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三日(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這場晚宴吃的很晚,不過大家都沒什麼胃口,一開始可能是因為擔憂而沒有胃口,後面則是因為興奮而沒有胃口。

可以預見,遠東的大量資本會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聚集到那霸這座即將興起的城市。

當然淮海軍自己也會在這裡投入巨量的資金,至少一開始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淮海軍自己投入。

還有後面土地競拍的時候,淮海要將自己的老盟友蘇商、浙商拉過來助陣,甚至還要拉一批日本、朝鮮的商人過來。如果只指望這些洋人,萬一讓他們串通一氣壓低拍價就麻煩了。

到最後,麥蓮才回過神來,他現今天晚上的歡迎晚宴,好像跟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呀。

這完全是一場商人之間的盛宴嘛。

麥蓮此時有種想扇自己一巴掌的感覺。

“我是誰?”

“我來幹嘛的了?”

麥蓮先生感覺自己有些被搞蒙了,稀裡糊塗地跟著一群商人在一起嗨了一個晚上。

反正回到張文漢給他安排休息的館驛後,麥蓮如何也睡不著,翻來覆去半天,才重新理清了自己的使命。

自己這次的主要目標還是日本。

琉球本來還是一個大家都想染指的美女。現在好了,這個美女直接當著大家的面把衣服脫光了,然後公開道“來啊,大家都可以上我!”

這樣反倒讓麥蓮覺得沒有意思了。這裡的政策已經完全公開了,剩下來的事情讓那些商人自己去決定就好了。

這裡好像已經沒有自己這個公使什麼事情了。總不能自己帶著軍艦上去逼迫那個張市長免費劃一塊地給自己吧。

雖然美國人做了很多強盜一般的事情,但是他們自己可不會承認自己是一個強盜。

文明世界的國家多少都要一些臉面的。

第二天,這個張市長又派人來邀請麥蓮,說是要帶著一眾代表去現場考察新規劃的自由港區。

碼頭的空地上,張文漢指著遠處的一片棚戶區說道“大家請看,那邊的一片棚戶區,我們準備全部拆遷。這裡面住的都是碼頭上的搬運工人。”

“我們那霸市另外找地方給他們免費建造了房子,比這裡的棚子條件要好的多了。”

聽到張文漢這麼說,一眾商人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都在心中豎起了大拇指。

英國人就有一句諺語“我的茅屋,風雨可進,但是國王不能進來。”這體現了對私有財產的保護。

像那霸這樣透過置換補償來讓居民主動放棄自己原來的房子,也是符合法治精神的。

對張文漢所說的要在那霸建立一個完善的法律體系這樣的豪言。這些商人又信了三分。

麥蓮聽著,不禁想到,這個張文漢是淮海軍的人,要是淮海軍的人都是這麼開明幹練。

那麼自己以後要跟這個名叫淮海軍的中國勢力打交道可一定要注意一些了。

至少不能再用對付土著人的老辦法來對付淮海軍。

在他眼中淮海軍的人已經算是開化之人,他們已經學會西方人的處世之道。

那麼跟他們相處就要以一個平等的姿態去對待。否則最後吃虧的很可能就是自己。

就這樣在碼頭上又晃盪了一天,晚上,大家同樣一起享受了一頓豐盛的中國美食。

……

同福客棧。

王喬在戰友們的慫恿下,終於大著膽子向胡老闆試探提親的事。

“胡老,我呢,現在孤身一人,以前流落江湖,一直沒有結婚,現在也老大不小了,想找人安頓下來,您覺的這個可行嗎?”王喬開門見山地說道。

老胡呢,也很喜歡這個後生,雖然年齡大了自己閨女十幾歲,但是人家好歹是個官,為人也老實,只是老胡擔心這當兵的打打殺殺,哪一天要是出了意外。

見老胡沒說話,王喬繼續說道:“我現在作為琉球國防軍總教官,在淮海軍內的軍銜是少校。也算是一箇中上層軍官,每個月的餉銀是2o銀元,另外琉球國還另外給我一份補貼。”

王喬本來想找個媒婆的,不過他在這裡也不認識人,所以就自己跑來找胡掌櫃的探探口風。

“王兄弟,你們當兵的太危險了,說不定哪天就……我老頭子雖然佩服你們,可是你要找哪家姑娘,總得找個媒婆問問人家姑娘的意見。”

王喬這下懂了,老胡原來是在怪自己沒找媒婆。“胡老,要說危險,我現在做了教官,已經是退二線了,基本上不用自己衝鋒陷陣打仗了,所以我才想成家,不然提著腦袋做事,咱也怕誤了人家姑娘。”王喬還是解釋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