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遍地開花(第1/4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復興軍的成立,早在董書恆的計劃之中。

“淮海軍”這個名字的地方軍閥色彩太濃。

不要小看這個簡單的名稱。滿清雖然也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

但是人們的依然還是存在一定的地域觀念。

滿清的行省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朝時期,到了明以後,今天的大部分的行省就已經基本確定了下來。

淮海地區在人們的觀念之中一般是指淮河中下游地區以及黃海沿岸地區。

這是一個有地域色彩的的名詞。現在淮海軍要走向全國就必須要改掉這個名字。

之所以選擇“復興軍”這個名字,不僅僅是因為復興會的存在,還因為這個詞語有著豐富的寓意。

復興華夏,本就是董書恆當初成立淮海軍時喊出的口號。也是復興會的根本宗旨。

各路大軍的組建,後勤物資的籌備也將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剛剛結束年假的淮海軍,立馬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之中。

福建的第九師還只是一個框架,事情還真是多啊。

各路大軍的總指揮人選也是一個問題。

為此軍部開了幾次軍事會議。

最終決定由董書恆親自擔任北路軍的總指揮,自然是因為北路軍直接擔任著滅亡滿清的重任。

北路軍的象徵意義很強,不僅是董書恆自己,大家都覺得應該由他擔任總指揮,哪怕他僅僅是遙控指揮。

這個功勞沒人敢搶。

中路軍的總指揮由彭玉麟擔任,中路軍的第一個目標是湖南,那裡是彭玉麟的老家,湖南那邊還有他的老朋友。

嗯,就讓彭玉麟去做中路的總指揮,再合適不過了。這滿足了董書恆歷史認知的惡趣味。

南路軍董書恆交給了楊炳春。同時楊炳春調到六師擔任師長,六師將留在福建。而新編第九師將在江蘇組建,這與剛開始的計劃不同。

因為第八師本身就是新編的,要是在加上一個還是框架的第九師,南路軍就太弱了。

廣東正在積極擴編新軍的訊息已經傳來,最終軍部重新評估了廣東的實力。

顧克利被董書恆調到二師擔任師長,統領一路,他的資歷還不夠格兒。

東北的一路大軍,由林威擔任總指揮,王嘯擔任副總指揮。實際上他倆是各負責一路。

好不容易確定了各路的指揮體系,人員架構。

接下來的幾天,董書恆走訪了淮海軍的軍工廠,檢視了軍火庫。

這次動的軍隊太多。

淮海軍的新式步槍的產量不足,沒有辦法完全裝備上。

董書恆這裡採用的辦法是每個師裝備一個團的五四式步槍,其他人還是用五三式。

守備部隊還是繼續使用線膛步槍。民兵只能夠用燧槍湊活了。

這次反清之戰,需要佔領大量的新領地,這些地方必須要有人鎮守,至少在復興軍建立起當地的新秩序之前,必須要依靠軍隊的鎮守。

這需要的軍隊數量是巨大的,光是隨軍出征的守備部隊遠遠不夠。

董書恆這些天帶著馬宗武考察各地民兵的建設情況。

就是想看看在徵調多少民兵的情況下,還能保證最基本的生產活動。

這次徵調民兵的規模將達到幾十萬的規模,不僅要填充抽調的守備部隊,還要有很大一部分隨軍出去鎮守那些新的佔領區。

整個一月份,華夏大地上都是一片平靜,戰火似乎遠離了這片土地。

河南境內,黃浩投靠了滿清之後得到了河南提督的頭銜。

不過他指揮的軍隊還原來的手下。

羅大綱逃走之後,剩下的軍隊除了被殺死的全部都投靠了黃浩。

加上他在汝州拉的壯丁,黃浩的手下也達到了兩萬人。

這兩萬人跟著黃浩總要吃飯的,但是汝州已經是破爛不堪,無法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