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沽口(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林鳳祥進入通州城之後,把那些不願意投降的官員全部當眾斬,一下子震懾住了全城的百姓以及投降的兵丁。

然後他趁此機會,將城內百姓編入流民隊伍。

林鳳祥給所有的流民平均分配口糧。雖然所有的人都吃的不好,但是很多流民現在跟著太平軍至少有的吃,比以前要更有保障了。

太平軍管理流民自有一套制度,雖然嚴苛,但是公平,沒有人有特權,當然太平軍的正規軍跟他們待遇不同。這樣,這些被編入流民隊伍的百姓漸漸安定下來。

林鳳祥將所有的糧食物資設立聖庫統一管理。將能夠下去的衣服都下去,讓這些人穿在身上。

現在正值冬季,身上的衣物多一些,還能夠減少人體熱量的流失,也變相地節省了些糧食。

通州城被攻破之後,北京城才是真的亂了起來。有些權貴已經收拾細軟,開始往西山跑路。

不過還好,曾格林沁的大軍及時地從保定趕了過來,讓咸豐的心中多了一絲絲的安全感。不然連他自己都要去承德北狩去了。

這次勝寶由於防守太平軍失利,最後肯定要被處罰。僧格林沁卻收復保定有功。可想而知,僧格林沁將會成為軍中第一人。後來居上,蓋過勝寶一頭。

對僧格林沁,咸豐帝也是寄予厚望,今後有了修養的時間,也許可以讓僧格林沁幫大清再訓練一支八旗鐵騎出來。

林鳳祥在通州城留了五千守軍,這裡將作為他們的退路。

同時,這裡也是他和李開芳約定好的匯合地點。帶著手頭上拼湊出來的四萬多大軍,林鳳祥向著京城進,去完成他心中的一個執念。

沒走多久,就在八里橋碰到了僧格林沁率領的一萬五千多清軍。雖然己方的兵力多了很多,但是林鳳祥並沒有掉以輕心。

自己這四萬人中有一半都是湊數的流民,這些人到了戰場上如果用不好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僧格林沁也非常的小心,自己現在是京城外的最後一道防線了,勝了自己就是大功臣,敗了自己就啥也不是。

他將步兵部署在中間,騎兵放在兩翼,擺了一個很穩妥的陣型。

“丞相,我看這仗不好打啊,要是衝上去的話,對方的中軍只要抵抗我們一會兒,騎兵就能夠包抄到後面。我們的騎兵還是太少了。”吉文元皺著眉頭說道。

僧格林沁本身就是蒙古八旗出身,他的馬隊是清軍中少有的騎術精湛。

“怎麼?又不是沒跟清軍的馬隊打過,這裡地勢開闊,是對馬隊有利,不過我們人多,哪怕是消耗掉一部分人命也沒關係。”

“我看咱們就用圓陣,讓每個師帥組織本師組成大圓陣,長槍和刀牌兵在外,擋住清軍騎兵的弓箭。保護好後面的火槍兵,然後用我們的火槍兵慢慢地消耗對方的騎兵。”林鳳祥說道。

面對騎**湛的騎兵,太平軍這種只有部分裝備了火槍的步兵,最好就是用嚴密的陣型保護自己,然後再用火槍消耗對方。

當看到太平軍正在整隊佈陣,僧格林沁這邊率先派出了騎兵,他準備趁著對方佈陣的時機上前去騷擾一番,打斷對方的部署。

不過僧格林沁沒想到的是,太平軍根本就不理會自己的騷擾。他們依然在堅持佈陣。

雖然太平軍一直在承受傷亡,但是他們好像並不在意。一些火槍兵集結成小陣,只要有騎兵靠近就一陣齊射。

所以這一波騷擾,清軍並沒有賺到太大的便宜。僧格林沁撫了撫顎下的長鬚,搖了搖頭,這種騎兵的分散騷擾對匪的傷害不大。

他們的戰鬥意志很強,並沒有因騎兵的靠近而慌亂。太平軍的老兵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在老兵的監視影響下,新加入的流民也不敢逃跑,只要有人逃跑,必然會被身邊的老兵殺死。

很快大陣結好了,林鳳祥指揮著大軍緩緩向清軍擠壓過去。

雙方結陣而戰,戰場上一下子就變得緩慢起來,雙方都不敢放開了向對方衝殺。

清軍使用弓箭火槍不斷地消耗著圓陣外圍的長槍兵還有刀牌兵。太平軍圓陣中的火槍手也在向著進入射程的清軍射擊。

雙方的炮兵很快也加入了對轟,不過這些老式火炮的射太慢,射出的鐵球殺傷力有限。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用炮聲擂鼓助威一般。

兩軍從中午戰到了傍晚,雙方計程車兵的體力消耗巨大。

一個訊息送到了林鳳祥的手中,讓林鳳祥決定暫時撤退。

李開芳突圍回到了通州,並且深受重傷。

李開芳在廊坊阻擊勝保打的非常的慘烈。勝保不要命的打法,讓李開芳苦不堪言。

李開芳畢竟只有五千人馬,剩下的都是城內的青壯,這些人的戰力低下,而且還對太平軍心存怨恨,只是因為家眷被控制,才甘受太平軍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