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刺殺(感謝浮生若夢)(第1/4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1855年,維也納在歐洲算是一座數一數二的大城市。

不過跟當時歐洲的很多城市一般,維也納的佈局並不緊湊。

多瑙河從西北向東南方向流淌。

維也納的主城區就建在多瑙河的西南一側。

整個維也納城市是以霍夫堡宮所在的內城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四周散展。

貴族的莊園通常都是遠離內城的中心。因為它們的佔地面積太大,而且有獨立的守衛力量,不需要依託內城的庇護。

城市的中心除了宮殿、音樂廳、廣場之外還有一些商業設施。

那些商業區住著的人大多是維也納的中下階層平民,也就是商人、手工業者以及一些服務行業。

今天的宴會在鮑爾的莊園舉辦。這座莊園在內城的南部。

而王韜所居住的地方是在城北德布林區的一座高檔酒店。

王韜上了馬車,這是一輛有著前後雙排座椅的四輪馬車,靠著兩匹健壯的黑色馱馬拖拽。

一直跟著他的兩名保鏢坐到了車伕的位置,負責駕駛馬車。

車內,除了王韜和他的助理以外還有三人。三人一直呆在車中他們乘車跟他一起來的,但是卻沒有下車。

王韜上車之後,也沒雨跟他們說會。

季明山之前已經說過,王韜只要正常的活動,就當這些行動小組的人不存在就好。

王韜對這些滿身殺氣的粗鄙壯漢也沒有太多的好感。

這些人整天冷著臉,沒有別的表情,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王韜似乎也很少見到這些人相互之間聊天。

一輛馬車呼嘯著越過王韜的馬車,向北快地駛去。

王韜沒有在意,離開的馬車很多,必然有一些人跟他們住在一個方向。

他的馬車離開莊園之後沿著一條沿著郊外的環城道路向北行駛而去。

馬車駛過邁德林公墓之後,大量通行的馬車向東往內城方向駛去。應該是回到自己的使館。

王韜的使館在柏林,目前華夏在歐洲就這一個使館。所以在維也納,他只能住酒店。

還有一些馬車因為度不同,也已經看不見了。

王韜的馬車漸漸地落了單。

此時車內的幾名行動小組成員繃緊了神經,長期混跡江湖,他們已經練就出了敏感的直覺。

馬車繼續在黑夜中前行,維也納城市的外圍的道路保養的還不錯,所以馬車可以放心地全前進。

天氣很晴朗,卻沒有月亮,倒是有滿天的繁星。

星光雖暗,卻也能夠稍稍驅散黑暗。

車廂的前方左右兩邊各懸掛著一盞馬燈。

遠遠看去,馬車就像是頂著兩顆光眼睛的巨獸,在平直的道路上快前進。

馬車上的王韜,陷入了沉思,他在回憶晚間酒會上的一幕幕。

那些外交官們三五成群,看似是雜亂無章地站在宴會廳中,實際上卻能夠看出他們之間的派系。

比利時、荷蘭的外交官總是跟在英國外交官的身後。

德意志聯邦的外交官似乎也很抱團。

那些義大利人似乎跟法國人很親近。

俄國人有些孤立,旁邊沒有什麼人。

王韜沒有主動去跟那位沙俄大使戈爾恰科夫搭話。

當然,對方也沒有理睬王韜。

戈爾恰科夫覺得沒必要跟這個黃種人虛以逶迤。王韜也是這麼想的。

馬車繼續前進,兩邊的行道樹飛地閃過。

在馬車中的人看來,兩排樹木就如同兩道快行軍的佇列一般,與馬車錯身而過。

王韜的耳中只能聽到噠噠的馬蹄聲以及車輪與地面摩擦的噪音。

雜亂的噪音讓他有些煩躁,索性不再去想之前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