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敗八旗(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當太平軍被英隆率領的撤退大軍現的時候,雙方已經離的很近了。

英隆這下子慌了,沒有了斷後的兵馬,自己帶著這麼多的輜重如何跑的掉?

尤其是軍中帶著的那幾十門紅衣大炮十分的笨重,需要放在牛車上拉動,行動起來比人走路還慢。

其他的幾個副都統現在就是有好的主意也不敢提了,生怕被英隆扔在後面殿後。所以英隆只能夠自己在那絞盡腦汁。

英隆這個人讓他鑽營官場還可以,打仗這一塊他真的不在行。

正在英隆在想辦法的時候,太平軍已經殺到了近前。清軍倉促應戰,太平軍以一隊老卒精兵殺入八旗軍陣中,極大地震懾了八旗兵的心神。

太平軍的老卒戰力很強,大多是廣西、貴州等地的山民出身,天生就被大自然磨礪出了一股堅韌的毅力。

這些人很早就參加太平軍,接受了拜上帝教教義的洗腦,經過了幾年的磨練,接連不斷的戰鬥讓他們擁有了嫻熟的戰技,以及遠常人的戰鬥意志。

這些八旗精兵在關外已經很久沒見過強敵,雖然他們也有戰技訓練,但是作戰能力遠遠比不上實戰磨礪出來的太平軍的老卒。

不過,這些老卒是林鳳祥的手中的基本盤,隨著北伐後接連不斷的戰爭消耗,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如非逼不得已,林鳳祥輕易也不想拿出來用。

現在林鳳祥必須儘快將眼前的清軍擊潰,這才不得不祭出自己手中的殺手鐧。

為什麼林鳳祥這麼著急打敗眼前的八旗軍?只要他再保持這樣的壓力,清軍很可能就自己崩潰了。

因為這邊盛京將軍帶領八旗兵撤退的訊息已經傳到了僧格林沁的耳中。

僧格林沁聽到後,氣得直揮馬鞭,口中大罵英隆孬種!

堂堂盛京將軍,統帥著八旗精銳,竟然跟匪一接戰還沒怎麼損失就撤了。

八旗什麼時候已經變成這副德行了?竟然都開始害怕流寇了。

事已至此,僧格林沁只能全力攻擊山海關城,一點不顧及傷亡。

打下山海關城,衝到東遁的匪身後,到時候和英隆前後夾擊,還有機會在野戰中擊敗匪,未必不能夠畢其功於一役。除非英隆那個慫貨連這點時間都堅持不住。

……

林鳳祥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也是豁出去了,一定要趕在山海關被攻破前將盛京的八旗軍給擊潰掉。不然他們的北伐軍就可能會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

如果是一般的軍隊,被北伐軍中的老卒陷陣,估計不一會兒就崩潰了。可是這股八旗兵卻到現在還在抵抗。

這個時候雙方混戰在一起,火炮根本就起不到作用。

八旗中的白甲兵身著重甲,當年可是令明軍望而生畏的存在。他們近戰中往往能夠以一敵十,仗著身上的厚甲直接用身上的甲衣擋住北伐軍的刀槍。

眼看著北伐軍被一隊白甲兵糾纏住,林鳳祥心急如焚。

“不能再這麼拖下去了,拖久了清軍計程車氣就要回來了。”林鳳祥想到。

“派一隊火槍兵過去,將那隊清軍的重甲步兵幹掉。不要擔心誤傷自己人。”林鳳祥命令道。

重甲步兵雖然對刀槍劍戟這些冷兵器的防禦力很強,但是並不能防住鉛彈的射擊。

鉛彈射擊出去之後由於受熱會軟化,能夠從甲衣的縫隙鑽進去。就是鑽不進去,其強大的衝擊力也會讓被擊中計程車兵受到重創。

很快一名旅帥帶著一隊上好了子彈的火槍兵加入了戰團。他們專門找那些穿著重甲的八旗兵射擊,打完一槍就撤。

這些火槍手完全不顧及自己性命,為了保證射擊的精度,都是抵近了再射擊。不過等他們射出子彈之後,很多的火槍手都沒能夠逃出戰團,他們的身上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麼像樣的防護。

不過這些火槍兵的犧牲都是值得的,這一波攻擊終於打破了場上的平衡。清軍的步兵在節節後退。

英隆率領的騎兵卻遲遲沒有上前,就好像在一邊看戲一樣。看得底下的將領都咬牙切齒,他們看著同袍戰死,心裡恨極了這個將軍。

真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英隆心中還在那裡猶豫要不要衝上去支援步兵。

但是又擔心自己帶著騎兵衝上去後也會被匪拖住,這樣自己到時候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了。

優柔寡斷,不敢下注的人是做不了一個好將軍的。一個出色的將領必須要有擔當,敢於出牌,不怕承擔後果。

這樣才能夠在戰場上做到臨機決斷。戰場瞬息萬變,一剎那的猶豫都有可能會帶來失敗。

英隆就是這樣一個優柔寡斷的人,他不願意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每次作戰都要給自己留下退路,現在他手中的兩千騎兵就是他的退路。

所以他一直不敢出手。實際上,這兩千騎明明是一個王炸,他非要爛在手上,也真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