,拿四千人殲滅他們的。”

“這麼少的人?我們手中的兵力還很充足的,完全可以再徵調一些兵。”王勳說道。

“老王啊,你呀太謹慎了,這次來的援軍雖然有一萬多人,但是隻有不到三千人是他們的正規軍,大部分都是臨時徵集的軍隊,就連軍服都沒有。這樣的軍隊我們出的人多了也是浪費。”

“況且,咱們要打給浩罕城內那些達官貴族看,要是人多了,還怎麼起到震懾作用啊。”張樹舜耐心地解釋道。

他知道王勳的性格,所以耐心地跟王勳解釋。

“好吧,老王,我同意你的建議。步兵由我們十二師抽調,騎兵用你們師的怎麼樣?”雖然張樹舜是決策者,但是王勳該給手下爭取的功勞不能落下。

“行,沒問題,老王,你放心!不會少了你們十二師立功的機會。”這個老王是話不多,好相處,但是對於打仗卻是死扣死扣的。

兩人商量好之後,就是開始部署。

在城外圍殲敵人的援軍,是一件極有風險的做法。

一個操作不好,就很有可能被敵人裡應外合。

但是張樹舜基於對對方實力的判斷,覺得這樣並不會生那樣的狀況。

之所以一定要在城外打著一仗就是為了迅地瓦解城內敵人的鬥志。

沒有什麼比當著敵人的面打敗他們的援軍,更加打擊士氣的了。

當然了,張樹舜也沒有大意,他和王勳一起部署了圍城的陣地。現在他們手中有了一部分僕從軍。

張樹舜讓這些人配合著復興軍的戰士一起加固了城外圍城的壕溝工事。

現在,整個浩罕城所有的出口都已經被複興軍用壕溝給封鎖了起來。

阿里汗現在就是想要集中在一個點突圍都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城外的戰場,張樹舜都已經給這支援軍選好了。

浩罕城的東南,阿曼姆不斷地讓人去催促手下計程車兵們前進。

那些徵募的軍隊,都是由貴族派遣的軍官自己帶領,這些人桀驁不馴,根本就不服從管理。

現在大戰在即,阿曼姆也不方便下手整治這些人。

只能先穩住他們,等將他們帶到浩罕城再說。

正當他們行軍之時,一支小規模的騎兵靠近了他們。

阿曼姆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軍隊,穿著花綠色的軍裝,頭上戴著寬簷的頭盔,他們似乎只有頭上的頭盔是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這些人背上揹著一把明顯短了很多的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