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兵至京城(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林鳳祥能夠猜出勝寶的想法,所以他必須跟勝寶搶時間,他留下了5ooo兵馬駐守廊坊,攔截勝寶。

這支兵馬由李開芳率領,他必須要在此處阻擊勝寶兩天時間,讓林鳳祥能夠挺進到北京的外圍。

“老李,時間到了,你一定要想辦法突圍道通州跟我們匯合。”林鳳祥認真地交代到。

這次留下來擔任阻擊任務非常的危險,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本來林鳳祥並不想讓劉開芳留下,自己的這個老兄弟打仗勇猛,但是太過剛烈,林鳳祥擔心到了最後的時刻,李開芳會選擇玉石俱焚。

不過,除了李開芳,沒人能夠鎮得住留下的聖兵。

殿後的軍隊,士氣非常的重要。而自己這邊恰恰只有李開芳能夠起到提升士氣的作用。因為李開芳和他是北伐軍的兩名主要將領。

李開芳在廊坊使用了太平軍常用的方法——男女分館。

由於時間緊張,李開芳把所有的男丁集中起來,他們的家眷被看管起來,實際上是作為人質。這樣李開芳就有了幾萬守城壯丁。

然後把這些男丁分成小隊夾雜在太平軍中守城。

廊坊是進京的必經道路。當勝保趕到廊坊之後碰到了李開芳這隻攔路虎。大戰一觸即,勝保如果繞路進京的話,必將浪費大量的時間,而且身後放著李開芳這隻大軍也不安全。

盤算來,盤算去還是要把這隻攔路虎給拿下。

時間緊迫,勝保的打法跟太平軍的很像,就是不要命地對著一個點猛殺猛打。

其實,勝保最好是等後面的步兵都上來再進攻,但是他沒那個時間啊,只能邊打邊等。

廊坊的攻防戰打的非常的慘烈,勝保也是拼了,與其自己被朝廷治罪,不如讓手下計程車兵跟太平軍拼命。

另外一邊,林鳳祥率領著三萬多大軍一路向北殺去,直奔運河重點的通州。

通州在京城的東面,正對著北京的東安門,是京杭大運河的終點,也是進京物資的重要中轉站。從通州再往西四五十里地就是北京城了。

當太平軍打到廊坊的時候,整個北京城就像遭遇十二級地震一般。

許多人想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兵至京城時的情景。

咸豐帝呆坐在自己的龍椅上,計劃是他制定的,可是現實卻沒有向著他希望的方向展。

整個大清的叛賊好像地鼠一般,一會兒冒出來一個,而且現在都是圍著京城的周邊冒出來。

他現在是沒轍了,只能指望手下的大臣們。

“皇上,勝保剿匪不力,讓匪北竄,請陛下下旨將其拿辦。”一名御史出列說道,這個時候,沉默顯然是不行的了,作為嘴炮黨的御史必須率先出來刷一波存在。

“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如何能夠治領兵大將的罪呢?讓誰去跟匪作戰?陛下,依臣之見,可以派人申斥勝保,允其戴罪立功。然後調集兵馬全力保護京城安全才是。”

這事軍機大臣杜翰出列說道。

“杜愛卿所言甚是。恭親王,朕命你組織京城的旗丁上城防守。所有在冊的八旗兵丁全部都要上城,朝廷養了他們這麼多年,也該是他們出力的時候了。”咸豐帝看向在一邊低頭不語的恭親王說道。

這個六弟不是自稱有才嗎?那這次就給你點擔子。

恭親王出列應諾。心裡面早已經罵開了“現在八旗兵丁那裡還有點兵丁的樣子啊。讓自己去組織他們,光是那些八旗老孃們兒的口水都能夠把自己淹死了。這純粹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嘛!”

不過吐槽歸吐槽,在這個當口,恭親王也不敢表現出來。只能夠默默地吃了這個啞巴虧。

“陛下,臣覺得應該急令僧格林沁率軍直接回京城,與勝保部前後夾擊太平軍。”瑞麟說道。

“嗯,准奏,傳旨給僧格林沁,讓他火趕往京城東門外佈防。眾位卿家還有什麼建議。”

“陛下,京中現在尚有幾萬流民,城外更是有流民十幾萬。這些人容易被匪蠱惑,還望陛下能夠下旨將其集中收容管理,籌措物資進行接濟。”戶部尚書孫瑞珍出列建議道,他這些天被錢糧的事情弄得心灰意冷。

所以就索性站出來把這個敏感的事情說出來,到時候哪怕是被罷官了也無所謂。

咸豐帝沉吟了一會兒,底下的其他官員沒有一個站出來就此表意見。因為這個問題接下來就是錢糧的問題,所以大家都在極力規避。

“既然孫愛卿提出了這個問題,那麼孫愛卿可有解決之策?”咸豐又把問題拋給了孫瑞珍。

孫瑞珍心想,你這個皇帝也太不負責任了,事情還不都是你搞出來的?要不去查抄淮海公司,京城的物資供應就不會出現短缺,自然也就沒有現在一檔子事情。說不定長毛也不會打到京城來。