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進天津(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錦文果真是有大決斷、大智慧之人。”董書恆由衷地讚許道。

“大人謬讚了。”劉錦文在董書恆面前一直謙虛有禮。

其實他也在一直在暗中觀察這個同為鹽商出身的兩江總督。

這個年輕人的身上有一種特殊的親和力,讓人呆在他的身邊非常的舒服。

他看人的眼神非常的清澈,彷彿在他的眼中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難怪他的身邊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聚集那麼多人的,並且在一年的時間內由一名鹽商成長為一個可以和朝廷對抗的地方勢力。

要說以前的話,劉錦文還會在心中有一絲絲的不服氣,但是現在在巨大的實力差距面前,他只會更加堅定地跟隨對方的腳步。

“錦文,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能夠真正掌控一個地方的人是誰?”董書恆問道。

“大人,小的愚鈍,是地方上的勢力嗎?”劉錦文皺眉沉思道。

“錦文,你只答對了一半,不過你能夠認識到地方官府並不是真正決定掌控地方的人就已經很不錯了。”

“表面上來看,確實是地方上的勢力,包括地主、士紳、大商人最終決定了地方的權力,但是從本質上來看,他們只不過透過控制民意來掌控地方。”

“士紳掌握了地方輿論,透過地方宗族關係,掌控底層百姓。地主則是掌握了地方的土地,我把這個叫生產資料,老百姓必須要借地主的生產資料才能夠開展生產,所他們之間有依賴關係。再說地方上的大商人,他們控制商品流通,能夠控制物價,直接影響到了百姓的生活。”

“所以說,這所謂的地方勢力也是透過影響百姓來掌控地方的,因此,我覺得百姓才是控制地方的真正勢力,是統治地方的基礎。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多謝大人賜教,文錦受教了!”

“文錦,我之所以跟你說這些,是因為我們要確定天津今後的管理模式。”

“這次我會跟朝廷建議將天津設為國內自由港,所謂國內自由港就是國內的商人可以自由的來天津交易,取消天津的厘卡關稅,地方財政由交易印花稅維持,當然可能還要每年上交一部分給朝廷。相應的朝廷不再委派官員到天津,由天津地方勢力自行管理天津事務。”

“為了讓朝廷答應下來,我們要先行組建一個地方管理組織,我叫它管委會,這個管委會由一名主管和若干委員組成,我想由你來擔任這個管委會的主管,委員你可以讓底下計程車紳商人地主推選,這些委員必須要有一定的名望,不然也沒辦法服眾……”

“大人,這……草民擔心自己做不好,大人要不您派幾個顧問給我們。”

“顧問我會給你們派的,管還是要你們自己管。以後天津將作為北方的商貿中心,在這裡的多是商人,你也是商人出身,商人都是希望官府管的越少越好,只要保證安全就行,這樣說來,天津管理起來就簡單多了。”

“至於鄉下的農民,商業達了,你們收的印花稅多了,就可以降低農稅,這樣農民也就滿意了,而且商業展了,農民也能去作坊、商鋪找活計做,獲得額外的收入。”

“至於地主士紳,他們也能夠有更多的生財之道。”

“這樣皆大歡喜,不是很好嗎!”

“呵呵,大人,在您的嘴裡,還真成了治大國如烹小鮮!”劉錦文這次是真的服了,董書恆幾句話就把天津的未來規劃清楚了。

“行了,你回吧,天津我就不去了,不過我會讓部隊搞一個入城儀式。你手上不是有3ooo鋪兵嗎?回頭去組織起來,我會派人去幫你訓練一下,這3ooo人以後就是天津的守備軍。”

劉錦文知道董書恆這是在幫他搭臺子呢,這樣一來,即使管委會中大家都有權言,但是自己將始終掌握話語權。

“多謝大人栽培!”劉錦文這是真心感謝董書恆,鋪兵經過淮海軍教官的訓練,戰鬥力肯定會提升。雖然這樣以來,這支部隊以後不會完全聽自己的了,但是在這天津城中,鋪兵還是跟自己最親近。

加上天津自由商港的地位,以後這裡必然會快展起來,可以預見,未來天津會成為北方的商業中心。

在大清,商人身上的枷鎖實在太多了,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自由,是一塊能夠保護他們安全的自由經商之地。

董書恆這次是不準備露臉的,要是讓咸豐知道自己到了天津,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么蛾子。

……

“什麼,你說淮海軍到了天津?”乾清宮中,咸豐接到了淮海軍北上的訊息。

“赫敏,你不是說,淮海軍都在南邊沒有北上,怎麼會突然間就到了天津,難道他們飛過來的?”

本來僧格林沁擊退了匪,勝保又北上,重新把匪圍在了通州,這件事情讓咸豐心中安慰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