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最後的碰頭會(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啪!”長沙府城巡撫衙門。

曾國藩重重地將一份行文扔在桌案之上。

至於曾國荃所說的去驅散流民嘯聚,曾國藩是不會相信的。

弟弟這次給自己惹了大禍,一點便宜沒佔到,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情況。

先,淮海軍由此可以現,湘軍更換了一批新裝備。

本來,曾國藩派遣劉蓉去廣東秘密購買裝備就是為了瞞住淮海軍。

其次,曾國荃是沒有傷害到淮海軍計程車兵,但是淮海軍完全可以以此做文章,哪怕是說湘軍殘殺百姓,也是件麻煩的事情。

此時,曾國藩想起了淮海軍的報紙,要是淮海軍在這上面大做文章的話。

雖然無法從根本上傷到湘軍,但是足夠噁心人呀。

當然還有一種最壞的可能,那就是淮海軍以此為藉口打過來,他們是做的出來的。

董書恆哪次擴充套件地盤不是用這些莫須有的理由?

“來人,去喊劉大人。”曾國藩對一名隨從說到。

遇事不斷問劉蓉,這是曾國藩最近形成的習慣。

劉蓉今年三十歲,曾與曾國藩一同講學,雖然只是諸生出身,但是卻是個古文大家。

後來立志棄文從武,跟著湘軍羅澤南後面練兵,曾國藩復出之後將其調到了身邊。

不一會兒劉蓉就趕了過來,隨叫隨到是一個幕僚的基本素養。

曾國藩將手中曾國荃報上來的行文遞給了劉蓉。

劉蓉看了一會兒,眉頭緊鎖。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關鍵是看淮海軍怎麼運作了,現在敵強我弱,主動權掌握在他人的手中。

“孟容,你怎麼看?”曾國藩看向劉蓉。

“總督,屬下覺得我們的度得快一些了。現在兩廣、湖北、河南都不動,屬下覺得他們可能是在等著有人牽頭。”

“那麼,誰來做這個牽頭之人呢?”

說完,劉蓉看向曾國藩。

只見他深深嘆了一口氣“國朝危難,人多明哲保身。”

“孟容,羅澤南的戰船打造的怎麼樣了?”

曾國藩月前將羅澤南派到湘陰去打造戰船。

這次購買了一百多門火炮,曾國藩除了分了一部分口徑小的火炮給步兵。

其他的火炮,他準備全部用來打造一支水師。

曾國藩知道淮海軍擁有蒸汽炮艇,他本來也想購買幾艘用來打造湘軍水師。

但是現在長江下游全部被淮海軍佔領,曾國藩就是買到了炮艇,估計也沒有辦法開到洞庭湖。

所以他只能自己打造戰船,原來長江上游的戰船或是過於單薄,或是度過慢。

曾國藩總結了當初跟太平軍交戰的經驗教訓,現沒有可靠的水師才是戰敗的主要原因。

太平軍戰船眾多,可以在水上快機動,這才是太平軍能夠一時做大的原因。

而太平軍最後失敗,也因為淮海軍的水師比他們更強,能夠封鎖水路,讓太平軍不能互相支援。

同時,卻能夠將淮海軍的兵力快投送到任何位置。

為此曾國藩自己研究確定了一個湘軍水師的建設方略在水師的兵勇上,曾國藩選擇“船戶水手”。

編制上以一艘“快蟹”船,十艘“長龍”船和十艘“舢板”船組成一營,每營五百人。

“快蟹”船為船先鋒,由營長坐鎮指揮。

在武器配備上,“凡船炮,長龍頭炮二,洋莊八百斤至千斤,邊炮四,各重七百斤,梢炮一,重七百斤,俱洋莊,腰炮專珠二,中四五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