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阿穆哈拜商(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赫里斯堅科最終同意了弗拉基米爾中將的建議。

也許回去他要受到追責,但是現在敵人已經在斷自己的後路,相比於回去接受處分,他更不想被敵人殺死或者俘虜。

聰明人總是更加地恐懼死亡。

不過撤退同樣是一個難題。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到了烏蘭烏德。漸漸地驅散了夜間的寒氣,即使在夏季,烏蘭烏德的夜間也十分的寒冷。

巨大的溫差,讓所有裸露在外面的東西都佈滿了露水。空氣中也滿是寒意。

藉著新出的陽光,復興軍的哨兵站在城牆上的瞭望臺上對著遠處觀察。

外面的陣地上,落下了一些食腐的大鳥,正在啄食沙俄士兵的屍體。

“敵人撤了!”哨兵對自己的長官大聲喊道。

外面的陣地,甚至是更遠處的俄軍營地都已經空空蕩蕩。

俄軍撤退的很匆忙,為了避免驚動城上的復興軍,這些沙俄人撤退得很小心,甚至連同伴的屍體都沒有掩埋。

聽到訊息的6國義跑到了城頭上。

城外確實沒了人煙,在遠處的沙俄營寨處,他甚至現了許久未出現的小獸。

野外的動物都是很警覺的,人多的地方,它們是一定不會出現的。

但是現在,這些小獸都已經跑回來了,說命沙俄的軍隊在上半夜就已經轉移了。

“葉團長,你派人去探查一下,順便看看敵人向哪個方向轉移了。”6國義沒有絲3毫的慌亂。

敵人的撤退本就在預料之中。他的任務中並滅有監視敵人的撤離。他現在讓人去探查一下,只是為了心中有數。

興許後面的圍剿工作,林威還會帶上他們的。

這十幾天的防守任務,他們完成得很出色,甚至還殲滅了四五千的敵軍,己方只傷亡了幾百人。算是一次勝利的防禦作戰。

很快,出去探查的偵察兵回來了,敵人是原路撤走的。

這是赫里斯堅科的最佳選擇。他們要是往北轉移的話,全部都是高原丘陵地帶,道路難行,而且一路上沒有任何沙俄人的據點。

當然了,去北方的的話,他們可以和北路軍匯合。

原路返回好處則更多,過了厄爾口再往西就是葉聶謝河的支流昂嘎拉河,這裡有沙俄大量的據點存在。

到了那裡,赫里斯堅科就可以變攻為守,同復興軍進行糾纏了。

不過這條路究竟是一條生路還是一條死路,還沒有最終的定論。

唐努烏梁海。

高雲北上之後,聽從大盛魁孫掌櫃的建議,先向東北進。

在克穆齊克烏梁海旗的北邊百公里外就有一座沙俄的重要商貿城市,也是重要的河運港口。

這座城市就是阿穆哈拜商,沙俄人稱之為阿巴坎城。

這裡是沙俄在葉聶謝河上游的一座重要城市,位於阿巴坎河的左岸。

大盛魁的夥計對這裡都非常的熟悉。

因為他們每年都會在這裡與沙俄人進行貿易。

每年的夏季,河冰融化之後,就會有大量的船隻從下游上來。他們從下游的獵人以及土著居民手中收來大量的毛皮,其中還有很多是沙俄跟下游民眾收的皮毛稅,這實際上就是對原住民的一種掠奪行為。

這些西伯利亞的特產都會透過商人的木船集中到這座城市。

以往,大盛魁會帶著茶葉、綢緞、菸草等商品去到那裡交換皮毛、蜂蜜等西伯利亞的特產。

聽了大盛魁夥計的介紹,高雲覺得這座城市非常的不錯,佔據了這裡,就可以進而漸漸控制整個葉聶謝河的下游地區。

本來想將其毀掉的打算,變成了佔領。

相信在京城的縱容也能夠看到了這座城市的價值。

這裡就挨著唐努烏梁海的邊上,並不算偏遠,佔據這裡並不會對復興軍帶來多大的負擔。

這對於華夏在北亞的戰略部署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大軍行了五日來到了阿穆哈拜商的外圍。

這座城市中大概有一千人的沙俄駐軍。城內的居民大約五六千人,其中大多是商人,還有一些服務業從業者以及圍繞著城市開墾土地的農夫。

城外倒是開闢了大片的農田,還有大片的森林。

高雲他們行軍途中遇到了幾個沙俄人的伐木場,這些伐木場大多是沿著河邊修建。

估計是為了讓伐下來的木頭能夠順流而下,方便運輸。

一隊偵察兵步行潛行靠近阿穆哈拜商偵查城市的情況。

這是一座沿河而建的城市,東邊沿河一側的城門離著河岸邊的碼頭非常的近。

城市的商業設施大多在那個位置,城市裡有兩座較高的建築,同樣也是木質的,應該是教堂和行政機關的所在地。他們在城市的中心。

城市的大門是敞開的,還有人在進進出出,尤其是港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