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滅清時間表(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各位應該知道我們為什麼遲遲沒有滅掉滿清。”董書恆看著在做的軍政府行政高層,緩緩說道。

“我一直在等,等你們有能力幫助我治理這整個華夏。”

“但是有的人已經開始滿足於現狀了。這讓我如何邁得出腳。”

會議室中的眾人緩緩低下了頭。

“老曾,選官的事情抓緊一些,選好之後進行初任培訓,然後下派下去,各地的軍政府次長以下暫時可以採用一崗雙人的模式。我們要趕緊歷練出一批成熟的文官。”

“有些著急了,只能指望他們儘快成長起來。”

“是總統,老朽一刻不敢懈怠。”曾憲風頷道,他知道董書恆剛才不是針對他,只是想敲打一下各部的部長。

在淮海軍系統內,各部的部長實際上最終還是對董書恆負責。

曾憲風雖然是總理,負責軍政府的日常執行。

但是各部的部長的任免權還是董書恆自己在抓。

實際上,曾憲風算不上這群部長的領導,只能算是一個協調人。

董書恆也不是責怪曾憲風,實際山各部出現懈怠的情況跟他有很大的關係。

自己總是亂跑,各部長時間無人督促,久而久之那根弦自然就繃不緊。

“人事部配合曾總理做好官員選拔這件事情。”董書恆對人事部部長朱阿林說道。

人事部是由以前淮海軍的人力部改組而來。一直以來為淮海軍源源不斷地輸送著人才。

在早期為淮海軍的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隨著淮海軍做大的之後,人事部在官員的管理方面做的並不盡如人意。

所以董書恆成立了直屬於自己的監察院,負責監督、考核官員,包括軍隊的軍官。

其目的就是為了將監督體系與行政體系分開,以達到制衡的效果。

“是,總統,我明白您的意思,一週之內我們會出一份選官考試的章程給您。”

剛才董書恆只是說了一個大概的要求,實際上這算是一個全新的制度,人事部要細化的話,就要完善其中的細節。

比如說試卷誰來出?考試如何組織?錄取比例怎麼把握?

面試如何開展?具體的標準是什麼?這其中要參考滿清的科舉考試製度,甚至要參考國外的選官考試。

最主要的是要斟酌董書恆給出的簡短建議。

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希望今年春節之前,考試能夠完成,明春所有宣傳的官員能夠參加培訓進入崗位。”

“另外,我希望人事部能夠前頭在淮海軍軍政府系統內組織一個涉及全員的大培訓活動。無論何時對軍政府官員的教育都不能停下來。”

朱阿林有些為難地看了一眼董書恆。

一下子安排了這麼多事情,我這如何忙的過來啊!

董書恆也知道,這兩件事情規模都不小。

“我剛才說過了,從現在開始我們淮海軍的崗位次長以下全部都可以一崗雙人,你們可以先把人事部的人給補上,這樣應該就能忙的過來了。”

董書恆看出了老朱的為難之色,這也是公司的老人。顯然他沒有領會到自己一開始的意思。

曾憲風不愧是總理,瞭解董書恆的脾性,接著董書恆的話解釋道“總統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可以人為的製造冗員,目的是透過崗位培養出更多可用的官員,等到下一次需要抽調出大量的官員的時候,就能夠有一批可以快上手的人可用。”

“對,就是老曾說的這個意思,以前我們都會追求官員的精簡,以提升效率,節約成本,但是現在是特殊時期。”

“就比如這次我們接管了浙江、福建兩省。就一下子造成了各地軍政府的缺編。”

“可是我們到哪裡去找那麼多人?”住阿林疑惑道,這才剛佈置了選官制度,還沒有施行呢。

董書恆沉吟了一下“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挖掘人才,補上缺口。”

“書院那邊之前安排出來實習的學生,可以根據他們的表現提前留任一批。”

“軍部這邊可以從軍隊中選任一批文化學習較好,但是軍事天賦不足的軍人轉業到政府。”

“我們新佔領地方的官員、吏員也是一個龐大的來源,尤其是那些吏員,以及那些有過幕僚經驗的讀書人,都可以優先選用過來。就比如我這次從浙江、福建帶回來培訓的這些人。”

“這個過程中,必然會選出一些不符合淮海軍要求,或者是德行不匹配的人。”

“我覺得我們可以採用‘一用,二審,三篩’的模式。”

“咱們可以先用起來,不符合要求的人再清掉,這個事情你們用人部門同監察院協同完成,用人部分主要考察被用者的能力和績效,監察院考察德和廉。”

“是,屬下明白了。”董書恆這麼說的話,就不用再擔心找不到人才。

這一招相當於一下子拓展了淮海軍選用官員的面。

朱阿林長舒一口氣,人事部就怕無人可用。

聽了這個安排,李虎感到自己肩膀上的擔子好重。

一下子倉促選這麼多官員進入淮海軍,必然會有害群之馬混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