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回亂(5559,大章求票!)(第1/4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在西域,左季高打退了沙俄與哈薩克的聯軍。這一戰最大的作用就是穩定了新朝在西域的民心。

一戰之後,天山以北的百姓紛紛歸心。

在西域這樣一個動亂的地方,能夠有一個強有力的官府來保護地方,是大家共同的期望。

無論哪個朝代都是這樣,百姓為國家提供賦稅,國家為百姓提供保護。這也是西方契約論的核心思想。

不過這種思想並非西方開創的,而是自從國家出現了之後就自然存在的。它更像是一個自然法則。

老百姓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先想到的也是自己的國家。

但是西域的事情遠遠沒有結束。

在天山以南,沙俄的奸細煽動回部在喀什噶爾作亂,殺害了當地駐守的清軍,並且迅佔領了天山以南各城池。

英吉沙爾、葉爾羌、和閱等山南的主要城池相繼淪陷。

山南的情況要比山北複雜,那裡宗教的勢力更強一些。

滿清的移民主要集中在山北伊犁、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等地。山南每次叛亂也是因為當地的人多是回回,對於滿清沒有多大的認同感。

還有一個原因是山南的自然環境比山北差了很多。這也是滿清時期重點展山北地區的原因。

貧瘠的山南地區,滿清只是派出一些駐軍在那裡駐守。

也許是清廷知道,西域的叛亂,如果僅僅依靠山南是無法成功的。

清軍只要牢牢掌控住了山北地區,就能夠很快撲滅這些起事。

山南的起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從大小和卓起事到張格爾起事。

山南的叛亂一波接著一波,從來沒有消停過,也從來沒有勝利過。

這次起事,山南的伯克們在沙俄奸細的策動下準備建立一個****的政權。

得知沙俄派了五萬大軍攻打伊犁惠遠城。

這些人的心中彷彿是吃了一顆定心丸。這麼好的機會這些人是沒法忍住誘惑的。

張格爾叛亂失敗不到二十年,這些人又好了傷疤忘了疼。

這次浩罕國再次插手其中,同沙俄狼狽為奸。之前一次張格爾造反就有浩罕國的支援。

在沙俄奸細的攛掇下,浩罕國承諾派兵五千支援山南的伯克起事。

有了沙俄和浩罕國的雙重支援。這次山南伯克們的起事從一開始就聲勢浩大,手段也更加的殘酷。

他們抓捕了當地的漢民以及滿清安插在這裡的其他民族的百姓,煽動民族仇恨,沒收漢民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財產,將他們貶為奴隸。

許多受到迫害的百姓向北逃去。但是他們大部分被抓住,逃跑的人全部被殺死掛在城頭之上,警示那些奴隸。

很多被煽動起來的回回從這些搶劫活動中獲得了好處,死心塌地支援這些伯克,讓叛軍的數量大增。

他們推舉白山派的領袖薩姆爾自稱薩姆爾蘇丹統領整個山南的回部,集結了兩萬烏合之眾在五千浩罕國騎兵的幫助下,浩浩蕩蕩地向北殺去。

此時左季高剛剛回師惠遠城,王從志還在沿著巴勒喀什湖向北行軍。

沙俄從鄂木斯克向南,一直到巴勒喀什湖的東岸建立了一套堡壘線。

這裡要說明一下,沙俄對哈薩克草原的入侵主要就是透過建立堡壘線的方式。

1738年,沙俄就在哈薩克草原的西北方建立了奧倫堡。這個地名在後世都是非常有名的。

沙俄以此獲得了小玉茲阿布勒海爾汗的效忠。

1741年起沙俄全面修築一條189o公里長的碉堡線,將烏拉爾河與託博爾河一線全部連線起來。

不過當時的哈薩克還是一個統一的汗國。沙俄想要征服哈薩克汗國並不容易,只能不斷侵蝕。

隨後的年代裡,沙俄又沿著額爾齊斯河建立碉堡群,不斷地向南擠壓哈薩克人。

哈薩克人自己也不爭氣,三大勢力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相互內訌,給了沙俄以可乘之機。

19世紀上半葉,沙俄已經基本上控制了哈薩克。

他們的沿著哈薩克與華夏的邊界線建立了一條南北的碉堡線。

此時王從志要做的就是將這條碉堡線給拔掉,華夏從未承認沙俄對哈薩克草原的非法佔領。

這些碉堡有很多已經伸到了華夏的固有領土內。比如建造在巴勒喀什湖東北這些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