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首艦下水(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北國的戰火硝煙瀰漫,南方的局勢也是暗流湧動。

太平軍進攻湖北不利,龜縮回來,不再繼續出擊。湖北的鄂軍新立,也沒有精力去主動攻擊太平軍的地盤。

左宗棠拿到了了他想要的湖北巡撫,大肆在湖北安插親信。一幅要將湖北完全掌控在手中的架勢。

以前他在湖南的親信好友以及湖北復興會的主要成員大都被安排進了地方上的重要位置。

不過左宗棠做的很低調,湖北經過太平軍幾次過境,很多官職都是空缺的,為他安插親信提供了便利。

左宗棠跟董書恆不一樣,他手下的這些人大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不過他們跟老左一樣學的都是經世致用之學。

這些人去考進士考不過人家,但是治政大多是一把好手。

將這些人選官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掌控了地方之後,左宗棠學了曾國藩的那一招,就是大肆向地方的地主士紳搞攤牌,納捐。

現在地方上,老百姓手中是沒什麼錢的。但是地主和士紳手中卻有大量的銀錢。

左宗棠的理由很簡單,我現在手上有兵,還很能打,你們給錢給我養兵,我來保護你們。

雖然現在你們是出了點血,但是總比太平軍打來,將你們抄家要好吧!

湖北地方士紳可是都知道太平軍的手段的。更何況太平軍現在公佈了《天朝田畝制度》,更是要掘了這些士紳地主的根。

左宗棠雖然有些霸道,但是並沒有觸動到他們的底線。整個湖北就這樣處在了一種微妙的平衡當中。

太平軍也不知道在幹什麼?竟然沒有什麼訊息傳過來。

五月三日的時候,東王楊秀清過壽。在天京城大肆慶祝。

天王洪秀全下旨天國治下家家戶戶都要為東王殿下祈福。

宴席當晚,諸王都到東王府向楊秀清賀壽。

中途,楊秀清又天父附體,眾人都下跪。天父說,東王勞苦功高,為建立天國第一功勳。

要眾人等天父離開後,一起直接向東王下跪祝壽。楊秀清掃視了下面眾人,尤其是在天王的臉上停留了一下。這個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就是你洪秀全也得跪。

洪秀全將頭低下,臉上的肉微不可查地抽動了一下,眼中滿是恨意。

楊秀清過壽的事情被做成了一份專報呈送到了董書恆的案頭。看得董書恆直搖頭,這是作死的節奏。

實際上楊秀清也沒有董書恆想的那麼不堪。他這麼做也有自己的理由。

一方面透過壟斷天國的對外貿易(實際上就是與淮海軍的貿易),楊秀清的手上集中了大量的資源。

這些資源他也沒有都浪費掉,而是拿出來收買人心。天國有一半的武裝力量投靠了楊秀清。

這些武裝不僅僅控制著天京周邊,更是控制著太平天國控制區的一些重要的財賦重地。

楊兮妹和傅善祥主抓商貿工作以後,也仿照淮海軍做出了一些改革。比如說鼓勵支援家庭作坊的展。安徽江西一些地方的絲綢產量迅恢復到了動盪以前的水平,甚至還在不斷增加。

這些內容實際上與天王布的《天朝田畝制度》相背。但是有東王背書,加上這些地方的官員是東王的人,所以才執行下去。

這也變相提升了東王的人望,所以楊秀清不是狂妄自大,而是有狂的資本。

另一方面,楊秀清也是要透過這樣的舉動,向眾人宣誓自己的地位。有的時候作為一個上位者要刻意地強勢,這樣人家才會放心大膽地投靠你。

很多高層的政治鬥爭都是這樣,一味地低調,只會越來越邊緣化。

此時董書恆已經提前結束了對治河工程的視察,回到了揚州。作為一個勢力的統帥,在創業的初期可以四處遊走,打打怪,刷刷經驗,但是不能把老家忘記了,不時地還是要回來看看。

當然,每次剛回來的時候,就意味著董書恆要被成堆的檔案淹沒。

以前董書恆作為一個小職員總是覺得做領導的輕鬆。有什麼事情吩咐下面的人做就好了。

沒事就在辦公室裡看看檔案籤簽字,有些檔案甚至不需要看就籤個字就好。

現在自己坐在這個位置上才現這是一件多燒腦的事情。因為大部分的檔案,還是不得不去看,有些自己覺得重要的還要仔細看,這一天下來得多少的閱讀量?

董書恆覺得自己一天的閱讀量趕上一部長篇小說了。

小說中經常寫的是找個美女秘書在邊上幫自己讀報告,紅袖添香確實是舒服自在。可這樣的事情不現實。

美女的嘴巴再快,也沒有自己的眼睛快啊!董書恆要是那樣子批檔案,估計淮海軍就要癱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