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大華夏圈(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出乎董書恆的意料,商人們竟然對《品牌法》最為關注。

這一年半時間,淮海軍轄區,尤其是大豐、高郵、揚州、上海幾個城市的商業展非常的迅,大量的工廠拔地而起。

有淮海公司和長江公司的帶動,再加上長江銀行對創辦企業提供低息貸款服務。越來越多的人踏入了商業領域。

這些人有的原來的地主士紳,有的原來就是大商人,有的是原來沒什麼地位的小商人。這些小商人有闖勁、有創意,得到了長江銀行的貸款扶持。

大家看到淮海公司、長江公司創辦的企業日進斗金,才現採用新的機器裝置創辦的企業竟然是如此的賺錢。

於是大量的資本向著實業領域蜂擁而至。

這樣使得淮海軍範圍內相關的產業逐漸形成了叢集效應。

董書恆也讓淮海公司的一些大的機械製造企業、船廠將一些零部件的加工外包出去。

自己吃肉也要讓別人喝湯不是嗎?

這樣不僅僅讓淮海公司的製造廠的效率大大提升,也帶動了一大批小企業的出現。

企業多了,招牌也就多了。

漸漸的出現了有人冒用別人的招牌。這樣的事情招人譴責,但是大家卻沒有什麼辦法去杜絕。

所以當這些商人去參加立法聽證會,聽說還有《品牌法》這種法律的時候,頓時就來了興趣。

原來律法還可以管到招牌這樣的事情。要是真的有了這個《品牌法》,那麼以後就不用擔心別人來冒用自己的商標了。

商人們對這部法律非常的歡迎。大家只有一點建議,那就是對冒用他人商標的行為一定要處罰得重一些。

《著作法》關注的人就少了一些,只有幾個書局比較關注,還都是淮海軍旗下的。現在印書、行報紙還沒有風靡,主要是不大賺錢。

所以只有淮海軍在做,而淮海軍做這個主要目的也是為了為自己做宣傳。

不過現在已經出現了一批文人依靠在書局表著作來賺錢養家餬口,比如有一個專門寫白話小說的群體,這人大多是出身貧苦的讀書人。

但是往往書局行的書,到了市面上只要熱銷,很快就會有小印刷作坊做出盜版的圖書。

這不僅減少了書局的收入,也大大減少了作家的版權收入。

所以書局方面的人非常關注這部《著作法》。他們希望能夠透過這部著作權法,打擊那些盜版的人,最好連購買盜版的人也一併打擊了,最起碼也要將流放到遠東地區。

《明專利法》目前主要是淮海軍自己用,現在的研機構和研人員主要集中在淮海軍的手下。

《明專利法》的設立實際上是對科研人員非常有利的,額外地為他們的增加了很大的一部分收益。

提升了科研人員搞明創造的動力。

董書恆也希望透過此次宣傳《明專利法》,讓人們看到明創造不再是奇淫異巧,而是一條家致富之路。

法律對社會不僅僅有規範作用,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不能做什麼。

還有著引導作用,能夠引導人們的行為習慣,向著更好的方向去展。

……

總統府後院之中,這幾天好不熱鬧!

因為臨近了董書恆的婚期,所以書雲和書梅跟著白氏一起住了過來。都是一家人,現在肯定要過來幫忙。

白氏跟著陳氏在拉家常。兩個妹妹這會兒跑去找魏玉珍和楊兮妹玩了。

董書恆被陳氏下嚴令,最近一段時間都不能在去找二女了。

這會兒董書恆正在慧兒的陪伴下,在書房中看書。

他看書,並不是要學什麼,只是尋求一種心靜的狀態。

慧兒一如既往地站在他的身後,每次董書恆將小茶杯中的茶一飲而盡。慧兒就會幫他再續上。

慧兒知道少爺有一個習慣就是喜歡將小茶杯中的茶一口喝乾。

尤其是在他看書的時候。

所以慧兒每次都會被幫董書恆準備一個小號的杯子。

不然少爺喝著喝著有要一會兒一趟上廁所了。

少爺最喜歡喝的就是雲南的普洱,還要是那種糯香型的。

年中的時候雲南那邊的人送來了幾個幾十年的老茶餅,都是養的非常好的茶餅。

今天慧兒給董書恆泡的茶就是從其中一個茶餅子上取下來的。茶水入杯,茶香混合著糯米香醇味道就飄了出來。

茶壺裡的水換到了第三道,董書恆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書。

他手中拿著的是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裡面關於法律的論述以及一些分權理論,董書恆早就爛熟於心。

他今天翻出這本書,只是想看裡面關於政體的論述。民主、共和還是專制,這是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也是在推翻滿清之前就要解決的,至少董書恆要在自己的心中做出一個決斷。

董書恆知道他底下的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稱帝,因為在大多數人的心中都希望有一個漢人帶著大家重鑄漢唐之治。

當然也有有人心中存著封侯拜相的想法。

畢竟如果董書恆不稱帝,他們似乎也做不了王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