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供銷超市(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我說這個煙囪為什麼冒黑煙?是不是進氣口太小了?”董書恆再次大聲說了一遍。

“難道不是因為柴油的原因嗎?”鮑勃直接用他那沾滿潤滑油的手抓了抓頭,蓬鬆的頭瞬間結成了一綹。

他總以為柴油相比汽油不易揮,燃燒起來自然困難一些,所以會有黑煙。

董書恆卻是見過真正的柴油機的。小的時候,他還開過拖拉機耕田。

“鮑勃,我覺得柴油要是充分燃燒應該不會有那麼多的黑煙的,你最好試一試擴大進氣口。”

董書恆在這臺柴油機的研製造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鮑勃並沒有覺得他是在外行指揮內行。

事實上,鮑勃進入內燃機這個領域,都是董書恆領他入的門。

所謂的內燃機,就是區別於蒸汽機這種外燃機的稱呼。

液態的燃料被噴入氣缸內和空氣混合燃燒,增加缸內氣壓,然後推動活塞曲軸運動。最終完成將化學能轉化為動能。

原理看似很簡單,而且原來製造蒸汽機車的很多機械原理都能夠用到。

最大的問題一個在於燃料,一個在於製造內燃機的材料,主要是製造活塞的材料。

要保證氣缸的氣密性,就要讓活塞和氣缸貼合,這就求這個活塞不能太硬,否則就會刮壞氣缸壁。

但是又不能太軟,否則承受不住曲軸的力量。

而且它的融點不能過低,要保證缸內的溫度不至於將其融化。

銅合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透過調節其中的錫的比例來控制硬度。

這個方法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使用青銅器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

當然銅過於昂貴了,現在華夏還是比較缺銅的。

西南地區是已知銅礦最豐富的地區,但是那裡已經開幾千年了,礦藏要麼早已經枯竭,要麼就是在比較難開採的地方。

董書恆知道北邊的草原也有很多銅礦。但是現在連勘探都還沒做。

現在華夏的銅主要還是依靠進口。董書恆在東南亞開採了一些銅礦。另外還會從英國和西班牙人手中進口大量的銅。

現在華夏這邊製造子彈需要銅,製造電纜需要銅,甚至還得鑄造銅錢。

需要用銅的地方實在太多了,秘魯倒是有大量的銅礦,菲律賓的銅礦也不少,但是那裡的礦主要還是被西班牙人控制。

秘魯獨立以後,英國人也將勢力滲透到那裡。

也許等以後董書同帶著華人、印第安人革命成功了,那時候董書恆才能夠到那裡去採礦。

“大總統,您說的這個問題,我會去實驗一下的。”雖然對於柴油的燃燒率理解的不深,但是鮑勃還是選擇相信董書恆的話。”

“我會改進進氣口的,也許我們進氣口的濾芯有些堵塞。總之我明白您的意思是這臺機器進入到氣缸中的空氣不足。”

“嗯,鮑勃,不用急,要知道這是一項劃時代的明,我們一定要在實驗中慢慢摸索,現問題,解決問題!”董書恆對鮑勃安慰道。

董書恆又跟三人聊了一會兒,才離開這裡,他並不急著拿出內燃機,現在的實驗驗證階段越長,以後的內燃機技術就越成熟。

離開了“伍”號所,董書恆去出席了一個書院師生的見面會,關心了一下大家在新京的學習生活。

接下來,他就離開了書院。他沒有回西郊,而是徑直去了前門外的供銷市。

這是整個新京地區最大的一個供銷市。

西郊那裡也有供銷市,但是那裡居民全都是華夏的工作人員。

這種地方,自然各方面配置都是最好的,董書恆相信到那裡看不出什麼問題。

董書恆和魏玉祥一起走進了市,周圍散著一些內衛人員。

這裡的人幾乎都不認識董書恆,見他的裝束,還以為是一個華夏政府的小工作人員。

他這個年齡怎麼看也不像是個大官。

市裡面有一道長長的櫃檯將內外分開,商品按類擺放在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一個銷售員負責銷售、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