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薩摩藩總動員(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董書恆登船了離開琉球時,港口上送行的人群人山山海。實際上他在琉球也就呆了三天,卻讓琉球的一切都改變了。

國王換成了監國,那霸港開始了大建設,淮海集團進駐那霸,帶來了大量的投資資金。那霸的商人們迎來了展的黃金時期。

張文漢一上任就先建立了法庭,頒佈了那霸的《商法》和《刑法》,保護那霸商人和普通民眾的利益。

那霸的《刑法》甚至被刻在了港口的石碑上,同時用了好幾種文字。

以後不管哪個國家的水手商人登岸,都要在是碑前學習那霸的法律,都要遵守那霸的法律,凡是敢於挑戰的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歐洲人崇尚法治精神,成文法對他們的約束效果比官府本身還要強。

碼頭上的建設工程,無論是港口擴建,還是修建炮臺都需要大量的人手,這讓那霸的居民再也不用愁找不到活計。

淮海軍一直這樣,每開一個地方,都是基建先行。

透過基建用工,可以解決當地人就業問題,提高當地人的收入,從而讓當地繁榮起來。

一個地方要想繁榮起來,老百姓的手中必須有錢。老百姓手中有錢,這個地方才能展現出活力。

現在的那霸城中,漢人走在大街上都是昂挺胸,再也無需唯唯諾諾。一些日本的商人、平民也沒有遭到刁難。在日本人進駐那霸的時候他們沒有作為幫兇,反而也是受害者。

不過,這些人還是心裡虛,一個個都夾著尾巴做人,很多人開始穿漢人的衣服。有人甚至將自己的名字都改成了漢人的。

軍艦離開的那天,胡家老小也到碼頭上去送行,不過胡招娣沒有在登船計程車兵中看到王喬的身影。

等到他們一家失望地回到客棧時。胡掌櫃在店門口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姐姐,那不是王大哥嗎?”胡多福的眼睛最尖,一下就看清楚了站在客棧門口的正是王喬。

“王兄弟,你怎麼沒走呢?”胡掌櫃上前問道。

“胡掌櫃,我可能要在您這裡租間房子了。這次我申請留在琉球,擔任琉球國防軍的總教官。可能要在這裡長留了。”

王喬的兄弟們這次有三分之一都折在了這裡,王喬想留下來陪著他們,他們這些特戰隊員來自天南海北,大都是一些江湖人,沒有家庭牽累,走到哪裡哪裡就是家。

王喬自己都快三十的人了,到現在還是一個單身漢。所以這次部隊要挑人留在琉球。王喬想都沒想就遞交了申請。

“呵呵,胡掌櫃的,長租的話,租金您可得給我便宜點哦。”王喬笑著說道。

看到王喬在那打趣地討價還價,胡招娣不禁掩嘴笑了起來。

……

令島津齊彬最驚奇的不是本家在琉球的戰敗,而是戰敗的實在太快了。

一天之內,薩摩藩的兩條戰線全部戰敗了。一開始在島上儲備的那麼多物資,全都成了淮海軍的戰利品,讓淮海軍補充進艦隊,不然董書恆可能還要花點時間在琉球籌措物資呢。

島津齊彬這次敢於在琉球挑戰清國,並非因為他頭腦熱,看不清實力對比。

薩摩藩確實是日本實力最強大的藩鎮之一,是四大強藩之。薩摩藩底子好,又是日本開化較早的地區。

為改變當地落後的面貌,薩摩藩進行了三次變法,開醫館、設學校、辦工廠,改革搞得有聲有色。

後世明治維新運動的主要領導者很多出自薩摩藩。此外,薩摩藩還一直控制了琉球,掌控了琉球的貿易,所以經濟實力非常強。

所以他敢於和清國叫板是有底氣的。

另外,薩摩藩地處荒僻的九州地區,當地生活條件差,但民風彪悍,薩摩武士出了名的能打,而且一根筋、認死理。

這個從淮海軍在琉球的戰鬥中就能看出端倪。要知道淮海軍自出道以來,傷亡還從來沒有過三位數。

這次跟薩摩藩的琉球一戰是淮海軍戰鬥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一次。而且當時,淮海還掌握著絕對的人數優勢。

最後,薩摩藩必須打這一仗,也是因為他們對琉球的貿易收入確實十分地依賴。可以說,琉球是薩摩藩保持第一強藩地位的基礎。

不過失敗終究是失敗了,但是島津齊彬並沒有就此認輸。

琉球雖然丟了,但是薩摩藩的基本盤還在。只要利用的好,整個九州島都能夠供他驅策。

島津齊彬這次連自己的名聲都透支了。他讓人在薩摩藩,在九州島散佈訊息說,清國人要佔領九州島,屠光日本人。

上面已經介紹過了九州武士一根筋的性格,所以他們很容易被煽動起來。

島津齊彬一方面布了總動員令,不僅薩摩的武士紛紛響應加入進來,就連九州其他地方的武士也是應者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